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晴
在悉尼留學(xué)期間,一直期盼著能夠看一場當?shù)氐难莩獣?,可惜留學(xué)的那3年,我喜歡的歌手都沒有來澳洲開辦演唱會的計劃。
之前又聽參加過陳奕迅悉尼演唱會的朋友提及,陳奕迅在演唱會上全程講粵語。朋友本以為可以跟華人歌手做到溝通無障礙,結(jié)果卻是,粵語小白的她全程沒有參與感,十分難熬地度過了兩個小時,一句互動都聽不懂。
于是,保險起見,我把“看一場當?shù)氐难莩獣钡拇蚩繕?,鎖定在了母語是英語的知名外國歌手身上。
2016年阿黛爾世界巡回演唱會場次公布,澳洲首次被列為其巡回演唱會的舉辦國之一。英國歌手、知名、澳洲,這幾個關(guān)鍵詞湊到一起,讓我和同在悉尼留學(xué)的發(fā)小“小A”立刻決定,就是它了。
即使在那之前,我連阿黛爾的路人粉都算不上,我甚至連耳熟能詳?shù)摹禦olling in the deep》和《Set fire to the rain》原唱是阿黛爾都不知道。
在澳洲,通用的演唱會訂票的票務(wù)網(wǎng)站有兩個,TICKETEKT和TICKETMASTER。悉尼的阿黛爾演唱會,兩個場次都只在TICKETEK網(wǎng)站上有售。然而,購票過程卻沒那么順利,我和小A都低估了阿黛爾在澳洲的超高人氣。
購票頁面在預(yù)售前半小時就開始崩潰,等到我們終于成功刷新頁面的那一刻,所有價位的票,已全部售空。
隨即,我們發(fā)現(xiàn),ebay上出現(xiàn)了高于原票價3倍的黃牛票。當然,僅僅身為 “路人粉”的我們是不會花高價,從黃牛手里購票的。
接著,我們又聽說官方會不定期放出支付失敗的座位。于是,小A秉持著“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每天堅持刷網(wǎng)頁。
終于,在2017年2月末的時候,功夫不負有心人,小A成功刷到了兩張最便宜價位的票,reserve D的那一檔。
那時,正值澳洲暑假,小A已經(jīng)回到悉尼,而我還在國內(nèi)。小A害怕票再次售空,沒有將時間浪費在詢問我的意見上,直接購票。于是,我們兩人喜提兩張200澳元的“山頂票”。
在國內(nèi),“山頂票”一般是座位后排的票,因為距離舞臺又高又遠,才被形象地比作在山頂看演唱會。而在澳洲,卻有些許不同。
因為是直達火車,車上整齊劃一都是去參加阿黛爾演唱會的歌迷。
兩場悉尼演唱會的時間,定在了2017年3月10日和11日,我們的票在11日,第二場。據(jù)第一場觀演的小伙伴描述,阿黛爾的演唱會直接導(dǎo)致悉尼交通癱瘓了。悉尼吸取了經(jīng)驗,為了避免交通癱瘓再次發(fā)生,在第二場演唱會當天,悉尼特別新增了通往演唱會地點奧林匹克公園的火車直達線路。
演唱會開始的時間是晚上8點,我和小A下午4點就相約從central火車站出發(fā)。因為是直達火車,車上整齊劃一都是去參加阿黛爾演唱會的歌迷。
下午6點左右,我們到達了奧林匹克公園。公園很熱鬧,除了大量在體育館外興奮等待的人群,還有很多澳洲特有的小車攤位,賣飲品、熱狗或薯條。我和小A原本的計劃是,排隊買一些餐車零食,充當晚飯。但無奈的是,隊伍長到大概演唱會進場時我們都還在排隊,所以只能選擇餓著肚子。
7點左右,開始檢票進場。購票網(wǎng)站會直接把電子門票發(fā)到預(yù)留的電子郵箱里面,因此我們沒有實體票,僅憑借電子票在入口的閘門處依次刷票,就可以進場。
有意思的是,我們進入閘門以后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沒有國內(nèi)演唱會場館常見的依層級而上的臺階,有的只是蜿蜒而上的路面,像盤山公路一樣,人群則是一層一層地依次被分流到各自所在的座位區(qū)域。
當時,正是日落時分,我順著人流像郊游爬山一樣,一直爬到了“山頂”。
雖然我和小A對于“山頂票”早有心理準備,畢竟是再次放票后才購入的,但沒想到,澳洲人的嚴謹,在座次安排上再一次得到了印證。
最后放出來的這幾張票,真的是嚴格按照付款順序排列的。我們的位置在“山頂”的最后一排,后面是體育館的外墻,十萬人在我們的腳下。
場館內(nèi)除了常規(guī)的看臺之外,還有大片的內(nèi)場區(qū)域;正中間是一個環(huán)形的舞臺,環(huán)的內(nèi)部就是更貴的內(nèi)場“站票”區(qū)域,被等分成四份,環(huán)形舞臺中間有一塊巨大的環(huán)形屏幕。
演唱會時間將近,阿黛爾在工作人員的簇擁下進場,進入了環(huán)形屏幕內(nèi)部。
現(xiàn)場燈光暗下來的時候,我們知道,演唱會開始了。
巨大的環(huán)形屏幕上,開始播放阿黛爾巡回演唱會的宣傳片。從“山頂”看下去,最大的感受就是:聊勝于無。與其說是看演唱會,不如說我和小A坐在“山頂”聽歌。
宣傳片播放完畢,響起的是一首歌曲的前奏,很夢幻。環(huán)形屏幕升起,阿黛爾站在最中心的圓形舞臺上唱“Hello,it's me”。是的,她來了。
