裘立華
要解決“九龍治水”式治理,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需要不忘“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初心,需要有勇于擔當?shù)木瘢枰凶晕腋锩挠職鈦硗苿硬块T改革。
群眾在生活中免不了遭遇一些麻煩事、糟心事。可當人們想要找有關部門投訴的時候,往往發(fā)現(xiàn),有些事情看似很多部門在管,但真想解決問題,卻常常被告知“這不歸我們管”。一圈下來,問題不但沒解決,反而生了一肚子氣。真可謂“九龍治水”,卻沒辦法“喝水”。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曾遇到這樣一件事:一地級市母親河上有簡易船屋近百處,有的已經(jīng)漂了20年了。船屋影響航運安全、造成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越來越凸顯。群眾將這種情況反映到多個部門,得到的回應卻令人啼笑皆非:
海洋與漁業(yè)綜合執(zhí)法大隊說,船屋不是漁船,沒有開展捕撈作業(yè),就沒有處罰的法律依據(jù);水政監(jiān)察大隊說,船屋是漂在水上的,只是用繩子系泊在岸邊,不是固定在水體上,就不屬于妨礙行洪的障礙物;港航管理局解釋說,船屋在岸邊不在航道范圍內(nèi);海事處解釋說,船屋沒有移動,也沒有影響其他船只通航安全,查處依據(jù)不足……一圈問下來,似乎誰都“有道理”。
這樣的回復,是否讓人感覺似曾相識?比如老百姓想投訴噪音擾民,先得學各種文件,找到可以投訴的部門,搞清楚到底歸誰管,然后在網(wǎng)上搜尋相關的熱線電話,而那些電話,有的一直占線,始終接不通。
社會管理“九龍治水”的源頭,一方面是某些社會治理制度落后,多頭管理,誰都可以管,誰都又可以不管。另一方面是一些管理部門責任心不強,缺乏為民解憂的擔當精神,面對困難先找各種借口,能躲則躲,能推則推。
當前這個階段,社會情況錯綜復雜,不少地方遇到了社會治理過程中的新問題。個別部門拿“法無禁止即可為”做擋箭牌,認為沒有相關處罰的先例就“管不了”,任由一些損害人民利益的惡行橫行于世,嚴重損害政府管理部門的公信力。
要解決“九龍治水”式治理,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需要不忘“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初心,需要有勇于擔當?shù)木?,需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氣來推動部門改革。
當下不少地方都在推行改革,面對人民群眾遇到的難題,需要“一鍵整合”,讓人民群眾只需進一扇門,只需發(fā)一次聲,只需跑一次腿。窗口單位統(tǒng)一受理,管理部門優(yōu)化內(nèi)部流程,明確責任,誰家的問題誰“抱走”,讓人民群眾的困難有人理、能解決,從根本上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