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國農業(yè)結構里小麥占有非常大的比例,關系到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然而,在種植小麥時經常遇到病蟲害,對小麥的破壞性非常大,而且屬于長期性的難題,相關部門和人員要加強研究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在種植過程中要全面分析土壤特征和環(huán)境氣候等因素的影響,針對小麥不同時期遇到的病蟲害制定科學合理的措施,這樣只要發(fā)生病蟲害就可以選擇對應措施來消除,避免不斷擴散,從而提高小麥的產量和質量。
關鍵詞:
小麥;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0330055
1優(yōu)化小麥種植的管理技術
11重視整地質量
在種植小麥時一定要重視整地的質量,小麥整地要具備良好的耕深、耙碎以及保墑,這樣可以提高產量和質量。對于農用機械的選擇,要優(yōu)先使用大、中、小型拖拉機配套的鏵式犁,也可以使用旋耕機等。對于整地的時間,要盡量在秋天進行,最好不要在春天進行。在春天整地會大大縮短土地的熟化時間,不利于小麥植株的發(fā)芽與生長。此外,春天溫度的回升速度比較快,而且雨水天氣和大風天氣比較多,會使土壤的條件發(fā)生變化,進而對小麥播種的出苗質量帶來極大的影響。
12做好選種育種
在種植小麥時可選擇的品種類型越來越多,而許多麥農并不了解各品種之間的差別,導致很難抉擇。針對這一問題,要先明確麥種究竟適合哪種氣候環(huán)境。因此,在實際選擇時,要綜合考慮當地的氣候環(huán)境、土壤特征以及種植條件等,選擇出最佳的小麥品種。同時,要選擇純度高的品種,這樣可以提高小麥產量。
13選擇合適的化肥種類
通常條件下,土壤自身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并不能滿足農作物正常生長的需求,所以,要靠人工來施加適合的化肥,這樣有利于農作物良好生長?,F階段,我國農業(yè)種植中的施肥方式主要有一次性免追施肥以及底肥加追肥。在實際施肥中,一定要確?;屎头N子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化肥和種子出現同床現象。特別是對于機械化生產,在處理化肥和種子間距時比較困難,一定要不斷改進和完善技術,確?;屎头N子之間能夠保持合理的距離,要嚴格按照標準要求規(guī)范操作,盡量避免出現失誤。此外,如果使用農家肥,一定要堅決杜絕田間發(fā)酵燒苗行為,否則非常容易把病蟲害帶到田間,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2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
在種植小麥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播種前藥劑拌種、返青期、抽穗期以及灌漿期的防治。同時要盡量降低化學藥品的使用率,這樣可以提高小麥質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1播種前藥劑拌種
在正式開始播種之前,要使用有殺滅病蟲害的藥劑拌種,這樣可以預防出現病蟲害。先拌種藥劑的選擇中,要確保不會對麥種帶來副作用,這樣可以使小麥能夠正常、健康的生長發(fā)育。另外,還要全面了解藥劑的使用量、藥劑對環(huán)境的污染性以及對人們的生命健康是否會帶來威脅等。此外,在較短時間里要讓藥劑發(fā)揮出作用,并且不會對人體和周圍的環(huán)境帶來危害。
22返青期防治
在小麥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返青期是非常關鍵的階段。在返青期極易出現小麥紋枯病和吸漿蟲等病蟲害。因此,為了有效防治,一定要明確藥劑的使用時間,時間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否則都會影響防治效果。在實際防治中,通常選擇殺蟲劑和混合殺菌劑,常見的有紋枯凈可濕性粉劑、禾果利可濕性粉劑混合。
23抽穗期防治
在小麥的抽穗期,要加強對銹病與白粉病的防治,在抽穗期,種植人員要實時觀察小麥的體征,一旦發(fā)現有銹病或者白粉病的情況,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一般來說可以噴灑粉銹寧與戊唑醇等,這樣能夠避免防治病蟲害的擴大。
24灌漿期防治
小麥的灌漿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在此時會出現麥穗蚜、白粉病以及銹病等多種病蟲害。通常情況下可以用輝豐菊醋乳油與殺靈乳油來防治麥穗蚜。
3結束語
我國屬于農業(yè)大國,小麥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在很多地區(qū)都得到了廣泛種植。在種植小麥時如果管理不到位,非常容易出現病蟲害問題,從而影響小麥的質量和產量。因此,相關部門和人員一定要重視小麥的種植管理以及防治病蟲害工作,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相關的技術,能夠有效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幾率,這樣可以促進我國農業(yè)的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倩.小麥種植技術優(yōu)化及病蟲害防治[J].南方農業(yè),2017,11(14):20,22
[2] 趙志滿.小麥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南方農業(yè),2017,11(14):26,28.
作者簡介:
梁海燕(1971- ),女,河北省石家莊市獲鹿縣梁莊鄉(xiāng)水峪村人,大學本科,研究方向:農業(yè)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