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唐詩“荷之清雅”審美探微

2019-06-06 04:19:33姜知含
青年文學家 2019年12期
關(guān)鍵詞:唐詩荷花意象

摘? 要:“荷花”意象作為一種經(jīng)常在詩歌中出現(xiàn)的意象,它的清雅審美意蘊卻是在唐代才被發(fā)掘出來。隨著對荷花的深入觀照,唐人發(fā)現(xiàn)荷花不僅會有艷如越女之腮的媚態(tài),也會有塵外之姿的清雅。由于唐代文學的不斷自覺以及唐人對自然的積極關(guān)注,荷花“雅”的特征被不斷挖掘強化。本文擬從唐詩入手,從多角度探尋“荷花”意象的清雅意蘊。

關(guān)鍵詞:荷花;唐詩;意象;清雅美

作者簡介:姜知含,蘇州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方向碩士在讀。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2-0-02

以花入詩是中國文學由來已久的傳統(tǒng),從先秦至明清,吟詠花木的作品數(shù)不勝數(shù),文人們品花贊花之時,也常常賦予花卉道德意味與人格色彩,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花卉文化。古人云:“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野,蓮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艷,牡丹令人豪,焦與竹令人韻,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盵1]春秋戰(zhàn)國時屈原即有“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2]之語,以芰荷與芙蓉修飾自己以示品德之高逸塵俗,后則有宋人周敦頤《愛蓮說》贊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盵3]海外學者杰克·特里錫德甚至認為“沒有任何一種花比埃及、印度、中國和日本傳統(tǒng)中的蓮花具有更古老、更豐富的象征含義?!盵4]古人對于荷花的欣賞由自然美而至道德品質(zhì)之美經(jīng)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唐代形成了比較完整豐富的審美內(nèi)涵。荷花的審美內(nèi)蘊豐富,本文著重探討的“清雅之美”是由唐人發(fā)展豐富了自《詩經(jīng)》《楚辭》以來形成的女性意味原型與文人意味原型后,渾融而成的新的美學形態(tài)。

一、清水出芙蓉

“出水芙蓉”最早出現(xiàn)于魏晉南北朝時期,指荷之嬌媚可人。如曹植的《洛神賦》:“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5],蕭統(tǒng)的“蓮花泛水,艷如越女之腮”[6]等。紅蕖濯水,花與葉經(jīng)過一番清洗,顏色更加艷麗,猶如明艷的妙齡女子一般,令人移不開目光。唐代最早明言“清水出芙蓉”的是李白,他在詩歌《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中寫道:

覽君荊山作,江鮑堪動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7]

這是李白晚年評價江夏太守韋良宰詩作風格之詩,“清水出芙蓉”以令人耳目一新之語鮮明地再現(xiàn)了荷花出水時的具體情態(tài)。李白以“清水出芙蓉”來比喻清真自然的美學追求,去除了荷花的艷麗之美,賦予了荷花以清雅之美的全新審美內(nèi)涵。至此,意含清新自然的“出水芙蓉”成為荷花審美認識發(fā)展史上的突破,在以后的文人作品中頻頻出現(xiàn),如韋渠牟的《贈竇五判官》:“終須撰取新詩品,更比芙蓉出水花”,又如司空曙《長林令衛(wèi)象餳絲結(jié)歌》中的“始狀芙蓉新出水”等,詩人開始有意識地使用“芙蓉出水”來表現(xiàn)荷的清新可愛。

二、紅蓮韻絕白蓮清

最先傾情白蓮之美的是白居易,白居易被貶江州時于東林寺中初見白蓮,他在《潯陽三題·東林寺白蓮》中詳細記錄了初見白蓮時的心境:“乃知紅蓮花,虛得清凈名”,白居易大受震撼,將種子寄往洛陽,栽種在了府邸池塘。

白居易在多篇詩歌中不厭其煩地描寫白蓮,并賦予白蓮閑淡清雅的審美個性,使白蓮成為重要的文學意象。如《種白蓮》、《六年秋重題白蓮》、《感白蓮花》、《憶洛中所居》等等。此后,越來越多的詩人在詩歌中頻繁使用白蓮意象,如元稹詩歌云:“曉入白蓮宮,琉璃花界凈”,贊嘆白蓮的清澈純凈,趙嘏的《贈天卿寺神亮上人》詩歌“笑指白蓮心自得,世間煩惱是浮云”,更是賦予白蓮以清虛無塵的宗教之美。

繼白居易之后,皮日休與陸龜蒙則進一步豐富了白蓮意象的審美內(nèi)涵。在皮陸二人唱和的《松陵集》中,皮日休有10首詩歌寫到了白蓮,其中專題詠白蓮之作就有3首:《白蓮》、《詠白蓮》、《赤門堰白蓮花》。這三首作品或取物比況,或者以美人為喻,將白蓮花的美與張靜婉、京兆夫人、西施相比,將白蓮之潔、之雅、之瀟疏品性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其他又如“白鳥白蓮為夢寐,清風清月是家鄉(xiāng)”、“涼后每謀清月社,晚來專赴白蓮期”,處處流露出清新雋永的意味,從而具有超然物外的格調(diào)。白鳥、白蓮、清月這類清新雅致的意象相組合,為白蓮意象增添了淡雅疏靜之感。相比較于白居易、元稹和劉禹錫的作品,皮日休詩作中的白蓮意象的審美意義大大加深。

