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古大梁城址考

2019-04-29 01:51李山
文史雜志 2019年3期
關鍵詞:封丘縣大梁

李山

大梁城伴隨戰(zhàn)國魏而誕生。韓、趙、魏三家分晉后,魏國立都安邑(現山西夏縣附近)。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40年),魏國被商鞅變法強盛起來的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首都安邑完全暴露在強秦的劍戈之下,遂于翌年遷都大梁(春秋時屬衛(wèi),稱儀邑)。直至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 “王賁攻魏,引河溝灌大梁,大梁城壞,其王請降,盡取其地”(《史記·秦始皇本紀》),大梁作為都城存在了114年,人口幾十萬,是當時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

一、逢池之北的大梁城

大梁城在哪兒?現世與往古的人們大多將其與現今的開封市混而為一,認為古大梁城就在現今的開封市區(qū)。其實這是相距幾十華里的兩個地方。且看下面三段文字:

河南郡 故秦三川郡,高帝更名,洛陽……開封,逢池在東北,或曰宋之逢池也……東郡,武帝元狩元年置。屬兗州……浚儀,故大梁。魏惠王自安邑徙此。睢水首受狼湯水,東至取慮入泗,過郡四,行千三百六十里。(《漢書·地理志》)

司隸 河南尹,秦三川郡,高帝更名……開封,菀陵有棐林。有制澤。有瑣侯亭……兗州 陳留郡,武帝置……陳留有鳴雁亭。浚儀本大梁。(《后漢書·郡國志》)

河南道 汴州 上。隋滎陽郡之浚儀縣也。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汴州總管府,管汴、洧、杞、陳四州,領浚儀、新里、小黃、開封、封丘等五縣……浚儀 古縣,隋置,在今縣北三十里,為李密所陷。縣人王要漢率豪族置縣于汴州之內,要漢自為縣令。義寧元年,于縣復置汴州,以要漢為刺史。武德四年,移縣于州北羅城內。貞觀元年,移于州西一里,延和元年六月,割浚儀十四鄉(xiāng)分置開封縣。(《舊唐書·地理志一》)

中國正史正規(guī)詳備的地理志書是從《漢書》開始的,也就是說《漢書》的《地理志》是中國最早也較完備的地理志書。從《漢書·地理志》可以看出,漢時已有開封縣和浚儀縣。開封縣當時屬郡治在洛陽的河南郡(秦三川郡,屬豫州),縣城址在現在的朱仙鎮(zhèn)東南2.5公里處的古城村;而浚儀縣則屬東郡(郡治在濮陽附近,屬兗州)。兩縣中間隔著“蓬池”?!俺亍奔礊楹?。就是說,兩縣之間夾有方圓幾十平方公里的濕地,其范圍即現今開封市區(qū)地帶。以蓬池為界,開封縣在“池”南,浚儀縣在“池”北,分轄了現今開封南北的地域。

綜上,蓬池之北的“大梁”即是“浚儀”已毫無疑問。從大梁城廢到浚儀城立,中間僅僅隔了103年。從公元前225年的秦將王賁水灌大梁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水灌大梁,作為都城標志的大梁隨著魏國的滅亡而成了廢墟。不過,作為大梁城內的一部分遺民還是要來復業(yè)生活的,只是他們換了身份,由魏民而成了秦人。而僅僅作了17年秦人后,他們又成了漢人。漢朝立國在舊城址上建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而據《開封志》記載,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5年)遷都大梁后,又于三十一年(公元前340年)于大梁城北開大溝亦稱浚水,因城臨水,大梁也稱浚儀。而水灌大梁后,秦國當年就在大梁遺址上置浚儀縣,在啟封置啟封縣(漢時避漢景帝劉啟諱,改啟封為開封,是開封之始)。

但浚儀城在哪兒,也即古大梁城在哪兒?《舊唐書·地理志》一句“浚儀……在今縣北三十里,為李密所陷”鐵證了兩個事實:一為在“縣北三十里”,在現今封丘縣陳橋鎮(zhèn)古城村附近;二“為李密所陷,縣人王要漢率豪族置縣于汴州之內”,南遷之地則為現在的開封城,古稱逢池的一帶,南遷后當時仍稱浚儀。它是在古宋地逢池附近由王要漢等輩新建的浚儀城。此城即現在開封城的發(fā)端。所謂 “汴州之內”的這個“汴州”,正是隋義寧元年(公元617年)于浚儀城復置汴州后的稱呼。那句話的意思是“遷到現在汴州所處的這個地方”。前引《舊唐書·地理志》有云: “河南道 汴州 上。隋滎陽郡之浚儀縣也”,這也證明了浚儀改稱汴州的史實。

