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宗斌
(合肥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安徽 合肥230031)
絲棉木金星尺蛾(Calospilos suspecta Warren),屬于鱗翅目尺蛾科,又名大葉黃楊尺蛾,是園林植物的主要食葉類害蟲之一,其主要危害大葉黃楊等寄主。幼蟲取食寄主葉片,其食量大。當蟲口密度高時,能在短期內將寄主的葉片食盡,嚴重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與觀賞價值,甚至導致植物枯死。近年來,絲棉木金星尺蛾在安徽省各地陸續(xù)暴發(fā)成災,在部分地區(qū)已經成為大葉黃楊等寄主植物毀滅性的害蟲,其危害性日益受到重視。
雌成蟲體長13~15 mm,翅展37~43 mm;翅底銀白色,具淡灰色紋,大小不等,排列不規(guī)則;腹部金黃色,有由黑斑點組成的條紋9 行。雄成蟲略小,體長10~13 mm,翅展33~43 mm;腹部條紋7 行,后足脛節(jié)內側有黃色毛叢。見圖1-a。
絲棉木金星尺蛾的卵為橢圓形,長約0.7 mm,灰綠色,近孵化時呈灰黑色。卵殼上具有方格紋。卵成堆狀,排列整齊,每堆多則30 余粒,少則5 粒,也有散產。卵歷期5~15 d,平均9.4 d;1 代和4 代的較長,2 代和3 代的較短。見圖1-b。
老熟幼蟲體長約30 mm,體褐色,頭黑色,前胸背板黃色,有5 個并列的小黑斑點。見圖1-c。
絲棉木金星尺蛾的蛹為棕褐色,長約13~15 mm。見圖1-d。
圖1 絲棉木金星尺蛾形態(tài)
從現(xiàn)有調查發(fā)現(xiàn),絲棉金星尺蛾主要寄主植物為:大葉黃楊、金邊黃楊、扶芳藤、衛(wèi)矛、絲棉木、女貞、白榆等多種園林類植物。其中大葉黃楊、金邊黃楊等受害最嚴重,為主要危害寄主植物。
絲棉木金星尺蠖將卵呈塊狀產生于枝條頂梢或上部葉背。初孵幼蟲群集,啃食葉背葉肉,葉片危害成透明膜狀,不易發(fā)現(xiàn),具有隱蔽性。1 至2 齡幼蟲常群集在頂端嫩葉背面啃食葉肉,在葉片正面留下上表皮,有時取食嫩芽。3 齡后進入暴食階段,幼蟲啃食葉緣,常將葉片食光,再啃食嫩枝皮層,留下光禿的枝條,被害葉面如網狀。幼蟲3 齡后,并吐絲轉株分散危害。幼蟲暴食期,能將整株大葉黃楊球或整段大葉黃楊綠籬的葉片蠶食精光,僅剩枝干,甚至造成整株枯死,嚴重影響大葉黃楊等園林植物的綠化觀賞效果。見圖2。
成蟲晝伏夜出,白天常棲息于樹冠枝葉上,晴熱天在大樹下或遮陰的墻體上。不善飛,飛翔力不強。成蟲羽化多數(shù)在晚間,晚上或清晨可見雌雄追逐交尾,趨光性較強。卵多產于植株上部葉片的葉背或枝干、葉柄、小莖交接處,成塊狀或成堆狀產。有世代重疊現(xiàn)象。
圖2 絲棉木金星尺蛾危害狀
卵多產于大葉黃楊葉背,沿葉緣成行排列,卵塊狀排列產(30~40 粒),排列較整齊,少數(shù)散產。
幼蟲5 齡,每齡平均6 d 左右(除越冬代)。幼蟲具負趨光性,晴天在植株下部隱蔽,傍晚以后出來取食。在強光、高溫時多入陰處或爬到下部枝躲躬藏,陰天整天活動。具假死性,受驚時吐絲下垂、體蜷縮在地面上。
幼蟲老熟后吐絲垂地或沿枝干爬下尋找化蛹場所,在樹干基部周圍疏松土中或地被物內做一蛹室,變成預蛹。預蛹蛻皮入土化成蛹,入土深度約5 cm。絲棉木金星尺蛾常在樹冠下疏松、潮濕的土下1~3 cm 處或枯枝殘葉下化蛹,偶見在硬實土表或樹干孔洞、根基縫隙處化蛹。
