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ya
蔡瀾和微博網(wǎng)友互動,不管問什么,總能聊到豬油上來:
炒菜用色拉油好還是大豆油好?豬油最好。
有什么事情讓你想起來就熱淚盈眶?一大碗熱騰騰的豬油撈飯。
蔥油面里那些浸滿油的糊蔥才是最好吃的!最重要的是豬油呢。
家里只剩一個雞蛋怎么辦?有豬油就行。油下鍋,等熱得冒煙,蛋和魚露調(diào)好打發(fā),倒入,即起,讓余熱炒熟,數(shù)秒即成。
豬油的眾多標(biāo)簽里,“香”這個虛頭巴腦的詞是被頻繁提及的,學(xué)術(shù)點的解釋是“源于一些微量的特殊蛋白質(zhì)和甘油酯的分解產(chǎn)物”。當(dāng)然豬油這種食之恩物,并不需要解釋什么,蔡生這樣的老饗懂,大江南北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上,也都能找出這么一道閃閃發(fā)光的豬油料理來。
東北的酸菜餃子、蘿卜絲包子,餡料里就用了油梭子,“油梭子”是東北人對豬油渣的叫法,酸菜、蘿卜切絲,油梭子切碎,拌在一起,彌香而脆,也不會搶了主料的風(fēng)頭。老北京人吃炸醬面,最常見的是豬油炸醬,張北海在《俠隱》里寫李天然剛回北京那會,在街上晃蕩,看到的吃食里首選“巴掌大的豬油蔥餅”。
滬上的八寶飯、寧波的湯團(tuán)、醬油餛飩之類,也都少不了豬油,面團(tuán)、餡料加上一小撮,口感豐腴得多。兩湖人民喜歡用豬油炒菜,菜苔、藕片豬油潤過,帶點兒脂香,恰能拋磚引玉,更好地襯托蔬菜的清甜,當(dāng)中若還能吃到一兩粒豬油渣兒,就是這頓飯的彩蛋了。
廣東人蒸魚,除了蔥花、姜絲和生抽提香外,老館子的行家表示,最好豬油網(wǎng)裹了蒸,最不濟(jì)出鍋時也要淋上點熟豬油。這里簡單科普下,一般來說,我們?nèi)ゲ藞鲑I肉做豬油,不特別說明的話,老板給的都是豬板油,也就是豬腹部那一圈條狀的肥膘肉,出油量大,還快。
豬油之外,花生油炒菜也香,芝麻油涼拌或者調(diào)火鍋底料絕佳,如果拌沙拉或者做意大利面,橄欖油最好不過了。
說到底,吃終究是件極其私人的事,但什么時候用豬油,什么時候用素油,從古至今都是食物界的迷思之一。美食界KOL鼻祖袁子才,雖不怎么下廚,但遇到好吃的都會拿小本本記下做法,如此吃過上千多道菜后總結(jié)出一個金科玉律:素菜葷油,葷菜素油。
大體在理,像筍一般就用豬油,代表性的豬油渣燜筍,就是讓油脂從油渣轉(zhuǎn)到筍上,如此筍的澀味盡除,植物纖維被動物脂肪激發(fā),也變得肉感起來。美食孤島的潮汕,炒芥藍(lán)、春菜時,都是猛火加豬油爆炒,他們有句老話“猛火、厚朥、香初湯”,厚朥就是要用大量豬油,豬油的醇厚鮮香,能帶出芥藍(lán)春菜的爽脆清甜,從而叫人生出一種全新的蔬菜觀來。再者麥當(dāng)勞里,炸雞腿雞翼用的也都是素油,前幾年是油棕的棕櫚油,現(xiàn)在為葵花籽和油菜籽配方的混合油,官方解釋說不僅反式脂肪酸低,成色好,而且口感也平衡。
但當(dāng)我分別用豬油和花生油煎過一條黃魚后,還是果斷選擇了前者,有些東西,你不應(yīng)該要求它們長出漂亮的葉子和花來,因為它們是根,這里,豬油的“香”就是根。三高就三高吧,我可以賦予它新的含義:高脂肪、高膽固醇和自個高興,當(dāng)然最后一條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