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桂浩明 編輯/易可
通俗地說,匯率是一個國家(或地區(qū))貨幣與另外一個國家(或地區(qū))貨幣之間的比值關系。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主權貨幣,一些地區(qū)(如中國香港)也會發(fā)行本區(qū)域的貨幣?,F(xiàn)在世界上最主要的貨幣,除了人民幣以外,還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澳大利亞元、加拿大元和瑞士法郎等,其中的前五種貨幣占到了國際貿易結算量的99%以上,而這里面的人民幣,現(xiàn)在還只是實現(xiàn)了在公開項目下的自由兌換,尚沒有實現(xiàn)在資本項目下的完全自由兌換,因此還不是一種標準的“硬通貨”。所以,雖然在我國的香港和澳門地區(qū),以及周邊部分 國家,人民幣已經可以通用,也能夠在專業(yè)銀行公開兌換,但是在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也不能直接使用。就中國的實際情況而言,還實行在一定程度上的外匯管制,每個居民每年只能換取相當于5萬美元的等值外匯。居民攜帶外匯現(xiàn)鈔出境,在數量上也有相應的限制。
至于說到人民幣的匯率,我國實施的是在供求平衡基礎上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也就是在原則上,中央銀行以及下屬的外管局并不直接干預匯率,但是在一定條件下,也會對匯率的波動實施指導(譬如最近宣布在計算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時,納入了逆周期因子)。應該說,相對于一些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包括金磚五國中的俄羅斯、巴西、南非等),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是較為穩(wěn)定的。但是,由于國際風云變幻,其波動也是明顯的。如果說在2015年8月份之前約10年的時間里,人民幣兌美元總體是上升值的,那么在這以后的約17個月中,人民幣則出現(xiàn)了貶值,與美元的比值大體上從6.1∶1下降到6.9∶1,到了2017年則又再度升值,2018年3月份時曾經接近約6.3∶1的水平,此后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人民幣匯率又開始回落,目前大體上在6.75—6.9∶1的水平。雖然在世界范圍內,這個貶值幅度不是很大,但由此所產生的影響,也確實不可忽視。
一個國家的匯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本國的經濟實力、外貿是出超還是入超,以及國內的通脹、利率和政策導向等,同時因為匯率反映的是與其他國家貨幣的比值關系,所有也與其他國家自身的多種因素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舉例來說,去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主要不是中國國內支持匯率走強的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因為美元指數大跌,是美元太弱反過來推動了人民幣被動升值。而結合現(xiàn)在中國的經濟、外貿以及利率等各種因素分析,雖然人民幣匯率不可能出現(xiàn)大幅度貶值,但匯率雙向波動,特別是有所回落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有外媒就分析,2018年7、8月份,離岸人民幣遠期匯率幾次逼近7∶1這個整數大關,到了2019年,是否有破7的可能性也是投資者關注的話題。有人指出,現(xiàn)在美元指數已經從前期的96點回落到94點,如果美元無法重新恢復那種強勢,那么人民幣也就未必會破7,有所升值的可能也是存在的。當然,未來人民幣匯率究竟會如何運行,還需要結合多方面因素來分析,但客觀而言,貶值壓力多少還是有一點的。
面對這樣的狀況,人們該如何應對呢?考慮到美元的理財收益率仍然較低,因此一般情況下居民不需要刻意將外匯額度全部使用,但是如果有出國旅游、就學等計劃的,則最好還是提前做好相應的安排,及時兌換部分外匯。另外,對于手中已有的外匯,可以購買適當期限的理財產品,用于增加收益。在各主要外匯品種中,首選的當然是使用最為廣泛的美元,但從幣值的穩(wěn)定性來說,日元以及瑞士法郎也是可以考慮的,英鎊因為脫歐前景不明朗,不太適合介入??傊淹鈪R作為家庭資產的一部分來考慮,并且以理財的思維來對待,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沖掉某些匯率風險,也是開啟了家庭資產保值增值的又一個有效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