浚儀縣也即古大梁城,中間歷經了東晉大興二年(公元319年)晉將祖逖北伐中原時與后趙石虎5萬兵戰(zhàn)于浚儀的血腥和大興四年(公元321年)浚儀被后趙占領的歷史。古大梁城一直為浚儀縣治所地。到北朝東魏時,浚儀城再一次達到歷史的輝煌,不但為縣治,而更兼了陳留郡治和梁州州治。請看《魏書·地形志中》:

梁州,天平初置。治大梁城。領郡三,縣十……陽夏郡,孝昌四年分東郡、陳留置,治雍丘城,領縣五……開封郡,天平元年分陳留置。治開封城。領縣二:開封二漢屬河南,晉屬滎陽。真君八年并苑陵,景明元年復,孝昌中屬陳留。有開封城、陳留城、孔侯城。尉氏……陳留郡,漢武帝置,太和十八年罷,孝昌中復。領縣三……浚儀,州、郡治。二漢、晉屬,后罷,孝昌二年復。有信陵君冢、張耳冢、董仲舒冢、樊於期冢、邊讓冢、倉垣城。渠水在大梁城東分為蔡渠。

此《魏書·地形志》是南北朝時北魏(公元386—534年)包括北魏衍生出的東魏(公元534—550年)和西魏的地理志書。北魏也實行州領郡、郡領縣制。當時在浚儀縣的梁州,為東魏孝靜帝天平元年(公元534年)所設,下轄陽夏、陳留、開封三郡。陽夏系從東郡和陳留郡分出所置,治雍丘(現杞縣);開封郡系從陳留郡中分出所置,郡治在開封縣城?!傲褐荩炱匠踔?,治大梁城”和“浚儀,州、郡治”二句明白無誤地兩次說明當時的浚儀縣就是大梁城,且當時恢復了戰(zhàn)國魏時稱呼,復稱城為“大梁”,梁州和陳留郡治(郡治浚儀城,于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即公元526年設置。東魏沿襲)均在城內。一城而兼州、郡、縣治,是此城繼戰(zhàn)國魏作為首都之后的又一輝煌頂點。境內有諸多古冢大城。且渠水(也即時稱鴻溝、汴水的)又東分為另一支名渠:蔡渠,東通兗、徐,南達江淮,水陸交會,一時稱盛。大梁作為魏都時,已是國內、國際名城。此時的浚儀(也稱大梁),崛起于秦漢統(tǒng)一之后,雖不及戰(zhàn)國魏時大梁的名聲,但作為一州(略等于現在的省)之會,更兼三治,已成大觀。

有意思的是南朝宋泰始七年(公元471年)在今安徽壽縣板橋鎮(zhèn)安城遺址處又置了一個浚儀僑縣,陳留僑郡。南朝齊、梁、陳因而延續(xù)。北朝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均設浚儀縣。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廢郡、并縣,撤銷浚儀僑縣。

此后浚儀,也即現在封丘縣陳橋鎮(zhèn)古城村,在北周(公元557—581年)時又由梁州改稱為汴州,為汴州誕生之始。這也就是說,古汴州最早是誕生在古城村,為汴城之源。請再看《隋書·地理志》:

滎陽郡 舊鄭州……統(tǒng)縣十一……浚儀,東魏置梁州、陳留郡,后齊廢開封郡入,后周改曰汴州。開皇初郡廢,大業(yè)初州廢。有關官。有通濟渠,蔡水……開封,東魏置郡,后齊廢。

從此文看出,東魏在此置梁州和陳留郡后,繼東魏的后齊(公元550—577年,即北齊)時曾廢開封郡而入陳留郡,后周(即北周)改梁州為汴州,這是“汴州”稱呼之始。而陳留郡和汴州治所均仍在浚儀。隋開皇初(公元581年)廢陳留郡、大業(yè)初(公元605年)廢汴州后,仍有浚儀縣,縣治仍在浚儀城,但已隸屬滎陽郡管了,縣治一直保留到“為李密所陷”。

