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思遠
黛瓦白墻醉于晚霞中,映著先生安靜祥和的模樣。
我踱步于木心先生紀念館,感受著幾十年前他對藝術癡迷的追求。
文革時期,木心先生被迫害入獄,但他的生存方式卻與大多數(shù)獄員截然不同。一支破筆,一沓稿紙,善思的頭腦和一顆對藝術癡迷的心,是他熬過這些歲月的條條木薪。他的思考不斷,筆尖不止,稿紙上漸滿的內容點亮了他在獄中暗無天日的生活,溫暖了蕭瑟的秋和肅殺的冬。
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滾動,社會終將在波折的探索中走向更好的遠方。文革這冒著黑煙的火堆已逐漸熄滅,挺到最后的官員和文人卻是喜憂參半。長時間的禁閉,已將他們摧殘得體無完膚。面對新社會,面對舊烙印,他們手足無措。而木心先生出來后,僅做了短時間的調整與準備,便去紐約深造,并開設講堂,傳播自己癡迷的藝術,更在此期間寫下了《文學回憶錄》。由此可見,他的癡,給了他旭日般的精神,帶動著他前進,指引著他進步。
喬伊斯說:“流亡,是我的美學。”而先生只說:“美學,是我的流亡?!毕壬鷮λ囆g執(zhí)著的追求,令人動容。他把藝術看作是精神之歸宿,靈魂之歸宿。先生堅持著在藝術中實現(xiàn)短暫生命的永恒價值,也正因如此,他的癡迷是有意義的。
“我從未停止過癡纏。”這是木心先生自己對藝術的態(tài)度。先生調侃自己的經(jīng)歷:壯年時期,失意進獄;中年時期,妻離子散;唯藝術陪伴、支持著人生。他的癡如熠熠星光,點亮他人生這化不開的黑夜。
一事執(zhí)著是動人,一生堅守便是深邃。木心先生的生平讓我逐漸了悟其蘊意之深。如今這個時代,雖是和平年代,不少人對“癡”的踐行卻遠不及木心先生。信息爆炸,我們心中對“信仰”的敬畏還存有多少?或許早被世俗沖淡,又或許只剩片片點點。拾起吧,握緊啊,這信仰會給我們力量,如木心先生得到的一般,畢竟,我們還要趕很遠的路。
而轉觀這個時代里仍對某物某事有著癡心的人,如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傳承者,我的心又明朗了不少。
走出木心先生紀念館,我仿佛聽到了時空里的召喚。
晚風吹開木窗,輕掠先生的畫像,我如聞驚雷醒夢中——是否我也要尋找“癡”,讓它來點綴我的余生呢?
相關鏈接:
以我的孤陋寡聞,迄今為止在我們視野所及的中文寫作及外語寫作的華裔作者中——包括美國的哈金、法國的高行健——我暫時找不出另一位文學家具有像木心先生同樣的命運。我這樣說,不是在陳述木心先生的重要性,而是唯一性,這唯一性,即暗示著木心先生的重要性。
最近幾年,網(wǎng)絡讀者,尤其是年輕一輩開始期待木心先生的登場。大家終于能夠閱讀木心先生的書,但我們仍然有可能遭遇困難。為什么?因為我們幾代人已經(jīng)被深深包圍并浸透在我們的閱讀經(jīng)驗之中。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當我們談論一件作品,很少會反省自己的閱讀——初讀木心先生,驚異、贊美者有之,不習慣、不懂得而茫然漠然者也有之。我斗膽以簡略的方式陳述這種閱讀經(jīng)驗,那就是:當我們打開木心先生的書,很可能不是我們閱讀木心,而是他在閱讀我們。木心先生在閱讀什么呢?閱讀我們的“閱讀經(jīng)驗”。
——陳丹青《我的師尊木心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