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佳景
蘇霍姆林斯基說,家庭和社會是一對教育者,而“最完備的教育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結合”。家訪,作為傳統(tǒng)教育的“法寶”之一,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天然粘合劑。本刊本期推出《辦有溫度的教育——長沙縣百熙實驗學校初中部“新時代家訪”紀實》一文,報道了長沙縣百熙實驗學校初中部將傳統(tǒng)家訪當作立德樹人的法寶,讓家校攜手筑起現(xiàn)代化的“教育新聯(lián)盟”,從而找到破解教育難題良方的做法。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家訪,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在今天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學校教育工作者重視。
過去,一代又一代教師通過家訪這個“傳家寶”,溫暖了一代又一代人。60多年前,著名的巴甫雷什中學來了一名叫高里亞的學生,他懶惰、說謊、違紀,其劣跡全校聞名。正當大家為此傷透腦筋之時,他的老師通過家訪得知,高里亞的父親早逝,母親入獄,他獨自寄居在姨媽家,被姨媽當作“額外的負擔”。后來,這位老師根據高里亞的家庭狀況“對癥下藥”,讓高里亞“變了個人”。這位老師正是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他一生中教育轉化了178名“難教育的學生”。他的秘訣是,每周都要走訪這些孩子的家,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
如今,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普遍加快,電話、微博、微信等現(xiàn)代化的交流方式逐步取代了教師的傳統(tǒng)家訪,以會代訪、電話聯(lián)系、網絡交談等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大家對這種“電子家訪”似乎習以為常。的確,“電子家訪”快捷便利,可以實現(xiàn)溝通上的“短、平、快”。但這種“隔空喊話”式的交流,往往只聞其聲未見其人,只見其字未聽其音,缺乏面對面的對話、心與心的溝通,很難讓人敞開心扉,收到應有的效果,甚至還可能因為信息不對稱等原因產生誤解。
正因為如此,傳統(tǒng)家訪作為教育的“傳家寶”,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不容忽視。如果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室”,那么家訪則應該是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第一通道”。家訪可以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經濟狀況、文化氛圍等情況,這將有助于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與學生共情、與家長共心,真正實現(xiàn)“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在長沙縣百熙實驗學校初中部,家訪是一份特別的愛。每一次促膝談心,每一句鼓勵的話,每一個不經意的手勢,甚至是一個小小的眼神交換……這些飽含愛心的方式都成為學生一生難以忘懷的記憶。在這所學校,家訪也是一座心連心的橋梁。當一名教師按響了學生家的門鈴,緊緊握住學生家長的手,說出“掏心窩子”的話……這種浸透真誠的舉動,架起的就是一座家校心靈之橋梁,讓家長從感情上貼近學校,從心靈深處理解老師,教育也會因此變得更加溫暖。
教育是一種接力,許多教育傳統(tǒng)需要傳承??梢哉f,守好家訪這個“傳家寶”,不僅僅是信息時代下直面“教育之困”的一劑良方,更是教育真義的一種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