二、新浚儀縣和新汴州

按《舊唐書·地理志》所言“義寧元年,于縣復置汴州”,則此浚儀縣已為浚儀古縣之南三十里的新浚儀縣,復置的汴州也是新浚儀城內的新汴州了。而“割浚儀十四鄉(xiāng)分置”的開封縣,其縣治后來也移到了新浚儀城,也即汴州城內。這樣,浚儀新城便出現了新浚儀縣、新開封縣二縣同居一城的情況。當時的體制為道、州(郡)、縣制,新汴州已升“汴州總管府”,道、府、州、縣治俱在新浚儀城內。

《舊五代史·郡縣志》說:“梁開平元年,梁祖初開國,升汴州為開封府,建名東京(東京之名由此始),元管開封、浚儀、陳留、雍丘、封丘、尉氏六縣”。此時仍有浚儀縣。而“升汴州為開封府”則是此地稱大“開封”之始(別于開封縣)。而后梁“建名東京”,則是浚儀或汴州稱“京”(首都)之始。到此時,“開封”也才名正言順,而至于現今了。

《宋史·地理志一·京畿路》又載:“京畿路 開封府……縣十六:開封,赤。祥符,赤,東魏浚儀縣,大中祥符二年改”。直到宋朝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浚儀改稱祥符,浚儀之名不再。祥符縣到1933年又改稱開封縣,祥符縣名也不再?,F在保留只為開封一區(qū)名,又實為舊開封縣、舊祥符縣、舊浚儀縣的歸附和紀念。但其行政區(qū)劃,則已大變了。比如縣境北黃河北岸部分,于1933年全部劃歸封丘縣管轄了,包括本文所論的陳橋鎮(zhèn)古城村。

三、古大梁城在今封丘縣古城村

明末清初的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記:

浚儀廢縣:在今城西北。漢縣治此,故曰大梁,魏惠王始都此。秦昭王三十二年,穰侯攻魏,至大梁。始皇二十二年,王賁攻魏,引河溝灌大梁,大梁城壞……《括地志》:今大梁城北門是也?!稌x地道記》:故衛(wèi)邑也?!遁浀刂尽罚阂拈T之下,新里之東,浚水之北,象而儀之,以為邑名。后魏陳留郡治浚儀。又魏主子攸永安二年,梁將陳慶之送元顥北入洛,元天穆等攻大梁,拔之……魏王恭普泰初,徐州刺史朱仲遠自滑臺徙鎮(zhèn)大梁。隋亦為浚儀縣治。

綜上,明眼者當即可以看出大梁與以后《漢書·地理志》中出現的浚儀縣、古梁州、汴州實為一地,即為現封丘縣陳橋鎮(zhèn)南邊不遠的古城村(顧祖禹的“在今城西北”表述是不甚嚴謹的)。唐代曾為封丘縣尉的高適有詩作《古大梁行》,述其游歷大梁城廢后的荒涼:

古城莽蒼饒荊榛,驅馬荒城愁殺人。

魏王宮觀盡禾黍,信陵賓客隨灰塵。

……

年代凄涼不可問,往來唯見水東流。

宋、金后,黃河南徙至此,奪古汴水東去。現在的古城村緊傍黃河北岸。遙想古大梁城的規(guī)制宏廓,遠非一個古城村所能包容,恐怕一大部分早為滾滾黃流堙埋于下了。清朝時仍有大梁驛之名。古城村在上世紀末仍為一重要渡口,擺渡著開封南北往來的客商。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說:

浚水:舊在城北?!对姟罚骸半加泻诳V隆?。《竹書紀年》:“梁惠王三十一年,為大溝于北郭,以行圃田之水??h北有浚水,象而儀之,曰浚儀”?!吨尽吩疲骸敖癯俏魅镉泻?,即《詩》所稱者??K疄殂晁鶌Z,故汴水經大梁北,亦兼浚水之名。漢明帝時,王景作浚儀渠,蓋即汴渠也”?!端洝芬嘀^之渠水。

