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鄉(xiāng)有成規(guī),生女當遠嫁。
我十一歲那一年,有遠嫁大興安嶺的遠房表姨,省親時,村里有閨女的人家巴結著輪流請人家吃飯,都排不上隊。意思是這女子嫁的遠,有可能把自家閨女也介紹到她那邊去出嫁,現(xiàn)在想想,理由無非是:家鄉(xiāng)貧窮,嫁到他鄉(xiāng)抑或能謀個好生活也不一定?;蛘哌h嫁本身,就是一種榮耀,是一種有本事的象征,能給家里人增光。
韶光漸遠,我成人之后也不小心遠嫁了。當我回鄉(xiāng)時,也仍然被家有待嫁女兒的人家轟轟烈烈的請吃飯,只是我懶惰,一概婉拒。所以,七姑八姨來我家看望我的絡繹不絕,都會跟我扯著不沾邊的兒時故事,說我怎么怎么淘氣,說我怎么怎么有出息,毫不隱晦的大嗓門的叫我乳名,其實我確實記得童年舊事,她們所說一半以上都是自編的,只為討著和我拉家常,然后假裝順便說:把我家誰誰你小妹子拉幫在你們那邊找個婆家啥的。
這次回鄉(xiāng),所有人里,來往次數(shù)最多的,當屬宋大娘,我回來三天她來了三趟。宋大娘夫家姓宋,膝下無子,只有一女,這女孩自出生都未離開過她的媽媽,嫁人時宋大娘可不遂鄉(xiāng)俗,自作主張給閨女招贅了一個女婿回來,只怕閨女嫁遠了會受氣。
這天下午,我一個人歪靠在我媽家的大炕上看《山海經(jīng)》,聽見院子里媽媽在大聲和人打著招呼說:哎呀,她大娘,你來就行了,每次帶這些東西干啥,咱家園子里都種著呢。我一聽便知是我宋大娘來了,她每來必帶好吃的給我,說我是城里人喜歡吃家鄉(xiāng)的瓜果,所以就是捎帶顆西紅柿也必不會空手而來。弄得我媽媽每次都會鉆進自家園子里,挖空心思的給她踅摸點別樣的東西帶回去。
母親把宋大娘迎進屋,沏了茶,她頭發(fā)有些蓬亂,比前幾年發(fā)福得厲害,明顯蒼老了許多。她跨著半個炕沿坐下,上下打量著我說:可比上次回來氣色好呢,嘖嘖,臉也白了。我噗嗤笑出了聲,我說:大娘,別打趣我好不,我這臉黑也是娘胎帶的,怎么能白了點呢。順便白我媽一眼,我媽頭也不抬往外挑著她簸箕里的黑豆說:那就不錯了,五官齊全,還想咋。宋大娘看著我們娘倆打趣有點接不上茬,愣怔了一會兒突然說:閨女,你看我都來了這么些回了,我也一直不好意思問,你也不說,你倒是說說我家閨女在你們那邊過的咋樣?。亢脦啄炅艘膊徽f回來看看我啊。說著撩起衣襟試淚,我傻眼了,直直的盯著我媽:咋回事?我媽見狀,趕緊放下手里的簸箕,拿起地上早就準備好的幾顆紅蘿卜說:你該回去了,娟她爸可能找你哩,走,我送你。
許久,媽媽回了屋,眼圈紅紅的,我急切的問:媽,咋了?我宋大娘說啥哩?我媽流著淚:還能咋?她家小娟前年病死了,你大娘也就魔怔了,好一陣,歹一陣。她犯病上來,就和村里人說:她家姑娘遠嫁了,過得好著呢。
我的眼淚嘩地決堤而出,母親的心啊,有多疼。
曾幾何時,我們拋卻鄉(xiāng)親,拋卻母親,決然遠嫁,誰知道母親的心啊,遠嫁也可,近居也妥,只要女兒安然,她便歲月靜好。舍著這輩子都見不上幾面的薄緣,母親所盼,唯你幸福安康。
吃罷晚飯,我揪著母親陪我去看宋大娘,進院子的時候,她拿個耙子在她家園子里摟著雜草,他老伴兒在一邊的井邊上乘涼,見我們進來,宋大娘幾乎是撲著迎向我的,拉著我的手回了屋,一直不肯松開,我用另只手從母親手里拿過袋子,打開來,說:你看,大娘,這是你家娟子讓我捎給你的大花外套,你看看,多好看啊。
宋大娘先是一愣,緊接著松開我的手,一把抱過了那件花襖,雙手捧著貼在臉上,像是久別的女兒真的回來了,眼淚瞬間決堤地低落在花襖上。
出了門,我媽仍然用手背試著淚,我安慰她:別心疼了,那件花襖,我以后再回來再買給你。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