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峰
[摘 要]俗曲在明代晚期文學革新思潮中得到了空前發(fā)展,在明代文獻、民歌選集、曲譜選集、明代筆記小說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作為有別于正統(tǒng)文學、正統(tǒng)音樂的俗文學、俗音樂的代表,它的出現必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對明代不同時期戲曲選集中的俗曲進行梳理,可以為論證俗曲這一俗文學、俗音樂在明代的發(fā)展傳播提供又一佐證。
[關鍵詞]俗曲;俗文學;戲曲選集
[中圖分類號]J60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9)06-0015-03
俗曲在晚明文學革新思潮的背景下得到了空前發(fā)展,明代正宗文壇的代表人物李東陽、袁宏道等人也都參與到民歌俗曲的創(chuàng)作、搜集、征集當中。俗曲作為俗文學的代表與雅文學并存,陳書錄在周玉波的《明代民歌研究》的序中寫道:“因為有了正宗文壇上詩文流派領軍人物的參與,民歌才得以匯入晚明文學解放思想的洪流之中,較為圓滿地完成了挑戰(zhàn)傳統(tǒng)、為明代文學提供新鮮血液的歷史重任?!盵1]明代俗曲主要留存在明代文獻、民歌選集、戲曲選集、曲譜選集、散曲集、民間寶卷、明代筆記中,明代文獻中如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卷二十五中記載,“元人小令行于燕趙,后浸淫日盛。自宣、正至成、弘后,中原又行《鎖南枝》《傍妝臺》《山坡羊》之屬,李崆峒先生初從慶陽徙居汴梁,聞之,以為可繼國風之后”[2]。王驥德在《曲律·論曲源第一》中云:“至北之濫流而為《粉紅蓮》《銀紐絲》《打棗桿》,南之濫流而為吳之《山歌》、越之《采茶》諸小曲,不啻鄭聲,然各有其致?!盵3]陳宏緒在《寒夜錄》中載:“明代文人卓珂月說:我明詩讓唐,詞讓宋,曲讓元,庶幾《吳歌》《掛枝兒》《羅江怨》《打棗桿》《銀絞絲》之類,為我明之一絕耳。”[4]明代民歌選集如成化間金臺魯氏所刊俗曲四種,《新編四季五更駐云飛》收錄《駐云飛》調的民間俗曲77首;《新編題西廂記詠十二月賽駐云飛》收錄《駐云飛》調的民間俗曲72首;《新編太平時賽賽駐云飛》共收錄《駐云飛》38首;《新編寡婦烈女詩曲》收錄俗曲《鷓鴣天》22首。
在馮夢龍編的《掛枝兒》《山歌》《夾竹桃》等民歌選集中,也收錄了明代眾多民間俗曲,《掛枝兒》收錄民間俗曲435首。《山歌》共收錄《山歌》332首、《桐城歌》24首?!秺A竹桃》共收錄用《夾竹桃》的曲調演唱的俗曲120余首。在明代民間寶卷中也出現了大量的民間俗曲,如《藥師本愿功德寶卷》中存有俗曲曲牌7種,《皇極金丹九蓮還鄉(xiāng)寶卷》存有俗曲曲牌20種,《銷釋印空實際寶卷》存有俗曲曲牌23種等。明代筆記中如李開先的《詞謔》、顧啟元的《客座贅語》也都有俗曲的留存,除此之外,在明代戲曲選集中也出現了大量俗曲。下面,分別把明代嘉靖、萬歷、崇禎至明代末年的戲曲選集中的俗曲進行如下梳理。
一、嘉靖年間戲曲選集中的俗曲