對于《Hello》這首歌的理解,很多人說,這是阿黛爾唱給往事不可追的愛情的??上鄬τ谶@種解釋,在演唱會上,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我反而覺得,她揮手告別的是留在舊時光里的自己。那強有力的歌聲似乎在說,嗨,舊時光里的那個你,你看,過去的種種我已經(jīng)釋懷了。
阿黛爾把《Hello》作為每一場演唱會的開場曲,似乎別有深意—每一次,都是新的啟程,都是站在臺上此刻的她,與過去時光里的自己和解。
距離演唱會時間,已經(jīng)過去兩年,除了異常新鮮的kiss cam環(huán)節(ji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阿黛爾的現(xiàn)場魅力。
演唱會大部分觀眾都是澳洲本地人,雖然燈牌、熒光棒之類的應(yīng)援物品很少,可再沒什么比全場大合唱更具感染力的了?,F(xiàn)場每個人都在用從內(nèi)心深處傳來的共鳴聲,向阿黛爾證明:我們就是你的歌迷。
我左邊坐了一位40多歲的澳洲大叔,獨自一人。他從進場開始,就一直保持冷靜自持,冷眼旁觀一臉興奮拍照和錄像的我和小A。
但當現(xiàn)場響起《Set fire to the rain》這首歌的前奏,當全場燈光一瞬間變成火紅色,煙火從正中心的舞臺向天空噴射而出,他內(nèi)心的熱情似乎也被引燃了。這位中年大叔突然跟隨著人群激動地站起來,大聲跟唱直至副歌全部結(jié)束。
整場演唱會,我最喜歡的歌曲是《Make you feel my love》。大概因為這首經(jīng)典歌曲是阿黛爾演唱會的保留曲目,當燈光暗下來,全場都十分默契地用手機做成了白色的星海。
“I would go hungry. I would go black and blue. I would go crawling down the avenue.” 我坐在最靠近天空的“山頂”,伴隨著能夠穿透云層的歌聲,眼前是十萬顆閃耀的星星。那一刻,我無比希望,因為歌曲太過動人而滿到快要溢出來的愛意,可以化為實體,全部傾訴給某人聽。
《Someone like you》響起的時候,鏡頭給了阿黛爾的臉部特寫,而作為一個“山頂洞人”,我終于在演唱會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清晰看到了她充滿善意、輕輕微笑著的表情。她唱著“Never mind I w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揮手告別。然后,阿黛爾就沒有再拿起話筒,取而代之的是全場的大合唱,“I 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
沒有安可(encore)環(huán)節(jié),沒有結(jié)束感言,《Someone like you》就是最后一首晚安曲。阿黛爾只是微笑著,哼唱著,邊緩慢離場,邊長久凝視臺下的觀眾,終究要告別。
以“Hello, it's me”為開頭,“the best for you too”為結(jié)尾,演唱會在高潮中結(jié)束。
阿黛爾退場后,我和小A隨著人群慢慢走下“山頂”。我再次直觀地感受到了十萬人聚在一起的聲勢浩大。從場館到火車站,短短2000米距離,我們花費了近一個小時。
回去的火車上,小A一臉甜蜜地與男友視頻聊天,急于分享演唱會的趣事。那時,他們剛在一起兩個月,小A滿心滿眼都是熱戀期獨有的甜蜜。當年我預(yù)言,這場剛開始就要面臨異國而處的戀愛,最多半年就要無疾而終。然而,兩個人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地牽手走向了婚姻,明年的2月份就要舉行婚禮。
與其說是看演唱會,不如說我和小A坐在“山頂”聽歌。
為了避免交通癱瘓再次發(fā)生,悉尼特別新增了通往演唱會地點奧林匹克公園的火車直達線路
我和小A住的區(qū)域不同。凌晨一點多,我獨自從central火車站走出來,3月份的悉尼還處在夏季。
雖然已是深夜,broadway上卻還有行人。我經(jīng)過長草的central park樓,對面UTS(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悉尼科技大學(xué))的教學(xué)樓亮著燈,時光在這個寂寞的城市靜靜流淌,如往常每個平凡的日子一樣。
時光的奇妙就在于,你不知道它最終會流向哪里。當年定格的那個瞬間,也只有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才會被證明究竟有沒有意義。
我曾無數(shù)次嘲笑兩年前那個連看演唱會都要和男朋友視頻聊天的小A,但我們都知道,這場演唱會,無疑是小A的D-Day(重大事情預(yù)定發(fā)生日),也是我的。我和小A共同見證的這個特別D-Day,讓我在悉尼這個城市中度過的3年時光,定點留存。即使幾年以后,再次回想關(guān)于那份最初的熱烈,也同樣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