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格爾
摘要:俄羅斯民間童話是俄羅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本文試圖從語言文化學視角解析俄羅斯民間童話中所呈現的最為鮮明的俄羅斯民族個性及俄羅斯民族個性的關鍵文化內涵意義,并在此基礎上揭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
關鍵詞:語言文化學 民間童話 民族個性
中圖分類號:H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7-0092-02
民間童話是一種廣泛流傳的典型的民間文學體裁,濃縮了人們的智慧、生活經驗,是人類思想及潛意識活動的集中體現。民間童話體現了人民大眾的理想期盼、審美情趣、道德取向、價值觀念、樸實情感,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楊可,2002)在特殊的俄羅斯社會歷史背景下,俄羅斯民間童話蘊含了豐富的社會文化信息,民族文化特色鮮明,形成了俄羅斯獨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因此,以民間童話為參照,對全面透徹地理解俄羅斯民間童話的深刻內涵,深入了解俄羅斯民族個性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研究民族個性,是解讀俄羅斯民族歷史與民族生活的鑰匙。通過研究俄羅斯民族個性可以追本溯源,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俄羅斯社會文化的深層意義。
一、俄羅斯民族個性
民族個性是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質,是各民族在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凝結起來的表現在民族文化特點上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是民族所有成員的個性體現。民族個性的形成需要經歷漫長的歷史過程。民族個性的精神特征與該民族的語言和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劉宏,2012)個性與文化、社會與民族的相互關系也是民族個性與民族文化精神之間的本質聯系。В.В.Воробьев利用語言文化場理論對俄羅斯民族個性進行了劃分,歸納了俄羅斯民族個性的核心文化內涵:宗教性(религиозность или православие);團契性(соборность);全人類使命感(всемирная отзывчтивость);對最高經驗形式的追求(стремление к высшим формам опыта);心靈寬廣和超時間性(широта души и вневременномть);極性化(поляризованность и дух противоречия)(В.В.Воробьев,1997:97)。В.В.Воробьев這些文化內涵構成了俄羅斯民族個性語言文化場,其中,宗教性是俄羅斯民族個性精神的核心,宗教性、團契性、極性化是俄羅斯民族個性場的關鍵文化內涵,這些文化內涵滲透進俄羅斯民族、人民群眾、歷史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語言是表達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以文本的形式存在于語言中。文本將個性、語言和文化統(tǒng)一在一起。民間童話是俄羅斯重要的文學文本題材,因此,研究俄羅斯民族個性關鍵文化內涵離不開對民間童話文本的分析,下面我們主要針對俄羅斯民族個性中關鍵的文化內涵進行分析。
二、俄羅斯童話中體現的俄羅斯民族個性
(1)宗教性。東正教是俄羅斯的國教,調查顯示,俄羅斯公民中80%都信仰東正教。宗教性不僅是俄羅斯民族文化的首要特征,而且是俄羅斯民族個性最鮮明的核心特征。普希金的童話《死公主和七勇士的故事》和西方白雪公主的故事十分相似。這個故事譴責了皇后的虛榮、狠毒,告訴世人光有容貌的美并不是完美,美好的心靈才是真的美。故事諷刺了皇后的陰險狠毒,歌頌了七勇士的善良和勇敢,并贊美了王子與公主的忠貞愛情故事。這個故事反映了宗教文化中惡人自有惡果的信條。在古羅斯,人們對多神教的崇拜主要體現在對大自然的膜拜上,對森林、湖泊與河流等和古羅斯人生存環(huán)境密切相關的神靈都具有敬畏之心。多神教信徒認為,自然界冥冥之中有神的保佑,神會主宰一切,所以他們信奉神,崇敬神。王子在尋找公主的途中對太陽、月亮和風的贊美和求助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與祈禱和祭祀神來表達崇敬之情具有相似的地方。當公主在森林中迷路逃難到勇士們的家中時,推開門看到“神推開門看到神像下放橡木桌一張”,就斷定這里住的肯定是好人。我們可以看出,供奉神像代表了俄羅斯人民祈求平安幸福的心愿,和渴望得到上帝、圣母保護的信仰。在童話《沙皇沙爾坦》中當皇后為吉東大公和天鵝公主祝福時,就“在他們低垂的頭上,母親高高舉著圣像,流著淚說:“孩子們呀,上帝賜福你們倆”。沙爾坦皇后為了祝福兒子和兒媳而拿出神像,表明了祈求神靈保護的心愿。因此,宗教元素在童話中體現反映了俄羅斯民族個性中宗教意識占據了重要地位。
(2)團契性。團契性與俄羅斯民族個性緊密相關。團契強調共同或集體的利益和目的高于個人的利益和目的。團契意識影響著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和行為,這種精神在俄羅斯民間童話中有所體現。在俄羅斯民間動物童話中,動物是人類的助手,它們通常具有說話和思考的特殊能力。在主人公遭遇危險或陷入困境時,這些馬、熊、狼、鷹、狗、貓等具有靈性的動物便會出手解救主人公。例如,俄羅斯的民間童話《魔戒》講的是主人公Мартынка用僅有救命錢救下了處于危難的動物,最后在自己遇難時得到這些小動物幫助的事。這種互幫互助、集體意識是俄羅斯民族個性中團契精神的高度表現。
(3)極性化。俄羅斯民族個性復雜且矛盾對立?!岸砹_斯是最兩極化的民族,它是對立面的融合”。(別爾嘉耶夫,1996)俄羅斯地廣人稀,自然生產水平低下,受自然條件約束,且處于亞歐交界,東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天氣嚴寒。因此,俄羅斯人具有極善、極惡、極致的忍耐性和性格的不羈性,呈現出二律背反的特征。例如,在典型的童話人物形象“Баба яга”塑造上,老妖婆丑陋邪惡,看到小孩迷路便抓進屋子里烤著吃,但她不會立刻吃掉,而是會安排做家務并獎勵完成家務的人??梢钥闯隼涎偶刃皭河稚屏肌T诙砹_斯其他民間童話作品中存在多個極性化的人物形象,例如:女巫雖然給人類帶來破壞,但也能幫助人們紡紗;不死的邪惡老頭科謝伊雖然法力強大,卻也會膽小害怕;水怪雖然能讓游泳者溺水,卻也救助過溺水者;樹妖雖然愛搞惡作劇,卻也能夠保護森林。這些俄羅斯民間童話人物情感反復無常、矛盾對立。除此之外,俄羅斯人的智慧與愚蠢、傳統(tǒng)與無根、純潔與污穢、崇敬與嘲諷、溫順與強橫等極端的品質通常反映在俄羅斯民族性格中和為人處世態(tài)度中。這是自然環(huán)境作用于人類的利弊交織的雙重性體現,極性化也是俄羅斯民族個性中重要的文化內涵。
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宗教性、團契約性、極性化作為俄羅斯民族個性的核心文化觀念內涵,不同程度影響著俄羅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在В.В.Воробьев對民族個性的解析中,人類使命感、對最高經驗形式的追求、心靈寬廣和超時間性等文化觀念內涵在俄羅斯民間童話中也有不同程度的體現,這有待于我們日后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Бердяев.Н.А.Русская идея[M].M.,2002.
[2]В.В.Воробьев.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ая парадигма личности[M].M.,1996.
[3]邸小霞,王運芳.東西方雙重文化影響下的俄羅斯民族個性[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2):157-160.
[4]劉宏.俄語語言與文化: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248-250.
[5]楊可.俄羅斯民間童話與俄羅斯民族個性[J].中國俄語教學,2002(11):15-20.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