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留彬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語言是基礎學科之魂、語言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表達方式、語言是在千百年的演變過程中人類的結晶。因此,語言教學被視為最重要的學科。各國對自己的母語的教學都尤其重視。作為英語教學的老師來說,英語閱讀與寫作所占課時加起來也比其他學科多。更夸張的是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正滲透到每一門學科。”I wish every teacher is a reading teacher,too.”(即我希望每一位老師都是閱讀老師)是社會對每一位老師的期待。語言能力就是我們常講的聽說讀寫能力。其中閱讀能力是學生不斷上升階梯中最重要的第一階梯。學生有了reading skill,即comprehension skill(閱讀理解能力),就有了自學(teaching oneself)的本領,更擁有了堅實的交流能力(communciation)的基礎。因此,英語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我們英語老師來說尤其重要。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如何讓學生熱愛讀書。這有待于我們共同探討與研究。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一、每天有一個固定的讀書時間(Fixation Time)
作為老師,我們可以與學生及學生家長一起商討一下,固定學生閱讀英語的時間。在孩子讀書的時間里,不要干擾孩子。不要評論孩子的坐姿,眼睛與書的距離,咬手指等其他壞習慣。只是著重于培養(yǎng)他的讀書習慣而已。
二、不要求固定的坐姿與地點,只要求學生讀書(Only Reading)
這樣學生就可以嘗試著找到自己最合適的座椅去看書,也可以嘗試著最舒適的讀書方式。大家設想一下,如果讓一位成年人正襟危坐、一絲不茍的看書,那他能堅持多次時間?更何況一個孩子呢。一旦學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讀書的最佳的姿勢與方式。那么他們就會長時間的、陶醉在書本的海洋中而不受他人打擾。
三、學生挑選自己的喜歡的閱讀材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Choice)
不要強迫學生去長篇巨著。由孩子自己來選自己喜愛讀的書。讀書是消遣、讀書是需要、讀書是學習方法之一。讓學生選擇所讀之書。在開始閱讀時學生可以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生詞不多的、篇幅不長的文章進行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應該始于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因此,擇其所愛真的很重要。這方面的文章在英語輔導報里就有一些趣味的材料值得推薦。一旦學生有了興趣,對閱讀就不會有太多的恐懼感了。
四、讓學生自己講書中的故事(Book Talk)
為了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激發(fā)孩子的讀書興趣。與他們一起討論所讀的書的內容是必不可少的項目。有時候,老師可以鼓勵孩子讀同一本書。讓他們在一起聊聊喜愛和不喜愛的內容與角色。甚至可以暢談一下改寫某個角色與場景。這樣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能力、更能激發(fā)他們讀書的熱情。有時為了激發(fā)孩子的讀書興趣,可以讓孩子扮演其中的角色,這樣孩子的讀書熱情會無比高漲。
五、吸引孩子的讀書興趣(Draw students` interest )
由于孩子有從眾心里。因此,學生們能相互影響。他們大有可能“撿”起聽說過的好的書籍來閱讀。這個時候,老師只要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之后讓同學暢談自己所讀的好書,這樣也會吸引孩子讀書的興趣。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六、采取五”W”方法(Who What When Where Why)強化讀書效率
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我們通常采用五”W”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對所學文章的理解。同樣,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采取同樣的五”W”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提問。五”W”閱讀方法就是:Who,What,When,Where,Why來檢查學生是否了解所學內容。學生對所讀材料在對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原因等方面進行信息加工后,對所讀的材料就會融會貫通。
七、采取“滾雪球”效應(Snowball Sampling)
學生一旦喜歡一本書,老師可以從中獲得孩子的許多信息。比如,孩子的閱讀興趣、閱讀理解水平、閱讀材料的類型、以及他的語言交流、分析文章的能力。然后,老師可以推薦更多同類的書籍或更高難度的書籍。循序漸進、舉一反三,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八、制造懸念、分次講完所讀材料
為了啟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老師有時候故意不把故事講完。讓學生推理或猜測故事的結果。比如我在教學江蘇牛津版中的《愛麗絲夢游仙境》時,就分幾次把故事情節(jié)講完。并且鼓勵學生對事件的發(fā)展進行猜測,這是一種激勵學生進行閱讀的有效方式。學生一旦對故事情節(jié)發(fā)生強烈的興趣,你不讓他看書都不行。
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需要我們老師進行多方面的培養(yǎng)?!白x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靈秀?!眰ゴ蟮慕逃遗喔脑挼拇_讓人浮想聯(lián)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