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晶
我們常把文章的材料比作人體的血肉,把結構比作人體的骨骼,沒有骨骼,血肉就沒有依附,靈魂也就無所依托。這些比喻形象地突出了結構在一篇文章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沒有合理的結構作支撐的文章絕不是好文章。
文章結構是作者思維邏輯的反映。文章須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而有物、有理須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礎上,這“序”就是結構。
構思的精巧常常體現(xiàn)在表現(xiàn)角度上。蘇軾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說的就是面對同一事物,當我們從不同角度觀察,就會看到不同的效果。故作文時,可選擇的角度很多,選擇恰當?shù)慕嵌惹腥肷?、表現(xiàn)生活,常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的叔叔于勒》就是通過我———一個純真的孩子的視角來觀察我的父母、叔叔和整個社會,從而揭露了人與人之間只有赤裸裸的金錢關系的冷酷社會。
而構思的方法是多種多樣、創(chuàng)意無窮的。在本文中,我初步總結一些常見的構思技巧,供大家參考和運用。
“文似看山不喜平”,巧妙的構思還體現(xiàn)在情節(jié)的設置上。所謂情節(jié),就是記敘文中人物的活動和一些生活事件的產生、發(fā)展和結束的全過程。在記敘文中,人物性格和主題思想都要在故事情節(jié)中刻畫和體現(xiàn)出來。山之妙在峰回路轉,水之妙在風起波生,那么行文之妙則在于起伏曲折、跌宕多彩。這種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事情敘述得引人入勝、起伏曲折的謀篇技巧,就叫作“尺水興波”。
通常,“尺水興波”法在文章中可表現(xiàn)為“巧設懸念”“巧用抑揚”“疏密相間”“鋪墊渲染”等,使得情節(jié)高潮迭起,生動吸引人。而情節(jié)高潮需要組織,需要鋪墊,需要制造強烈的懸念,為高潮蓄勢。這就好比把一條河攔腰堵上,堤壩上游必將積蓄起更大的能量,這樣開閘放水時才會形成更壯觀的景象?!度龂萘x》中“三顧茅廬”的故事之所以膾炙人口,與情節(jié)曲折有很大關系。試想,如果劉備第一次見孔明就成功請他出山,故事必定索然無味。
一篇作文除了高潮、結局可寫得起伏跌宕,其他情節(jié)也要根據(jù)故事本身要表達的主旨來構思。如《我的叔叔于勒》開篇便渲染一家人是多么急切地盼望于勒叔叔歸來,作者在這里設置了懸念??僧斦嬲挠诶粘霈F(xiàn)在一家人面前時,結局出人意料———他們逃也似的離開了,情節(jié)一波三折,引人入勝。人物形象因此被塑造得入木三分,文章主題得以升華。
總之,“文貴曲”。記敘文要想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事情敘述得娓娓動聽,把人物刻畫得性格鮮明,就應很好地掌握“尺水興波”的謀篇技巧。
大部分同學在寫作時,沒有使用修辭手法的意識。而修辭的運用會體現(xiàn)出寫作者思維的靈活度。比如寫秋天的景物,不少同學都是從景物的形態(tài)、色彩等角度調動多感官直接描述。但是如果妙用修辭,則能使文章的語言更靈動,感情抒發(fā)更充沛。如描寫明孝陵秋天的景物,我們可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來取代直接描寫:
大自然將晚秋的美毫無保留地賜予這片朦朧的世界???,水波蕩漾開,沒過了樹根,漫天飄落的紅楓葉被湖水輕輕托起,在澄如明鏡的湖面上漂浮、游動。風將葉吹落,水將葉托起,葉將湖水映紅,這就是秋意!
面對散落的粒粒珍珠,如果沒有合適的線,即使技藝再高超的工匠也不能將它們穿成漂亮的項鏈。寫文章也是如此:當作者選定一條能帶動全文的線索時,它就像鏈條一樣,串聯(lián)起全部人、事、景、物,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文章構思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確定敘述的線索。有了線索,故事的情節(jié)才能收放自如。
好的記敘文常常有一條貫穿全文的線索。線索能使文章內容的表達更集中,結構更嚴謹。那么,在記敘文中該如何設置線索呢?我以大家比較熟悉的文章為例,介紹四種最常用的方法。
1.以人物為線索,連綴各個環(huán)節(jié)。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情節(jié)安排模式。魯迅的《孔乙己》就是這樣一篇作品。該文以“我”———一個咸亨酒店的“小伙計”的眼光來敘述“孔乙己”慘淡的一生。用這種線索寫出的作品往往真實感較強,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當然,在故事中,線索人物可以是事件的直接參與人,也可以是毫無關系的人,但必須是見證人,因為他是連綴故事情節(jié)的關鍵人物。
2.以事物為引子,串聯(lián)事件內容。這是一種初學者較容易掌握的線索安排模式。在這類記敘文中,“事物”是組織情節(jié)、串聯(lián)事件的重要一環(huán)。這種方法比較易學,但我們要注意一點,就是該事物應與人的情感具有密切的關系,能引起人強烈的情感體驗,而非一般的、隨意選擇的物品。
3.以事件為軸心,展現(xiàn)故事情節(jié)。以事件為軸心來展露故事的全貌,這是一種具有完整故事情節(jié)的記敘文常用的線索安排方法。如俄國作家契訶夫的《變色龍》,文章以警官奧楚蔑洛夫處理“狗咬人事件”為中心來展開故事情節(jié),刻畫人物形象。再如《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整個故事也是以魯智深救助父女脫險為軸心。采用這種方法寫作時,作者要具有較強的敘事能力。
