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述思
本來,這是一雙充滿渴望的明眸,屬于一個身患絕癥的母親。整整八年,這雙明眸始終在安靜地等待一個奇跡——見到自己失散八年的兒子。
這個貧困母親來自湖南邵陽,她叫黃貴娥。
她原本擁有一個日子貧寒但不乏溫情的三口之家。像所有“貧二代”一樣,她兩歲的兒子亮亮是未來改變命運的唯一希望。一場遽然降臨的災(zāi)難改變了一切。
八年前,二十二歲的黃貴娥被確診為腎癌晚期。當時醫(yī)生給出的預(yù)測是她的生命不會超過三個月。對于在溫飽線掙扎、社保缺失的普通農(nóng)民家庭來說,僅從經(jīng)濟負擔考量,就是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重。
于是,有一天,黃貴娥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丈夫王明帶著兩歲的兒子亮亮離開了她。整個房間只留下一雙兒子曾經(jīng)穿過的小鞋。
尋找兒子成了黃貴娥余生最大的心愿。
她和家人找遍了他們能想到的任何地方,但得到的是一次次失望和傷痛。生命賜予她的時間也進入最后讀秒。
2010年7月21日,黃貴娥住進湖南省長沙市湖湘中醫(yī)腫瘤醫(yī)院。她的充滿腹水的肚子比妊娠十個月的孕婦還要大,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性。醫(yī)生說:她只有不到十天的生命了。死不瞑目的黃貴娥,命運再次出現(xiàn)了轉(zhuǎn)折。
媒體開始關(guān)注這個驚天地泣鬼神的尋親傳奇。記者決定幫她做最后的努力。
當?shù)毓簿值拿窬瘋冑M盡心力,終于找到了亮亮的新住址。獲悉消息,黃貴娥特別高興。她精心地裝扮自己,希望亮亮看到的是一個精神、美麗的媽媽。
一行人做通了丈夫父親王代云的工作。
但他提出了一個苛刻的要求:說讓黃貴娥見孩子一面可以,但必須要簽個協(xié)議,用一次性買斷的方式,適當?shù)亟o黃家一些經(jīng)濟補償,此后與黃家人兩不相欠。見子心切的黃貴娥悉數(shù)同意。
然而,正當記者和黃家人準備帶亮亮回長沙見面時,變故發(fā)生了。王家人再次重復(fù)了八年前的舉動,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通過門口的大洞可以看見:原本停在屋里的兩輛摩托車沒有了。院子里除了一堆垃圾之外,空空蕩蕩。
整整五天的時間,從湖南到廣東,所有人想幫助臨終母親實現(xiàn)愿望的努力,以失敗告終。
2010年8月1日,三十歲的黃貴娥帶著深深的遺憾走了。最后她將自己的眼角膜成功地捐獻給了需要的人。她的遺愿是希望留在人間的眼角膜,幫助她完成自己的心愿——能看到兒子長大成人的那天。
顧城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假如她沒有身患絕癥,假如她生在富貴豪門,假如她能夠享受到和官員一樣完善的醫(yī)?!坪豕适聭?yīng)該重寫。不幸的是,這個世界沒有假如。
沒有完善制度支撐的親情是經(jīng)不起風吹雨打的。愿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
【原載《中國青年》】
插圖 / 無處就醫(yī)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