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瑋
許多人覺得,《射雕英雄傳》里,黃蓉很可愛;到了《神雕俠侶》里,她就不那么可愛了。
一種簡單的概括是:在《射雕英雄傳》里,黃蓉是個女孩子,可愛;在《神雕俠侶》里,當媽了,就不可愛了。
其實不然。
在《射雕英雄傳》里,讀者是站在黃蓉和郭靖視角的,自然看黃蓉做什么都合適。
在《神雕俠侶》里,讀者是站在楊過視角的,自然看黃蓉做什么都不對。
如果嘗試轉換到第三視角呢?
在《射雕英雄傳》里,黃蓉其實也不是善男信女,猜忌不少,心眼百變,就是個做人略帶邪氣,經常不管旁人死活,只要“靖哥哥不生我氣就好”的女孩子。她也明確跟郭靖說過,只求自己開心,他人的事兒才不管。
那為何我們還覺得她可愛?因為在《射雕英雄傳》里,她使用那些詭譎和任性,主要是針對歐陽克、沙通天、歐陽鋒這些反派角色。那些反派越是挨整,大家看得越開心——畢竟侯通海、彭連虎們越到后來,越是反派沒有人權。
反過來呢,在《神雕俠侶》里大家對黃蓉感到不爽,在于她對楊過不怎么好。
但是,我們細細琢磨一下。
黃蓉第一次對楊過有遲疑,是當日郭靖初見楊過,就要直接把郭芙許配給他。黃蓉勸他不必急,觀察觀察,要看楊過有沒有出息,并且考慮到了楊康的因素。
有人會說了:罪不及兒女,黃蓉應該給楊過一些機會呀。可是楊過初見郭靖時,那態(tài)度也不大好。郭靖好心要幫他療毒,楊過揮手就打,還用“倪牢子”這種倫理哏兒討便宜,是個人都不會對楊過有好感。
如果楊過不是主角,假想你是黃蓉,初次見面就被人這么無禮謾罵,你會覺得他這么做有趣嗎?應該把女兒許配給他嗎?
大勝關再見楊過時,黃蓉對楊過已經好多了,很直白地說:“過兒,我什么也不用瞞你。我以前不喜歡你爹爹,因此一直也不喜歡你,但從今后,我一定好好待你,等我身子復了原,我便把全身武功都傳給你。郭伯伯也說過要傳你武功。”
這一席話說得楊過大哭。從此開始,黃蓉一直待楊過很好。
之后,是楊過自己作妖了。
他聽了傻姑的話,認定是郭靖與黃蓉殺了他父親,一心要報仇,回到襄陽,意圖謀害郭靖。當時黃蓉對楊過起了疑心。而楊過滿腦子轉的是殺郭靖。
楊過是知道后果的:“我為了報一己之仇,卻害了無數百姓性命,豈非大大不該?”
可是轉念又想:“罷了,罷了,管他什么襄陽城的百姓,什么大宋的江山,我受苦之時,除姑姑之外,有誰真心憐我?世人從不愛我,我又何必去愛世人?”
楊過已經打算不管襄陽城百姓的生死,來刺殺郭靖了。他知道自己這么做的后果有多可怕,但依然決定如此,是真正的邪惡了。
之后楊過兩次謀刺郭靖,都陰差陽錯未能成功——不是他自己放棄,一次是武功不濟被郭靖反制,一次是被瀟湘子阻擋。
然后,救了郭靖兩次——其中一次,是他自己把郭靖陷到如此境地的。
楊過是在看到黃蓉與郭靖討論國事為重時,才真正覺醒的。那一瞬間警醒他的,是黃蓉當年的教誨:“霎時間,幼時黃蓉在桃花島上教他讀書,那些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語句,在腦海間變得清晰異常,不由得又是汗顏無地,又是志氣高昂。眼見強敵來襲,生死存亡系乎一線,許多平時從來沒想到、從來不理會的念頭,這時突然間領悟得透徹無比。他心志一高,似乎全身都高大起來,臉上神采煥發(fā),宛似換了一個人一般?!?/p>
終于他說出“你放心”,然后奮然出戰(zhàn)。
從此,他才真正蛻變了。
黃蓉疑心的楊過,是一個連他自己都承認非常以自我為中心、不管他人死活的少年。
所以黃蓉對他的疑心,也確實沒有錯。
在《射雕英雄傳》里,黃蓉就是這樣了。之所以大家覺得黃蓉不過分,是因為她當時對付的是歐陽克們。
到了《神雕俠侶》,大家代入了楊過,就會覺得“楊過明明是主角,而且小時候孤苦,做一些很自我的決定,嘴上討便宜,也是可以理解的嘛,黃蓉懷疑他實在不應該”。
但我們很容易忽略:楊過在覺醒之前,其實算半個反派。
他就是個意圖謀刺郭靖的可怕內奸。
如果黃蓉懷疑的不是《神雕俠侶》里讀者們代入的主角視角,而是一個——用楊過自己的話說,“自己卻念念不忘父仇私怨、念念不忘與小龍女兩人的情愛,幾時有一分想到國家大事?有一分想到天下百姓的疾苦?相形之下,真是卑鄙極了,確實對郭靖動了兩次手,陰差陽錯未能成功”的年輕人,是不是,黃蓉就顯得沒那么討厭了?
許多時候,我們判斷一個人,很容易不自覺地就從自身利害角度出發(fā):判斷那個人好不好,不看他的整體作為,而是“對我好不好”。
于是許多是非判斷,都成了一種下意識的自我利益保護。
就像在《倚天屠龍記》里,大家因為代入了張無忌,就都覺得滅絕師太比謝遜討厭。
但若站在第三視角,謝遜濫殺無辜,血債之多匪夷所思。但因為他是主角張無忌的義父,而滅絕師太又一直追著張無忌砍,所以就顯得滅絕師太更加討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