這里就把汴水與浚水的關系說清楚了,以及“浚儀”之名的由來??K笥址Q汴水,在古城村北,這也是“汴州”之稱的由來:因水而名。唐時黃巢涉汴水入封丘,即為此渠。隔河便是現今陳橋所在,陳橋之“橋”或為陳橋至古城的一座古橋,或因以鎮(zhèn)名。自古這里便是北通幽燕、南控江淮的咽喉要沖、水陸孔道,更是中原逐鹿、兗豫交接的腹心之區(qū)。古時在此筑城以鎮(zhèn)也就是極其自然的事。

宋金以后,黃河南移,古都老丘、大梁之區(qū)成了黃河的行洪之道,黃河之水取代了汴水(也為古濟水、浚水或曰睢水、鴻溝、陰溝),成為一片澤藪之區(qū)。古城廢而陳橋興,其舊地北鄰陳橋以名驛名鎮(zhèn)接續(xù)了古城大梁、浚儀、汴州的地脈和靈氣,從唐迄清作為官道大驛、汴北咽喉、黃河古渡,仍在發(fā)揮著它巨大的中轉、補給作用。

圍繞古城村四周,歷史上曾崛起過不少古城,聚集了一片古城市群落,演繹出諸多驚天動地、彪炳史冊的大事。以城類:像老丘城,作為夏都歷六帝216年。清人江永《春秋地理》卷三有載:“今河南陳留縣北四十五里有老丘城”。清人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列國地形犬牙相錯表》也說:“陳留縣東北四十里有老丘城,為宋老丘地,定十五年‘鄭敗宋師于老丘,即此?!崩锨鸪且矐诠懦谴甯浇贿h,或即老丘故城。其周圍另外有倉垣城、期城、云響城、平丘城、長丘、黃池、曲濟、臨濟;以大事論則有平丘之盟,黃池之盟,都城臨濟被秦將章邯攻破,齊王田儋與魏相周市之死難。造字之祖?zhèn)}頡也生活在這里,當時叫倉垣城,死后又葬在這里。此地有倉頡墓、信陵君墓、朱亥墓、張耳墓、董仲舒墓、樊於期墓、邊讓墓,以及圣子淵、雉臺等歷史遺跡。以上這些發(fā)生在中原之中的濟、黃之濱,就其地脈地勢而論,并不為奇。因為黃濟流域是華夏文明的肇生之地。尤其是下游稍上,地勢平曠,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分明,宜農宜牧,是人類生存的最佳場域(向西向南不遠為山地、高原,向東則卑薄低濕,向北則瘠枯冷寒)。因此,從遠古的三皇五帝,到以后的諸侯分建,大都以此為核心展開,即后世所謂 “得中原者得天下”?,F古城村的位置,當時西北距黃河百里左右,可以避河水之患;瀕濟水岸邊,可以用作生存水源,是上佳的生存之區(qū)。

這一塊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一直歸祥符縣管理。包括封丘南三里之南、之東、之西都由祥符縣(也即古浚儀縣)管轄。古城浚儀也即大梁作為縣治處于全縣轄土之中,南轄現在的開封城周圍,北至封丘縣城,布局極為合理(東有陳留縣,南有開封縣,西有中牟縣)??x縣的區(qū)域大都在現在開封北部,封丘縣南部。

按地名慣例,凡稱為城的地名,歷史上都曾經是城。陳橋古城村(當地人也稱西古城,應還有東古城)正為歷代地理志書及相關研究書籍所述及的大梁、浚儀的方位、里程節(jié)點,且自古至今,又以“城”名;而遍閱古今地名,開封之北再沒有稱作“城”的村鎮(zhèn)。綜此,從衛(wèi)國的儀邑,到魏國的大梁,再到漢以后的浚儀、陳留郡、梁州,直到汴州,其城遺址即為現在封丘縣陳橋鎮(zhèn)的古城村。

猜你喜歡
封丘縣大梁
天然的指南針
淺議耶律德光于大梁城的政務運作
我愛家鄉(xiāng)的田野
510L汽車大梁鋼生產工藝控制試驗研究
封丘縣
封丘縣地下水埋深空間預測與變化研究
重卡車架大梁開裂失效分析
攻占錦州東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