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忠佩
沿著贛江溯流,我仿佛找到了血脈中的另一條河流,那是貫穿于中華倫理的儒家“五?!敝坏摹靶拧?。字圣許慎在《說文》說:“信,誠也?!倍鞔蹶柮髟谌文馅M巡撫時作《訓蒙大意示教讀》,應是頒發(fā)給贛南各社學蒙師的教學條規(guī)。他開頭便寫道:“古之教者,教以人倫。后世記誦詞章之習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當以孝弟(悌)忠信、禮義廉恥為專務……”王陽明可謂是儒家思想“立德、立功、立言”的踐行者,他一生與贛江結下了不解之緣,晚年還奉旨出征,把生命最后的日子留在了贛江的上游。
其實,每一條江河都是一個地方文明的源流。
我從王勃《滕王閣序》中描述“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豫章,也就是如今的南昌,去往“饒谷多栗、人信物豐”的信豐,等于向西南橫跨了半個江西。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他在贛江作《滕王閣序》時只有十四歲。那時的信豐還屬虔州(贛州的前身),至于分南康縣東南地置南安縣也是十多年后的事了。真正取“人信物豐”之意,稱“信豐”已經(jīng)到了天寶元年,也就是公元724年?!八卧獣r,縣分五鄉(xiāng):龍泉、猶水、大樂、安樂、順仁,共八圍七十二堡?!保ā缎咆S縣志》康熙版)“敦孝悌,尚忠義,敦廉潔,尊高年,尚有德……”這是上堡李氏譜牒中的記憶,卻在當?shù)厝说闹v訴中蘇醒。的確,歷史上無論是“人信物豐”,還是“比屋弦歌”,信豐都給我有美好的意象。出乎意料的是,在“讀詩書以訓子弟,擇交游以慎習染”的信豐,“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舊族,忠義之后也”,分明是地地道道的“客家的搖籃”———據(jù)《信豐地名志》記載,全縣4300多個自然村的村民,幾乎都是客家人的宗支后裔。有人說,客家人永遠在路上??稍谮M南的信豐,這句話早已成為了歷史,那山里的村莊,山巒蔥郁,田野鋪展,瓜棚豆架,雞犬相聞,呈現(xiàn)的都是安居樂業(yè)的景象。楊家山、大竹芫、大灣里、金田高,一個一個村莊去數(shù),我都很難數(shù)得過來。那繞著籬笆攀援的藤蔓,菜花花蕊中起舞的蜜蜂,以及田埂上的蒼耳、池塘里的荷、水邊的白鷺,無不顯示著村莊的安寧與祥和。
以文化地理之名,我三次到贛州,就有兩次就與信豐擦肩而過。走過大庾嶺和信豐之后才知道,珠江水系的干流之一———北江,原來還是發(fā)源于信豐石碣的大茅山,其主流流經(jīng)廣東南雄、韶關等地,與西江相通后匯入珠江。在信豐縣油山鎮(zhèn)北江流域以及庫區(qū),“河長制”、“信豐源頭水保護區(qū)生態(tài)保護與修復”、“山水林田湖草保護工程”的牌子赫然在目。于是,我對前方的山澗溪流有了更多憧憬與期待。相對于北江,我還是喜歡它的古名———溱水,印象中“溱”有眾多與繁盛之意。想想,在水之源頭有草木繁盛與澗水奔流,那是多好的意境?。?/p>
在贛粵兩省交界的信豐油山,山巒連綿,蒼松疊翠,歷史上曾是南方三年游擊戰(zhàn)的中心區(qū)域。出乎意料的是,我去朝覲的始建于明代的上樂塔,卻是聽到上樂塔與項英、陳毅在信豐開展游擊戰(zhàn)的秘密交通聯(lián)絡站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在山南、梅山,以及北山的崎嶇山路上,曾經(jīng)有過多少情報在向上樂塔匯集?至今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心想,那些冒著生命危險走向上樂塔的,還有從信豐北面的瑞金、于都走向長征的先輩,他們不僅有恪守不違的忠誠,還有載一抱素的信仰。白云悠悠,風送林濤,我仿佛聽到了信豐民歌《山擋石阻不變向》的清唱———“天上星星盼月光,地上窮人心向黨,好比屋背山溪水,山擋石阻不變向……”人,像風一樣來,也像風一樣走。一首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民歌,今天依然在這方紅土地上傳唱。
而在贛粵邊三年游擊戰(zhàn)爭紀念館,我還了解到一組數(shù)字,當時在信豐蘇區(qū),有四千多名熱血青年參加了紅軍,全縣為紅軍籌款二百多萬,捐糧二百多萬擔,食鹽十萬斤。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項英、陳毅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都先后在信豐戰(zhàn)斗、生活過。在中國革命的史冊上,還涌現(xiàn)出了曾思玉、李長偉、彭壽生、童國貴、曾保堂五位功勛卓著的開國將軍。這里的每一份藏品,每一行字,每一張圖片,每一聲講解,都帶著紅色蘇區(qū)人民的情感溫度。
