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懇
春雨過后,萬物復(fù)蘇,正值紫荊花盛開的季節(jié)。周末閑暇,邀三兩朋友驅(qū)車到白石村出游踏青,無不歡快和美好。
白石村,位于廣西來賓市象州縣寺村鎮(zhèn),從來賓到象州驅(qū)車差不多近兩個小時,我們沒有選擇寬廣平坦的高速公路,而是選擇了鄉(xiāng)間小路。
一路吸吮著春天的氣息,歡聲笑語,談古論今。
到達白石村,不禁令人眼睛一亮,只見村前種滿了金銀花,花香沁心脾;遠處的青山云霧環(huán)繞,山下的水田與青山、天空連成一片。淳淳山泉從腳邊流過,兩位阿姐正蹲在泉水池邊洗衣服。拍打衣服的打板聲、清脆的鳥鳴聲、泉水的涌動聲、微風(fēng)吹拂耳邊的聲音融為一體,像是擁抱了這美麗的大自然,感覺雙腳已經(jīng)全部放空。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名句瞬間在腦海里回蕩。
往里走,一個寫著“比部第”牌匾的房子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房子有些陳舊,很古樸,不過大體上還比較完整,顯然是后面有過修繕。房子面朝青山和水田,背后被新修普通民居所圍繞,原來這就是鄭小谷的故居。鄭小谷又名鄭獻甫,是清代著名的教育家、經(jīng)濟學(xué)家、文學(xué)家,有“江南才子”和“兩粵宗師”之稱,曾官至刑部江蘇、云南司主事,后來為了實現(xiàn)人生抱負辭官還鄉(xiāng),開始著書教館,一生著作甚多,門生遍及江南。故居中還有學(xué)館,仿真再現(xiàn)了當(dāng)年老先生教書育人的場景。鄭老先生托書佇立在講臺之旁,像是正在講學(xué)一般。幾個小孩模樣的塑雕中有正在奮筆疾書的,有正在仔細恭聽的,有正在細品書著的……漸入其境,仿佛時光穿梭,把我們帶回到當(dāng)時。書房里,幾張破舊的桌椅被整齊地擺放排開,想必是當(dāng)年鄭老先生接見賓客所用,或是與老友談?wù)摴沤裰EP室里,一張古典的龍鳳床擺在一邊,上面沾滿了灰塵,部分已腐朽,定是經(jīng)歷了百年滄桑。院內(nèi)墻面上,隨處貼有文人墨客的名作,不過應(yīng)是后人們貼上去的,估計是為渲染氛圍所為。院內(nèi)小道蜿蜒曲折,很有古文人雅士之風(fēng),小道兩旁種有綠油油的小樹。
走出故居小院,只聽見一陣米餅的叫賣聲,原來是一位阿婆在叫賣她的米餅。朋友跟我說,來這一定要買些米餅回去,因為這里的米餅是最有名的,各地很多人都會慕名而來。我們走進阿婆的店鋪,阿婆自稱已年歲七十有余,可還是那么有活力,說話聲音底氣十足,一邊聊著還一邊給我們介紹著米餅的來歷和做法。只見一塊塊印有“小谷米餅”的米餅被阿婆手工制作出,碼放在木籃里,
有白色的,有黑色的,顏色不同,口味也就不同。在阿婆的熱情相邀下,我欣然拿起一塊嘗了嘗,確實很新鮮,很美味,就是那種糯糯的口感,立馬掏錢買了幾包,覺得很是滿足。
天色已逐漸暗了下來,村莊里已然裊裊炊煙,不知是何家在做紅燒魚,香氣怡人。夕陽的余暉把天空映射得格外浪漫,就像含羞少女的臉龐。
白石村,讓我真切回味了最質(zhì)樸、最自然、最古韻的人文風(fēng)情,就像經(jīng)歷了一場靈魂的洗禮,同時也勾起了我無限的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