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虎
一
提起陳曉卿的名字,可能沒多少人熟悉,但說到他曾經(jīng)執(zhí)導(dǎo)的《舌尖上的中國》和2018年熱播的《風味人間》,那絕對是家喻戶曉。
早在2002年,陳曉卿就先后三次向中央電視臺申報過《舌尖上的中國》這一項目,當時臺里的答復(fù)是:“題材好,但是沒錢,等著?!边@一等,就是10年。3000多個日子,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漫長的煎熬,但對于慢性子的陳曉卿來說則恰到好處,因為他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做前期準備。那時,只要有閑暇,陳曉卿就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在大街小巷地毯式地搜館子。不知不覺,他的手機里竟儲存了5600家飯館的名字和路線,哪一家的服務(wù)員態(tài)度好,哪一家的哪樣食材多煮幾分鐘味道會更香,他都記得清清楚楚……漸漸地,陳曉卿不僅成了北京有名的吃貨,更是把“舌尖功夫”練得爐火純青。
《舌尖上的中國》開拍后,陳曉卿也篤信慢工出細活的道理:40萬公里行程、400個調(diào)研地點、150個拍攝地、1000小時高清素材,歷時一年的跋山涉水和風餐露宿……他均“慢慢打理”。節(jié)目里出現(xiàn)的300多種美食,哪怕只是一閃而過的鏡頭,他都要反復(fù)考量。
正是源于對“慢”的堅守和專注,陳曉卿把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挖掘到了極致。紀錄片開播前沒有大肆宣傳,但卻口碑爆棚,不僅獲得了億萬觀眾的高度贊譽,更創(chuàng)造了中國紀錄片的收視奇跡。
二
朋友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老總,喜歡旅游,無論工作多忙,他每年都會擠出時間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旅行。令人費解的是,每次旅行,他既不坐飛機,也不坐高鐵,只對普通火車情有獨鐘。我疑惑地問:“飛機、高鐵多舒服,你收入那么高,干嗎那么節(jié)省,是擔心飛機不安全?”朋友淡淡一笑,說:“都不是。于我而言,旅行最重要的不是目的,而是慢下來享受過程。飛機太高了,什么都看不到;高鐵太快了,窗外的景色一閃而過。我覺得只有乘坐普通火車才有旅行的感覺,窗戶就像經(jīng)典膠片電影的銀幕,所有的景致在眼前生動呈現(xiàn),整個身心都倍感輕松?!?/p>
朋友的話,讓我心頭一怔。仔細一想,還真是這樣,每次跟著旅行團都在重復(fù)“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回家一問什么都不知道”的流水線模式。一趟旅行下來,除了收獲滿身的疲憊,就只剩下手機里人擠人的景點照,真的是“花錢買罪受”。
如今,朋友的生意不僅做得如日中天,還成功舉辦了個人攝影展——那是他在旅行過程中拍攝的珍貴照片,有些還獲得了國際攝影比賽的大獎。
三
周末,我和家人開車去終南山的古觀音禪寺觀賞銀杏樹,據(jù)說此樹是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栽種的。在距離終點5公里的時候,路徹底被堵死了。我開始變得異常暴躁。父親干脆下了車,他伸了一個懶腰,甩甩手,抖抖腿,望望天,接著沖我們喊道:“下來透透氣啊,天氣這么好,不看可惜了!”天有什么好看的,我正煩心不已,暗暗祈禱前面的車趕緊動起來。見我們無動于衷,父親干脆打開車門,把我們硬拽了出去。
抬頭的一瞬間,我驚呆了: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澄澈無比!遠處還有一片花海。我的心瞬間豁然開朗。那天,我和家人躺在充滿泥土味的草地上,久久地凝視著天空,突然感覺一切都那么美好。是的,既然前進的路暫時被堵住了,何不停下腳步,隨遇而安呢?
中國有一句老話:“不怕慢,只怕站?!逼鋵?,人生不也如此嗎?從我們降臨到世界的那一刻就開啟了生命之旅。一路摸爬滾打,追名逐利,漸漸變得異常忙碌而焦躁,卻忽略了本該用心去感受的事物。所以,當你感覺累了,不妨放慢腳步,慢下來,認真回望過去,才能自我反省、去蕪存菁;慢下來,細細品味現(xiàn)在,才能珍惜眼前、擁抱幸福;慢下來,抬頭展望未來,才能未雨綢繆、辨明方向。
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認真閱讀一本書了?你有多久沒有抬頭仰望頭頂?shù)囊欢湓屏??你有多久沒有俯下身去欣賞一朵花了?別急著趕路,讓心去感受吧。慢下來,人生才會更加豐盈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