嘉靖年間的戲曲選集如《風月錦囊》《舊編南九宮譜》《盛世新聲》《詞林摘艷》《雍熙樂府》等集中收錄了大量的俗曲曲牌,為我們研究明代俗曲提供了史料來源?!讹L月錦囊》由明徐文昭編纂,明嘉靖刊本,正編20卷,續(xù)編20卷,續(xù)補1卷,全稱《新刊耀目冠場擢奇風月錦囊正雜兩科全集》,全書分為兩欄,上欄收錄散曲、小曲,下欄收錄雜劇、傳奇選粹。收錄時興雜科法曲136首、情歌小曲180余首,如《山坡羊》13首、《楚江情》13首等;收錄散曲8套如《小桃紅套》《山坡羊套》;情歌小曲如《黃鶯兒》8首,風、花、雪、月、春、夏、秋、冬8首?!杜f編南九宮譜》明蔣孝編,又稱《南九宮十三調詞譜》,明嘉靖刻本,共6卷,前面是“十三調南曲音節(jié)譜”,每個調一般包括引子、別本附入、過曲、尾聲,選錄《探春令》《甘州歌》《鷓鴣天》《醉羅袍》《耍孩兒》《山坡羊》等500余首俗曲曲牌。
《盛世新聲》,明戴賢選輯,明嘉靖刊本,散曲、戲曲選集,共12集,收錄有元明散曲、套數、戲曲、小令、時調小曲等?!对~林摘艷》,明嘉靖刊本,張祿選輯,根據《盛世新聲》增訂而成,共10集,收有《鎖南枝》《山坡羊》等時調小曲。《雍熙樂府》,明嘉靖刻本,郭勛選集,散曲、戲曲選集,共20卷,收錄南北散曲、南戲、雜劇、小曲等,有《刮地風》《小桃紅》《寄生草》等小曲。
二、萬歷年間戲曲選集中的俗曲
萬歷年間出現的戲曲選集如《玉谷新簧》《南宮詞紀》《摘錦奇音》《詞林一枝》《八能奏錦》《大明春》《徽池雅調》《堯天樂》《吳愉萃雅》《群音類選》等,這些戲曲選集中出現的俗曲如《羅江怨》《鬧五更》《清江引》等。《玉谷新簧》明吉州景居士編,明萬歷三十八年刻本,全稱《鼎刻時興滾調歌令玉谷新簧》,原名《玉振金聲》,共5卷,每卷分上中下欄。收錄時調小曲《新增燈謎時興妙曲》,《時興各處譏妓耍孩兒歌》7首。此外還有《朝元歌》《桂枝香》《美女思情》《浪里紅》《駐云飛》《紅衲襖》《二犯族御林》《園林好》《宜春令》《東坡引》等俗曲曲牌?!赌蠈m詞紀》,明陳所聞編,全稱《新鐫古今大雅南宮詞紀》,明萬歷三十三年刻本,共六卷,散曲選集,選輯有汴省時曲《鎖南枝》《駐馬聽》等?!墩\奇音》明龔正我編,明萬歷刻本,全稱《新刊徽板合像滾調樂府官腔摘錦奇音》,共六卷。分為上下兩欄,上欄是民間歌曲、酒令等,下欄選錄元明傳奇。收錄曲牌有《匯選時興羅江怨妙歌》《時尚浙腔羅江怨歌》《閃殺人》《劈破玉歌》《鬧五更》《時尚古人劈破玉歌》19首,《時尚急催玉》1首?!对~林一枝》明黃文華選輯,明萬歷刻本,全稱《新刻京板青陽時調詞林一枝》,共四卷,摘錄明代傳奇、散曲、小曲。分三欄,上下兩欄是元明傳奇,中欄是民間歌曲,共55首。卷一中層是“時尚楚歌”《羅江怨》《清江引》等,卷二中層“時新耍曲”《小桃紅》《憶別情郎》等五首小曲,卷三中層是“續(xù)羅江怨”“哭皇天歌”《鬧五更》《香袋》兩首。
《八能奏錦》明黃文華編,明萬歷刻本,全稱《鼎鐫昆池新調樂府八能奏錦》,共六卷。卷一中層是小曲“新增羅江怨”《羅江怨歌》,卷二中層是小曲“羅江怨”《時尚劈破玉歌》,卷三中層是小曲“羅江怨”,卷四中層是小曲“新增哭皇天歌”,卷五中層是“新調時尚劈破玉歌”“四季”等十二首小曲,卷六中層是“新增急催玉歌”《新增急催玉歌》等?!洞竺鞔骸访鞒倘f里編,明萬歷刻本,全稱《鼎鍥徽池雅調南北官腔樂府點板曲響大明春》,共六卷。分三欄,上下兩欄選錄元明傳奇,中欄是小曲。卷二中層“匯選離別寄贈妙詩”38首,卷三中層是“匯選離別歌詞雜曲”《別妓長恨相思》《劈破玉歌》《孝悌》《忠信》等八首,卷四中層是“匯選各本雜曲又掛枝兒”《古今人物掛枝兒歌》18首,附問答掛枝兒,卷五中層“疊錦蘇州歌”《蘇州歌疊疊錦》《鬧五更》?!