陸龜蒙的《白蓮》對于白蓮人格意象的生成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素蘤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臺。

無情有恨何人見,月白風清欲墮時。

詩歌為我們描繪了本應(yīng)端居瑤臺,卻滯留人間,遭到群芳妒忌,只能在月白風清之時無聲凋落的白蓮形象。著一“墮”字,加之人格化的比擬,將白蓮遭群芳妒忌的心境描繪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寄寓了作者不同流俗的心境。此詩擺脫行跡,寄寓空靈,后世評價頗高。蘇軾在其《東坡題跋》中贊道:“詩人有寫物之工:‘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他木則不足以當此。林逋《梅花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絕非桃李詩。皮日休《白蓮花》詩:‘無情有恨何人見,月白風清欲墮時。絕非紅蓮詩。此乃寫物之工?!盵8]此處為蘇軾筆誤。蘇軾所贊之詩均既得其形,又得其神,形神合一,遂為絕唱。

陸龜蒙的《白蓮花》還引起過后世文人之間的論爭。胡仔于《苕溪漁隱叢話》云:“如皮日休詠白蓮詩云:‘無情有恨何人見,月白風清欲墮時。若移作詠白牡丹詩,有何不可,彌更親切耳?!盵9]認為這二句亦可用來描寫白牡丹,對此王王士禎在《漁洋詩話》里給予了猛烈地批判:“余謂陸魯望‘無情有恨何人見,月白風清欲墮時二語,恰是詠白蓮,移用不得,而俗人議之,以為詠白牡丹、白芍藥亦可。此真盲人道黑白。在廣陵祠有題露筋祠絕句(《再過露筋祠》:‘翠羽明珰尚儼然,湖云祠樹碧如煙。行人系纜月處墮,門外野風開白蓮。)正擬此意。一后輩好雌黃,亦駁之云:‘安知此女非嫫母,而輒云翠羽明珰耶?余聞之,一笑而已?!盵10]王世禎可謂陸龜蒙知音,白蓮的清高雅潔、不入流俗,豈是白牡丹可比?

陸詩中的白蓮,既是自然界的生物,又具女性意味,同時又暗寓強烈的文人情感,多種意味相結(jié)合,使此詩韻味深長,令人咀嚼不盡!至此,白蓮的人格象征意味開始形成,白蓮的本真自然、純潔高貴、塵外之姿、孤芳自賞遂成為白蓮審美內(nèi)涵的應(yīng)有之義。

詩僧齊己進一步鞏固了白蓮意象的審美內(nèi)涵。其詩:“清吟何處題紅葉,舊社空懷墮白蓮”,其詩:“留在東林伴白蓮”,因愛白蓮之深濃,連詩集也命名為《白蓮集》于白蓮之中寄寓了自己的人格追求。孫光憲在《白蓮集序》中清晰地闡釋了齊己的心懷:“師趣尚孤潔,詞韻清潤。平淡而意遠,冷峭而(已佚)……蓋以久棲東林,不忘勝事?!盵11]“尚孤潔”“韻清潤”“平淡意遠”“冷峭”雖是形容齊己,卻也是白蓮審美品格的提煉。

齊己經(jīng)常將白蓮與“心”組合,如:“靜斂霜眉對白蓮……修心若似伊耶舍”、“白蓮難問久修心”、“但恐蓮花七朵一時折,朵朵似君心地白”。作者或是將白蓮比喻為“心地”“心田”的清凈、高潔,或是與修心相聯(lián)系,且運用地十分自然貼切。這樣,在贊美白蓮具有塵外之姿的同時,又使得白蓮擁有了道德追求的意味。

自始,文人開始習慣于以蓮自喻,修身養(yǎng)性,以求達到如白蓮般的凈潔境界。而因齊己的詩僧身份,白蓮又具有一層宗教的圣潔意味,白蓮的人格象征內(nèi)涵也由此正式生成。

三、蓮花法藏心懸悟

蓮花作為佛教圣物,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各種佛經(jīng)之中,隨著佛教在唐代的發(fā)展,蓮花作為觀念形態(tài)的載體從佛教移入中國文化,正式進入文學作品。與“荷花”不同的是,“蓮花”這一詩語雖然可以指代實體蓮花,但是在很多情況下也可以意指宗教意味的蓮花。這些荷花意象存在的方式多種多樣,總體而言有以下幾個特點:

1.虛體蓮花意象。

所謂虛體蓮花,就是指非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蓮花。崔豹在《古今注》中記載:“花之最秀異者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華,色有紅、白、青、黃,紅、白二色著多,花大者至百葉?!盵12]其實,青蓮少見,應(yīng)用于詩歌之中傳達的是一種宗教意蘊,如李白的“心如世上青蓮色”,將青蓮之色喻內(nèi)心純凈;又如劉禹錫“青蓮譯梵書”,直接將青蓮與經(jīng)書相聯(lián)系。

“青蓮”的用法里最著名的莫過于“青蓮居士”這一別號,?!扒嗌彙笔欠鸬烙谜Z,“居士”則是對在家修行之人的稱呼,“青蓮居士”的說法體現(xiàn)了佛道思想對于李白的深刻影響。除李白外,其他詩人也都熱衷使用此意象,如王昌齡就有“河上老人坐古搓,合丹只用青蓮花”之句,勾勒出一位仙風道骨的老人形象,朱慶馀詩歌中有“秋來若向金天會,便是青蓮葉上人”,形象地描繪出凡人求仙的心理。

除了“青蓮”的用法外,“金蓮”有時也蘊含宗教意義,例如《滄洲語》中就云:“不戴金蓮花,不得到仙家”。這些虛體的荷花意象多是為了表達超凡脫俗的心理訴求,對仙道生活的向往,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不滿,荷花意象的宗教意蘊逐漸豐滿。

2.“把芙蓉”意象。

“把芙蓉”這一詩語最早出現(xiàn)于北朝《步虛詞》,其詩云:“寶蓋羅太上,真人把芙蓉”[13],這一詩語的最初出現(xiàn)就帶有濃濃的宗教意味,發(fā)展至唐代,“把芙蓉”更是成為一個充滿道家情懷的詞匯。李白的《古風》詩云:“西岳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描繪出了仙風道骨、超凡脫俗的仙人形象。他的《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又云:“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這里“仙人”和“把芙蓉”組合,芙蓉成了仙道之人的標識。司空圖在《送道者二首》寫道:“峰頂他時教我認,相招須把碧芙蓉”,也是將超凡脫俗的形象與芙蓉相配,而且這里用“碧”字形容芙蓉,更加充滿清雅之趣?!鞍衍饺亍边@個動作,在表達了向往成仙得道的同時,也流露出了從容閑適的心態(tài),這是唐代文化自信的不覺流露。唐人拓展了荷之宗教韻味的同時,將“把芙蓉”從佛陀菩薩之手移入凡人之手。

宗教多講究修心,佛陀神仙形象往往都是塵外之姿,呈現(xiàn)出“清”的感覺。各種虛體的荷花意象,充滿法理的“把芙蓉”的詩語,以及虛無縹緲的蓮花仙山,都具有濃濃的宗教意味,使荷意象顯得分外清雅脫俗。

結(jié)語:

唐前的荷意象詩歌多注重艷麗之美,且意象內(nèi)涵流于表面。唐代的荷意象超越魏晉南北朝的貼合自然,與《楚辭》中的文化意味相呼應(yīng)。唐人創(chuàng)造性地形成了荷之“清雅美”,這是以強大的國力為背景下的,審美文化高度發(fā)展形成的產(chǎn)物,是唐人自信的表現(xiàn)。自唐代始,荷意象越來越代表文人士大夫的高雅情懷。

注釋:

[1]張潮:《幽夢影》,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137頁。

[2]蔣天樞校釋:《楚辭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頁。

[3]周敦頤:《周敦頤集》,湖南:岳麓書社,2002年版,第60頁。

[4]杰克·特里錫德:《象征之旅》,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頁。

[5]曹植:《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109頁。

[6]嚴可均(輯):《全梁文》,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9年版,第621頁。

[7]《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本文所引唐代詩句大多出自本版全唐詩,有部分例外者,則另外注出。

[8]蘇軾:《蘇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143頁。

[9]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228頁。

[10]王士禎:《漁洋精華錄集注》,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版,第338頁。

[11]王秀林:《齊己詩集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8頁。

[12]崔豹:《古今注》,北京:線裝書局,2015年版,第143頁。

[13]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2439頁。

猜你喜歡
唐詩荷花意象
撫遠意象等
青年文學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唐詩寫柳之妙
中華詩詞(2020年5期)2020-12-14 07:44:50
春夜講唐詩記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0
唐詩里的日與月之爭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32
唐詩賞讀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
夏天的荷花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霍州市| 鹤庆县| 会昌县| 剑川县| 彭泽县| 台南县| 潼南县| 交城县| 兴文县| 永吉县| 华蓥市| 福清市| 石门县| 株洲县| 古蔺县| 堆龙德庆县| 通化县| 临武县| 灵宝市| 安阳市| 濮阳市| 邹平县| 岱山县| 读书| 聂荣县| 冷水江市| 建瓯市| 长白| 霞浦县| 雷波县| 瑞安市| 祥云县| 静海县| 平原县| 太白县| 溧水县| 罗江县| 贺兰县| 蒲城县| 兴业县| 台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