絲棉木金星尺蛾在安徽合肥市1 年4 代,以老熟幼蟲入土化蛹越冬。翌年3 月中旬至4 月上旬越冬蛹羽化為成蟲。此后各代發(fā)生情況大致如下:第一代卵期為3 月下旬至4 月下旬;幼蟲期為4 月上旬至5 月下旬;蛹期為5 月上旬至6 月中旬;成蟲期為5 月中旬至7 月上旬。第二代卵期為5 月下旬至7 月下旬;幼蟲期為6 月上旬至8 月中旬;蛹期為7 月中旬至8 月中旬;成蟲期為7 月中旬至8 月下旬。第三代卵期為7 月中旬至8 月下旬;幼蟲為7月下旬至9 月下旬;蛹期為8 月中旬至10 月中旬;成蟲期為8 月下旬至10 月中旬羽化為成蟲。第四代卵期為產于8 月下旬至10 月中旬;幼蟲于9 月上旬至11 月上旬。幼蟲老熟后,爬至植株附近的表土中化蛹。見表1。
表1 絲棉木金星尺蛾生活史(合肥)
鑒于絲棉木金星尺蛾危害的寄主植物多為園林綠化植物,常規(guī)采用化學防治為主的措施盡管能夠對害蟲起到瞬時控制的作用。但是,從長期防治看,化學防治存在環(huán)境污染、抗藥性、殺傷天敵等風險,并不是最佳的控制手段。結合對絲棉木金星尺蛾發(fā)生規(guī)律、習性等研究,筆者建議重點從如下幾方面做好對該害蟲的控制。
5.1.1 確定防治適期
強化蟲情監(jiān)測,準確發(fā)布防控信息,指導生產防治。絲棉木金星尺蛾具有取食量大、危害擴散速度快等特點,一旦出現(xiàn)危害癥狀往往為時已晚。該害蟲之所以暴發(fā)危害,一個重要原因是疏于監(jiān)測管理。建議相關林業(yè)園林部門強化對該害蟲的監(jiān)測,對蟲情做到及時掌控,及時發(fā)布蟲情預報,指導管護人員開展及時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被動、盲目防治。
5.1.2 注重生態(tài)控制
采取園林栽培措施,注重生態(tài)控制。依據(jù)對絲棉木金星尺蛾相關生活習性的了解,積極通過營林(如優(yōu)化植物混合配置、植物)、栽培管理(修剪、松土、施肥等)、物理防治(人工摘除、燈光誘蛾等)等措施降低蟲口密度,破壞該蟲的生活棲境,提高寄主植物抗蟲性等。
5.1.3 倡導生物防治
防治時選用綠色無公害防治藥劑,注意保護天敵資源(天敵昆蟲、微生物、信息素等),積極嘗試生物防治。若必須使用藥劑防治時,盡量采用植物源或者對天敵殺傷力小、低殘留的無公害農藥藥劑進行防治。
就目前對于絲棉木金星尺蛾的防治,主要包括如下措施:
(1)園林植物配置:做好園林規(guī)劃,強調多種植物合理混合配植,避免大葉黃楊等寄主植物大面積連片單一方式栽培。
(2)施肥管理:加強施肥等栽培管理,提高寄主植物抗病蟲能力。
(3)整枝修剪:結合整形、疏枝,剪掉有蟲卵枝條,可有效減少蟲口密度。
(4)松土翻蛹:對地面進行中耕松土,將蛹翻至地表,尤其是入冬后、早春期間松土翻蛹效果最佳。
(5)水淹滅蛹:于越冬蛹將近羽化的4 月初,在歷年危害嚴重的地方,放水至浸沒土面滅蛹。
(6)燈光誘殺:在絲棉木金星尺蛾成蟲發(fā)生期,設置黑光燈等誘殺成蟲。
(7)化學防治:建議選擇綠色無公害防治藥劑,例如25%滅幼脲III 號懸浮劑1 500~2 000 倍液、1.2%苦煙乳油800~1 000 倍液;1%阿維菌素2 000~3 000倍液、Bt 乳劑(含菌量為100 億/mL)500~1 000 倍液。在幼蟲發(fā)生期,每周1 次,連續(xù)噴藥2~3 次。
(8)生物防治:保護寄生蜂等天敵。
結合絲棉木金星尺蛾生活史及其防治策略,提出防治歷,見表2。
表2 絲棉木金星尺蛾防治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