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鋒
1
假期回老家,見媽媽在家?guī)е绺缂业?歲男孩。媽媽說,為了讓孩子安靜吃飯,就差沒把房子拆了給他玩了。這一點都不夸張,這是隔代人的教育方式——只要孩子要,就滿足,卻往往盲目。
只要孩子哭鬧、不想吃飯,奶奶便把他帶到電視前,《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電視里永遠不缺精彩的動畫片。孩子定定地盯著電視,嘴巴在勺子碰觸下張開,奶奶順勢將湯勺中的稀飯灌進,孩子忘記咀嚼,奶奶便威脅——如果不咽,就把電視關掉。孩子匆忙咀嚼幾下,囫圇吞入。一碗稀飯就在看電視與關掉電視的空隙中下肚了。喂完飯,奶奶去忙家務,又把孩子交給了電視。孩子的眼睛一眨不眨,呆坐在那里。
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但絕不是電視冰冷的陪伴,而是有溫度、有靈魂、有情感的陪伴。這種陪伴能夠讓人心動,并為孩子的成長打上溫暖的底色。
2
我喜歡把孩子扔在書堆里,讓心靈長出薄薄的翅膀,和故事一起飛翔。
孩子還小時,我們帶著他看簡單的圖畫,看圖識物,辨別色彩和形狀;我在書上教他認知自然,在生活中帶他尋找日、月、星、風、雨、云、電……多識草木之名,多認草木之形,在孩子的內心深培沃土,種下善良、愛與美的種子。
漸漸地,圖畫不能滿足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我們便充當朗讀者的角色。每晚熄燈前,那靜謐的時光是最適合讀書的??磶锥魏唵蔚淖郑蕾p幾幅惟妙惟肖的圖畫,感動和溫暖彌散在夜色里,給孩子一個甜蜜的夢。
認識了一些字,閱讀方式也變了。你讀一頁,我讀一頁,偶爾耍一點“小心機”,我故意說不識字,讓他成為我的老師,我滿臉崇拜的神情,以滿足他小小的虛榮心,激發(fā)出他的求知欲。
陪讀者,讓我們一起踏入了另一個閱讀階段。即便工作了一天很累,我也會翻開一本雜志,或者攤開一張報紙,坐在那里,給孩子一個閱讀的身影。
每次出差,逛書店,喜歡給孩子帶回一張小小的書簽,屬于那個城市的特色書簽。給他書簽,還是給他遙控器,交付他的是不同的明天。
3
假期里,我喜歡把孩子交給田野。田野里有四處游蕩的風、恣意生長的草,有招蜂引蝶的花兒、泥里打滾的蚯蚓,有四處奔波的螞蟻、慢吞吞的蝸?!?/p>
悠長的假期,遠離了城市,也讓孩子遠離了四面墻圍成的教室。在老家,我任由他成為“野孩子”。
老家院子一角長著幾株茂盛的鳳仙花,花盆旁邊有一個土籃子,土籃子里有一只正在午休的小黃貓。孩子們不肯午睡,就把小黃貓連并籃子搬來搬去,小黃貓只是偶爾抬頭看看,繼續(xù)蜷在籃子里呼呼大睡。
孩子們抓住小黃貓,用鳳仙花的花瓣給貓爪子染色,小黃貓也很配合,即便它很討厭紅指甲。美完甲,他們又把貓放在熱乎的土炕上,貓喜歡溫暖,任憑孩子們將它擺出四仰八叉的造型。
終于,小黃貓不耐煩了,搖搖尾巴走了。
于是,孩子們結伴爬山,穿過果園,路過吐穗的谷地,把自己埋進綠色的海洋里。
一路上,他們會趴在地上看螞蟻走路,看甲蟲打架,一看就是半天;遇到陌生的植物,他們蹲在田邊問:為什么土豆開花,結的果子一點都不好吃?南瓜為什么會開出“謊花”,那不是騙人的嗎?摘了“打碗花”真的會把飯碗打碎嗎?粗糙的土地、田間的綠風喚醒了他們心靈深處的野性和好奇。
這個世界的啟示在田野。孩子應該用腳去丈量土地,在大地上印滿腳印。我們陪伴著孩子,一起看葉子萌芽、吐綠,風吹,葉落,等待冬雪。我們仰頭,看云在青天,孩子在田野奔跑。在廣袤的土地上,他們拔節(jié)的聲響讓我們心動。他們踮起腳尖,一伸手即能碰觸到陽光。
編輯 喬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