痘粘匮耪{》明熊念寰編,明萬歷刻本,全稱《新鋟天下時尚南北徽池雅調》,原書共兩卷。此書分為三欄,上下兩欄是元明傳奇,中欄選錄明代小曲。卷一中層《精選劈破玉歌》,卷二中層《劈破玉歌》和《續(xù)選劈破玉歌》?!秷蛱鞓贰访饕髥⑹ゾ?,明萬歷刻本,全稱《新鋟天下時尚南北新調堯天樂》,共兩卷。卷一中層是“時尚笑談”,卷二中層是“時尚酒令”?!秴怯漭脱拧访髦苤畼溯嫞菰轮魅司?,明萬歷刻本,共四卷,前兩卷選錄元明散曲套數,后兩卷摘錄元明傳奇散曲,卷首附魏良輔《曲律》18條。元卷,收錄23個元明散曲套數,如《步步嬌》《畫眉序》等,亨卷收錄41個元明散曲套數,如《山坡里羊》《山坡羊》《鎖南枝》《駐云飛》等,利卷收錄元明傳奇散曲48個,如《念奴嬌序》《小桃紅》,真卷收錄傳奇散曲46個,如《山坡羊》《山坡里羊》《駐云飛》《醉扶歸》《羅江怨》等。
《群音類選》明胡文煥編,明萬歷刻本,原書64卷,存39卷,選錄元明雜劇、傳奇散曲及散曲小令。分為官腔類、諸腔類、北腔類、清腔類,官腔和諸腔類收錄了157種戲曲散曲,北腔類收錄了雜劇和北曲散套,清腔類收錄了清唱曲,如《新水令》《夜行船》,卷六收錄小令34首,清腔類卷一,仙呂宮15套、正宮10套、中呂宮12套;如卷二,南呂宮30套,卷三收錄套曲17套;如《山桃紅》,卷四收錄套曲31套;如《黃鶯兒》《山坡羊》,卷五收錄26套;如《醉扶歸》,卷六收錄24套;如《北新水令》,卷七收錄小令132首;如《月兒高》《駐云飛》《楚江情》,卷八130首;如《黃鶯兒》《山坡羊》《清江引》,北腔類,卷二套曲29套、小令30首如《四塊玉》?!稑犯弦簟访鞫春嵕邮烤帲魅f歷刻本,全名《新刻點板樂府南音》,共分日月兩集,日集選錄雜劇、傳奇散曲,月集選錄散曲套數。日集28個散曲,月集收錄14位作家的作品,共26個套曲。
三、天啟年間至明末戲曲選集中的俗曲
自天啟年間起出現的戲曲選集如《彩筆情辭》《太霞新奏》《怡春錦》《詞林逸響》《時調青昆》《珊珊集》《增訂南九宮曲譜》《南音三籟》等。這些戲曲選集中的俗曲如《駐云飛》《黃鶯兒》《新水令》等。《彩筆情辭》明張栩編,明天啟刊本,元明散曲集,分為贈美類、間阻類、離別類、感懷卷、相思類、寄酬類等共十二卷。卷一,贈美類,南散套9套、北散套15套;卷二,贈美類,北散套14套,南北三套1套,南小令18套,如《駐云飛》《黃鶯兒》,北小令20首,南北小令3首;卷三,合歡類,南散套10套。《太霞新奏》明香月居樂曲散人編,明崇禎刻本,十四卷,元明散曲選集。卷一,仙呂宮9套;卷二,羽調2套;卷三,正宮8套;卷四,大石調2套;卷五,中呂宮9套;卷六卷七,南呂宮15套;卷八,黃鐘宮5套;卷九,越調3套;卷十卷十一,商調13套;卷十二,雙調9套;卷十三,雜宮調曲9套;卷十四小令48首,如中呂小令。《怡春錦》明沖和居士編,明崇禎間刻本,全稱《新刻出像點板怡春錦》,共六卷,分為幽期寫照禮集、南音獨步樂集、名流清劇射集、弦索元音御集、新詞清賞書集、弋陽雅調數集,其中,新詞清賞書集收錄了25個散曲?!对~林逸響》明許宇編,明天啟三年刻本,共四卷,風、花、雪、月,風卷有《小桃紅》等21個散曲,花卷36個散曲?!稌r調青昆》明黃儒卿選。明末刻本,全稱《新選南北樂府時調青昆》,共兩卷。卷一中層是“兩京十三省土產歌”和“南北兩京天下十三省文武官員銜門歌”,卷二中層是“精選巧好時尚江湖笑話”,是“江湖笑話”。
