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趙風英
位于法國凱爾西石灰?guī)r高原中心,盤踞于百米懸崖之上,如階梯般錯落排列的房子,以及巍巍高聳的教堂,讓圣希爾·拉波皮鎮(zhèn)成為留在洛特河谷的一粒明珠(如圖)。中世紀來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加上旖旎的自然風光,使游客不得不承認,“法國最美村鎮(zhèn)”和“2012年度法國人最青睞村鎮(zhèn)”兩個重量級旅游標識花落圣希爾·拉波皮確為實至名歸。
金色石頭的墻壁、紅色瓦片的屋頂、傳神入畫的木雕:跨過城門望去,整個村鎮(zhèn)仿佛還停留在800年前。走街串巷,古鎮(zhèn)里透出的濃郁凱爾西風情撲面而來。連電影《法蘭西萬歲》也使用小鎮(zhèn)作為溫柔背景來“打消”恐怖分子的襲擊念頭。難怪西班牙畫家達烏拉會驚嘆于這里的美,從1930年開始和妻子在鎮(zhèn)上定居9年,之后每年夏季來此尋求創(chuàng)作靈感。法國超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始人,作家安德烈·布勒東在1950年路過此處,也感嘆光陰止步的神奇,他買下鎮(zhèn)上的船工客棧,作詩會友,并寫下“遇到圣希爾·拉波皮之后,我停止渴望他鄉(xiāng)”的句子。60多年后,畫家和詩人結(jié)下的友誼為圣希爾·拉波皮奠定了獨具一格的藝術(shù)基調(diào)。行走之間,推開一扇古宅的木門或者邁進一處花園,游客就進入了一個個繪畫、雕塑的展廊。許多藝術(shù)家為了光陰和光線的神奇而搬遷至此潛心創(chuàng)作,包括來自遙遠澳大利亞的畫師。
15世紀起,圣希爾·拉波皮的木匠、銅匠、陶瓷匠、裁縫將他們的產(chǎn)品遠銷各地,木工制作的木龍頭更成為名揚世界的波爾多葡萄酒釀酒桶標配,成就了小鎮(zhèn)的富饒。在百米峭壁下,玉帶般的洛特河是將小鎮(zhèn)產(chǎn)品銷往外地并為小鎮(zhèn)提供物質(zhì)的第一要道。為保證原料及貨品供應(yīng),一條始建于1845年的拉纖之路意外成為旅游界的“法國唯一”。
當年的貨船逆流而上,為圣希爾·拉波皮運來葡萄酒、煙草、李子、谷物、砂石、木材等。但是賽萊河與洛特河的交匯處有一段水流湍急的險灘,為保船只通行順暢,鎮(zhèn)上的人們開山鑿壁,硬是用人力在石山上挖出一條位于懸崖和水流之間的拉纖之路。走上這條法國唯一的崖式拉纖之路,就像走進了巨人在山崖上刻出的一道疤痕,頭上、腳下和身體一側(cè)都被山體包圍起來。
行至拉纖之路的中端,崖壁上顯現(xiàn)出當?shù)氐袼芗夷嵋窨痰穆逄睾庸忍赜械聂~類、化石及花卉圖案,映著粼粼波光折射出融古貫今的奇異魅力。來這條路上散步的、慢跑的、騎馬甚至是騎自行車的,往來之間,筆者似乎看到了當年船夫和牛馬拉著木船艱難前行的場面,聽到他們悠長的吆喝和牲口粗重的喘息。
走到4公里拉纖路的盡頭,鑲嵌于峭壁上的一座城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這座酷似陜北窯洞的要塞被當?shù)厝朔Q為“英國人的城堡”,據(jù)說是百年英法大戰(zhàn)時英國人用來對過往船只收取“通行費”的據(jù)點。
不過,和數(shù)百年來不曾改變的石頭城圣希爾·拉波皮相反,洛特河見證了這兒的光陰巨變。河上建起鐵路橋、拉纖的船只被隆隆火車取代,1989年鐵路停運,私家車駛?cè)肴藗兊娜粘?,洛特河也被國家從“航行河道”定位為“旅游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