再往民間深處去尋訪,余鳳歧可謂是信豐家喻戶曉的人物。在人們的心目中,大凡修橋補路都是行善。余鳳歧是當?shù)氐母簧?,不僅行善,還一諾千金———他在信豐通往廣東興寧、和平交通要道的虎山河上,耗盡家財建橋,以方便行旅。然而,在橋建到一半的時候,沒錢了,他只好與妻子一起去募資。“玉帶橋”竣工的那一年,是清乾隆五年,也就是270多年前的事了。橋,既是連通彼此和通往遠方的象征,亦是民間信仰的功德。一個人,一座橋,余鳳歧的名字曾經(jīng)給回家路上的人帶來多少念想呢?!那玉帶橋橋柱上“功高德大固橋是賴圣偕神、海闊江深登岸不須舟與楫”的聯(lián)文,應是經(jīng)年最好的回答了。
與那些信豐歷史上聲名顯赫者相比,同行的文格兄給我講了一件他親身經(jīng)歷的事:那是二十五年前春節(jié)的一個雨夜,他與親戚開車從修水走105國道送人去廣東,不料在信豐段拋錨了。雨夜,又遇春節(jié)飲食店歇業(yè),他們只好敲開了一家路邊飲食店的店門,店主承諾每人三元給他們做晚餐,一個個都半信半疑。結果呢,店主還真是恪守誠信———按照人數(shù)算,每人三元。事雖小,講訴也樸素,對聽者觸動卻很大。二十五年過去了,他多少次,又給多少人講過這個故事呢,恐怕他自己都說不清楚了。或許,店主都早已忘記了曾經(jīng)有那么一個雨夜,以及那么一群餓著肚子的過客。
頗有意思的是,在桃江的源頭飯池嶂之外,還有田地物產(chǎn)有關的地名,譬如新田、早禾田、谷山、油山、飯甑逕、油店背、茶芫、茶亭、富竹排等等。類似這樣的地名,是否是在農(nóng)耕社會對物資需求的一種彰顯呢?其實,信豐的礦藏資源與地方物產(chǎn)都十分豐富,有稀土、鈾礦、鎢礦、麥飯石等等,而我感興趣的還是最接近大眾和日常生活的信豐臍橙,它能夠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應是名不虛傳。我到信豐時,雖然錯過了臍橙花的青香,也不是臍橙的采摘季節(jié),但還是忍不住好奇,去安西核心產(chǎn)區(qū)看了百里臍橙帶和優(yōu)質(zhì)臍橙基地,似乎只有站在低丘與崗地的臍橙樹邊,才能想象到果農(nóng)采摘時的喜悅。
安西,既是信豐臍橙的原產(chǎn)地,也是生態(tài)環(huán)境絕佳的地方。在安西鎮(zhèn),就有過了五百歲的銀杏、榕樹、羅漢松,與之相鄰的金盆山還有上千年的紅豆杉。在那崇山峻嶺之中,不僅生長著楠木、香楓等野生植物86科240多種,還有豹貓、穿山甲、斑尾鵑鳩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棲息其中,是名副其實的“南方動植物基因庫”。面對一棵棵上了年紀的古樹,我首先感到的是人的卑微,崇尚自然之情油然而生。
秋天了,蟬聲此起彼伏,叫得特別歡暢。聲是秋聲,山卻還未曾顯出秋色?!跋闵?,在縣南八十里,峰九十有九、小溪十八、產(chǎn)異藥,有鷹石、三天門、綿香石、蠟燭石、龍湫諸勝。”(《信豐縣志》)隨著車子在信豐香山的盤山公路上蠕動,似乎是鉆進了一個花崗巖與石英砂巖組成的地質(zhì)謎團中。上山的石階正在修葺與鋪設,路上還堆著石塊、沙土、泥漿,以及騾子留下的糞便。山頂上的路相對荒蕪,由于時間的關系,我沒有登上山脊就下山了。因為,我不喜歡在山中疾步行走。徒步,本身就是一種享受,若是在此過程中能夠不斷地認識自然,更是提高審美的一種情趣。何況,香山的峰林、砂崖、峽谷,都給人以無盡的遐想———所有這些,是否是遠古的太初時期地殼運動留給我們的遺存,而那傳說中百鶴在香山山麓飛翔云集的景象,又是何等的壯觀。
香山的詩意,是流布在山水中的。“西山鸞鶴起晴煙,南浦驚逢上瀨舩。怪得異香長入夢,君家九十九峰前?!痹谶b遠的明代,江西老鄉(xiāng)湯顯祖送給信豐本土才子黃九洛的詩句中就有了香山的身影,只是那香山巨峰之下的香山寺,一如《牡丹亭還魂記》中的牡丹亭一樣湮滅了。當年,湯顯祖在香山探幽訪寺的時候,是否也是走這樣的路徑呢?
檵木、黃荊、山竹、葉下紅、泡桐,還有掛果的柿子樹、鳥梨(豆梨)、雞爪梨(枳椇)、板栗樹,共同組成了山徑上的景觀。拐彎的岔口處,遇到了一位腰間系著鐮刀手中挎著竹籃的老人。他是到山中采摘酸棗的,好比鵪鶉蛋大小的酸棗躺在竹籃中,小半籃的樣子。老人見我疑惑,笑道,酸棗樹有刺,采摘不容易。別看酸棗個頭小,長相也一般,卻有平肝安神的作用,在民間還能入藥呢。行走在深山里,我要敬畏的太多,山水草木、飛禽走獸,當然也包括像采摘酸棗老人一樣的守山人。
機帆船“突突”地犁開了桃江的水,兩岸濃綠的香樟在后退。桃江的源頭在飯池嶂,上游為太平江,下游便是貢江了。而章江與貢江合流,就是贛江。我相信,沿著這樣的河流漫游,會發(fā)現(xiàn)更多信豐人的過往,以及“人信物豐”、“比屋弦歌”的細節(jié)。在桃江江畔,抬頭就能望到谷山之巔的信豐閣,想必那應是信豐人對贛江之濱的滕王閣一種穿越時空的呼應吧。
選自《中國自然資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