《珊珊集》明周之標輯,明末刻本,全稱《新刻分類出像點板增訂樂府珊珊集》,共四卷。文集收錄了10位劇作家如沈青門、唐伯虎等的作品,他們的25個傳奇散曲如《新水令》《香羅帶》等,卷二行集收錄了14位劇作家如梁伯龍、祝枝山等的作品,24個傳奇散曲如《新水令》《八不就》等,卷三是忠集收錄19個劇目、37個散曲套數,卷四是信集收錄了22個劇目、36個散曲套數?!对鲇喣暇艑m曲譜》明沈璟編,明末刻本,又稱《新訂九宮詞譜》21卷,附錄1卷,此書是增補重定《舊編南九宮譜》而成。卷一,仙呂引子16首《卜算子》等、仙呂過曲66首《月上五更》等,卷四,正宮引子10首、正宮過曲50首,如《滿江紅》《小桃紅》等,卷八,中呂引子12首、中呂過曲50首,卷十二,南呂引子25首,南呂過曲84首,卷十五,越調引子7首、越調過曲45首,卷十七,商調引子9首、商調過曲49首,卷二十,雙調引子21首,如《新水令》等、雙調過曲11首。
《南音三籟》明凌濛初輯,明末刊本,分散曲、戲曲兩部,每部兩卷。散曲上卷,仙呂宮5套,羽調7套,中呂宮4套,南呂宮8套,黃鐘宮3套;散曲下卷,越調2套,商調8套,仙呂入雙調3套,不知宮調1套,雜犯宮調8套,附錄小令16首,如《羅江怨》;戲曲上卷,仙呂宮八聲甘州套等10套,正宮白練序套等8套、大石調2套、中呂宮8套、南呂宮14套、黃鐘宮5套;戲曲下卷,越調3套、商調9套、雙調3套、仙呂入雙調13套,不知宮調2套、雜犯宮調5套,附錄小令11首,如仙呂《月上五更》又名《五更轉》,南呂《楚江情》即《羅江怨》?!侗痹~廣正譜》明李玉編,李玉生活在明末清初,本書收錄了元人及明初400多個曲牌,根據徐于室、鈕少雅的《北詞譜》增訂而成。包括黃鐘宮類題34首,正宮類題38首,仙呂宮類題50首,《混江龍》《寄生草》南呂宮類題28首,《罵玉郎》中呂宮類題43首,道宮類題4首,大石調類題33首,《念奴嬌》小石調類題5首,般涉調類題9首,《耍孩兒》商角調類題6首,高平調類題5首,揭指調類題、宮調類題均缺,商調類題33首,越調類題37首,雙調類題112首,《新水令》《駐馬聽》《清江引》,附南戲北詞正謬10首《混江龍》《新水令》《駐馬聽》等。
結?語
明代晚期文學革新思潮使正統(tǒng)的雅文學受到了俗文學的挑戰(zhàn),俗曲從一開始作為正統(tǒng)雅文學的寄生品到成為俗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時代的發(fā)展促成了文學、音樂的轉型。在這重要的歷史節(jié)點上,明代戲曲選集對俗曲的保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明代戲劇選集中的俗曲為我們今天研究明代文學、音樂的轉型提供了珍貴資料。
注釋:
[1]周玉波.明代民歌研究[M].江蘇:鳳凰出版社,2005(08):03.
[2]沈德符.萬歷野獲編[M].北京:中華書局,1959:647.
[3]王驥德著,葉長海注釋.曲律注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09):03.
[4]陳宏緒.寒夜錄[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9:02.
(責任編輯:張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