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妍媽媽
在現(xiàn)代家庭中,照顧孩子的成年人數(shù)量會遠遠大于孩子的數(shù)量。這就意味著,孩子生命的最初不需要任何社交技巧,大人們會時刻觀察他們的需求,極盡疼愛,讓他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上У氖?,這種模式在孩子進入幼兒園的那一刻就會被完全打破。身處集體中的孩子會發(fā)現(xiàn),再想做的事、再想表達的情緒,如果不能準確地說出來,就不會被人理解和接受。
所以,有時孩子的形單影只,不是因為被別人惡意排擠,而是他們在表達自己的情緒上出了問題。那么,該如何教孩子準確地表達高興和悲傷的情緒呢?
首先,快樂的心情一定要通過語言分享。努力考到100分、跳高獲得好名次,孩子肯定想要把這份快樂傳遞出去,以便獲得認可和贊揚。所以,當孩子感受到高興和喜悅時,一定要教他們把快樂的心情轉(zhuǎn)化為語言,清楚地表達出來,這樣不但可以讓他人明白自己到底在為什么事而開心,避免誤會,還可以抒發(fā)情緒,快樂也會加倍。
其次,準確地表達悲傷,會幫助自己重新振作。孩子的開心快樂需要分享,傷心難過同樣也希望有人傾聽。不過,我們必須首先告訴孩子,讓別人設身處地地體諒自己的悲傷是件非常難的事。
比如有一次,兒子同學養(yǎng)的小狗死了,上學的時候總是無精打采,做游戲也提不起興趣。大家看出了他的不開心,但沒一個人敢上前問他怎么了。當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情緒不對,首先要做的是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悲傷發(fā)泄出來。因為悲傷之情在心里積郁越多,人就會越?jīng)]有精神。說出來除了可以排解傷心,還可以整理思緒,想到解決的辦法。再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心里很難過,在跟朋友傾訴的同時也會回想:是復習的范圍太小,還是答題太粗心?那接下來該怎樣制訂學習計劃?
如果孩子傾訴的對象是同齡人,當對方接收到他的悲傷之后,就會想辦法安慰他、鼓勵他,于是孩子和朋友之間的牽絆就更深了,關系也會更好。
恰當表達情緒,也需要一些小技巧。第一,選擇一個會認真傾聽的朋友。如果隨便找個傾訴對象,對方?jīng)]有認真傾聽,孩子會覺得被忽視,就會讓高興變得不高興,難過變得更難過。
第二,要先提出“請對方傾聽”的請求。要提醒孩子,跟同學分享快樂和悲傷之前要先問一句:“可以聽我說件事嗎?”對方如果回答“什么事?”“怎么啦?”“好呀!”那就可以開始說了。
第三,傾訴的時候,記得說出理由和程度。如果只是說一句“我好開心”或“我好難過”的話,對方只會一頭霧水,安慰或開心,他們都會無從下手。所以,表達情緒一定讓對方理解。像這樣說就很具體:“我認真復習了一個星期,終于考了100分,好高興啊!我的心都要跳出來了!” “我養(yǎng)了好久的烏龜突然病了,也不知道它會不會死啊,我該怎么辦?”
第四,別忘了向傾聽的人表示感謝。不管是高興還是傷心,對方都接受了許多本不屬于自己的情緒,肯定會覺得有點兒累。那么別忘了教孩子對別人說一聲“謝謝”,表達一下感激之情!這樣,大家會覺得孩子不僅是一個很照顧朋友感受的人,也是一個值得長期建立友誼的對象。
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孩子們的交往也是一樣,那些看上去人緣好、朋友多的孩子,背后一定有受歡迎的原因。
一個既懂得照顧他人情緒,又擅于用恰當?shù)姆绞奖磉_自己情緒的孩子,自然在群體生活中就會受歡迎,也更容易被同齡人接納。被接納的孩子和所在的群體之間,會形成一個互相影響的良性循環(huán),孩子性格越來越好,在群體中的朋友也越來越多,這或許就是人格魅力吧!不過,這一切都要從恰當?shù)乇磉_情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