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月
非洲真是個神奇的大陸,北面右埃及這個神秘的古老國度,中卻是遼淘的大草原和跑來跑去的動物,最南端還有著開普敦這樣現(xiàn)代化的城市。
氣候:地中海氣候,冬孝溫暖濕潤夏季炎熱干燥
時區(qū):東二區(qū)
語言:荷蘭語、英語、科薩語等
貨幣:南非蘭特
如果把飄逸水母丟在開普敦,他肯定想不到這里會是非洲。
幾百年前,歐洲人在這里建造了城市,所以今天的開普敦“歐氣”滿滿的,歐式建筑和白種人都很多。
大航海時代,葡萄牙探險家航行到非洲西南端的一個岬角,得知此處因多暴風雨、海浪洶涌而被稱為“風暴角”,后來它被更改了名字,也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好望角”,意為“擁有美好希望的海角”。
好吧,來到開普敦我才知道,非洲不但能看獅子、大象、長頸鹿,還能看企鵝,開普敦西蒙鎮(zhèn)有一片著名海灘,雪白的沙子和澄澈的海水都不是它的特色,成群曬太陽的企鵝才是亮點。
因為生活的環(huán)境并不寒冷,所以這里的企鵝都是短毛,個子也不高,憨態(tài)可掬,看上去特別可愛。不過這些家伙的叫聲怪怪的,聽起來像……嗯……驢叫。
開普敦是豐島地形,城市背山且三面環(huán)海,坐在直升機上欣賞開普敦,比圓形體育場更引人注目的孰是那座山頂如被刀切過般平坦的山了。
它的名字叫“桌山”。山頂為什么那么平?就像是一張巨型的餐桌。
開普敦像座歐洲城市,連氣候都差不多。這里雖然離地中海很遙遠,但有著典型的“地中海氣候”特點,正因如此,這里非常適宜種葡萄。
世界聞名的斯皮爾酒莊就在開普敦。1692年,荷蘭殖民者在這里種下了第一株葡萄,三年之后,香甜的葡萄酒誕生了。
開普敦因曾為殖民地,所以是座很“融合”的城市,從食物就能看出來。
南非本土人喜歡用豆子、玉米和南瓜做菜;
荷蘭以及歐洲的不少美食隨著殖民者進入開普敦;而幾百年前,很多馬來西亞的奴隸被送到好望角時,也一并帶來了水果味和辣味的海鮮菜看以及加了椰漿的咖喱。
開普敦不愧是環(huán)海城市,因為海水非常干凈,所以不論是休閑度假的海灘,還是堆滿漁船貨船的碼頭,都有美不勝收的景致。
開普敦的碼頭文化非常發(fā)達,錯落的船只當背景,岸上既有行人、游客,也有不少依附于碼頭做生意的小商販。
梅森堡海灘長達35千米,適宜的風浪讓這里成為沖浪運動的勝地,這串彩色的小房子就是沖浪者們專用的換衣間。
開普敦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匯合的地帶,歐洲人如果想駕駛輪船前往印度或更靠東方的亞洲回家,常常會選擇沿著非洲大陸西岸航行,繞道開普敦。
開普敦港已經(jīng)堅守了近400年,這里大量出口羊毛、葡萄酒、魚由、干果、鮮果等。南半球的四月,冬季開始,好望角附近的桌灣海域風浪大、暗涌強烈,但修建在港口的1500余米長防波堤保證了進港船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