4.以情感為動力,推進情節(jié)發(fā)展。此類記敘文往往以作者的情感轉變?yōu)樨灤┤牡木€索,非常適合抒情性強的文章。例如法國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課》,文章通過描寫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動,展現(xiàn)了小弗郎士思想情感的變化過程,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作品生動感人,文中表露的思想都能深深地烙印在讀者心里,這也是以情感表達為線索的作品的最大優(yōu)勢。這種方法適用于記事、寫人、狀物、抒情等各類文章。
作文中的“循規(guī)蹈矩”是說只相應地按照題目的要求來構思,這難免會讓文章內容顯得千篇一律、毫無新意。因此,我們要善于在題目限制的范圍內展示個性的思維。
開放的作文題往往在提示語中提供若干范例,借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我們不能只“靠船下篙”,不然,文章的選材和構思難免都會與他人的雷同。我們要進行思維的發(fā)散和引申,顯示出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作文題“我發(fā)現(xiàn)”,題目前有一段提示語:“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用心體驗,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如從一件尋常小事中感悟出一個道理,在與人交往中察覺到一份真誠……”有學生避開例子中涉及的“發(fā)現(xiàn)”對象———理、法、情,將“發(fā)現(xiàn)”的目光投向自我,擬題《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理智》,敘寫青春期的“我”面對“早戀”這道“難解的人生題”終于以理智戰(zhàn)勝自我的心路歷程,很有新意。這就啟發(fā)我們,如能擺脫趨同思維的桎梏,采用另類的構思,文章才能令人耳目一新。
再如以“幸?!睘樵掝}寫一篇文章。當很多學生不假思索地以具體實物演繹主題時,有的同學卻別開生面,以“色彩”為文題,以“綠色”“白色”“紅色”為小標題,將“幸?!碧摶癁楦鞣N色彩,描寫了對生活的不同感受。耐人尋味的哲理思考和歡快活潑的審美情趣,讓人感到一股清新之風撲面而來。
個性化的構思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同學們的創(chuàng)意也會多種多樣。而談論作文的構思這個話題,要針對具體的作文題目,文無定法很大程度上是指文章構思應多樣化。形式如何更好地表現(xiàn)內容,這其中就需要同學們去創(chuàng)新。這里我介紹幾種個性化的構思方法:
1.邏輯組接式構思。這種構思的特點是沒有完整的事件,將不同的時空場景做蒙太奇般的組接,形散神聚,結構呈現(xiàn)出內在的嚴謹性。例如要求以“發(fā)現(xiàn)”為話題作文,一位考生擬題《發(fā)現(xiàn)美麗》,文章主體部分的四段分別以“春”“夏”“秋”“冬”領起,中間抒寫作者對四季獨特的審美感悟,構成鏡頭組接式結構,可謂匠心獨運。文章以“人生的四季不也是一種需要不斷發(fā)現(xiàn)的美嗎”做結尾,升華了主題。這是在組接式場景描寫的基礎上,再進行邏輯關系的遞進,使全文呈現(xiàn)出既整齊又活潑的結構特色。
2.對話式構思。這種構思的創(chuàng)意在于全文以第二人稱“你”展開,運用與讀者對話、談心的形式進行敘寫,給讀者一種親切感。有學生擬題《發(fā)現(xiàn)你自己》,在文中發(fā)出呼吁,按照“發(fā)現(xiàn)你自己的人生坐標”“發(fā)現(xiàn)你自己的奮斗動力”“發(fā)現(xiàn)你自己的興趣愛好”這三個層次,揭示了“發(fā)現(xiàn)你自己”的主題。新穎別致的表達形式,一聲聲貼心的呼喚,激起了讀者強烈的共鳴。
3.對比構思法。這也是常見的構思方法。人物的形象和事件的意義在對比中更加凸顯。這里的對比包括橫向對比和縱向對比。
在多樣化的構思方法中,我們應注意遵循以下幾點:
⒈結構要完整統(tǒng)一。即有開始就有終結,有起因就有結果,有問題就要有解決的辦法。
⒉思路要清晰連貫。段落之間要依據(jù)其意義或邏輯關系來安排先后順序?;蛞蚬?,或遞進,或轉折等,切不可顛倒程序,雜亂無章。
⒊結構要精巧別致。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優(yōu)秀作品就要通過曲折變化、懸念迭出的情節(jié)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橫看成嶺側成峰”,如果你調整視角,“橫看”“側”眺,那么奇嶺異峰就會呈現(xiàn)在眼前,給你“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審美感受。只有當你用全新的眼光審視素材,以創(chuàng)新的視角構思謀篇時,你的文章內容才會豐滿又吸引人。
雖然講了這么多技法,但構思往往渾然天成,不能為了追求技巧而生搬硬套。散文家李廣田曾這樣比喻:“我以為它很像一條河流,它順了壑谷,避了丘陵,凡可以流處它都流過,而流來流去卻還是歸入大海,就像一個人隨意散步一樣,散步完了,于是回到家去?!绷终Z堂也有精妙的比喻,他說:“作文只需順勢,如一條小河不慌不忙,依地勢之高下,蜿蜒曲折,而一彎溪水妙景,遂于無意中得之?!痹趯懽髦?,我們應根據(jù)文章內容表達的需要,無斧鑿痕,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