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再論時殿元在呂劇創(chuàng)始中的作用

2019-06-11 03:03趙慧孔翔宇
速讀·中旬 2019年6期
關鍵詞:呂劇化裝揚琴

趙慧 孔翔宇

關于呂劇創(chuàng)始人,歷來有博興孫中新與廣饒時殿元兩種說法,其實這也是東營與濱州兩地,在歷史名人之爭上的又一個縮影。由于呂劇作為民間藝術,其早期事跡多不可考,故而爭議之處甚多,其創(chuàng)始人之事即是最重要一例之一。

前后……閆坊、純化、龍居的人們靠藝術謀生。在學習當地民間小調,和山東琴書(北路)的基礎上,從1880年到1890年,張寶光、張翔、王道平、張桂蘭、劉鑾峰三位有影響的藝術家以鋼琴書的曲調演唱小節(jié)目,并逐步修改情節(jié)和歌詞,使之接近戲劇化。先是演《后娘打孩子》《三打四勸》《罵雞》等表現(xiàn)日常生活的小段子;后來發(fā)展到《賣油郎獨占花魁》《小西關》《三賢》《站花墻》等表現(xiàn)歷史敘事的大段子,常用的曲牌也由單一的《鳳陽歌》擴展到近10個;一個節(jié)目的演唱由原來的二三人增至五六人;演唱形式由原來的演唱人員兼操樂器,以第三人稱表敘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為專業(yè)人員分角色以第一人稱演唱故事情節(jié),刻畫人物性格特征,進而發(fā)展到樂手專操樂器退后臺,演唱人員化裝登前臺。當時,這種唱法,被藝術家稱為上裝揚琴。開場鑼鼓樂是用墜琴和揚琴演奏的,這種藝術便又被稱為拉梳裝。1890年后,孫中新等藝人演唱的曲目又增加了《李懷玉借妻》《看瓜園》《蝴蝶井》《雙配合》《孫金定上墳》等,唱腔由琴書曲調進而發(fā)展到從鳳陽歌演化而來的‘四平、‘垛子板和‘娃娃腔幾種固定板式。至此,上裝揚琴已初具劇目、固定版式、角色等戲劇之主要組成部分,即形成了呂劇的雛形。從1900年到1917年,孫中新在與其他藝術家演唱“會戲”和流動表演的過程中,帶出十幾名學徒。1918年,其中9人組建戲班,并于1924年赴濟南表演,時間接近兩年。1930年,另一代藝術家張長東、張?zhí)m田、張傳海等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為主要角色,增加了許多以篇章小說為基礎的系列劇,發(fā)展到了生、旦、凈、末、丑等各種各樣行當并茂的盛況,且基本唱腔已固定下來。至此,呂劇已趨于成熟。至于呂劇這一名稱從何而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呂劇是從說唱藝術“琴書”、“上裝揚琴”發(fā)展而來的,不管故事的長度如何,故事性都很強,敘述從頭到尾一絲不茍,唱腔清晰。用孫中新和他的徒弟的話來說,這是“順藤摸瓜,捋著蔓子捋到底”。而在配器上,呂劇使用的墜琴在演奏時,是被上下拉動,聲音是被捋出來的。因此,戲曲家們稱之為“捋戲”。1880年左右,劉鑾峰等藝術家模仿了當時流行的牌匾《王小趕腳》的情節(jié),將驢頭掛在驢屁股(紙糊)前,類似于當地戲弄中的“跑驢”。他們以秦樹曲的曲調演出,一時引起轟動。許多村莊相繼效仿。在流動表演中,演員需要經常背驢頭、驢臀等道具,所以叫“唱驢子戲”。因為“驢”這個字實在不雅致,藝術家們便把“驢”這個字改為“呂”字,這就是呂劇。1953年7月,博興縣政府為紀念呂劇在本縣的起源,把劉官、馬家、夾河一帶命名為呂藝鄉(xiāng)。

而與之相對,認為起源于東營時殿元的一方,在1995年出版的《廣饒縣志》中,亦稱呂劇是由說唱藝術——揚琴演變而來。它的起源和發(fā)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坐唱”階段: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西商村琴書藝人商秀嶺將揚琴藝術帶入縣內。當時的表演形式是坐著演唱。演員通常由兩個人組成,有說有唱。起初使用揚琴,后加墜琴,用挎板拍擊節(jié)奏,所用曲調是明代和清初流傳下來的民間小曲,如鳳陽歌、垛子板等。演員在演出實踐中,不斷地吸收其他藝術形式的優(yōu)點,使揚琴逐漸發(fā)展為深受群眾喜愛的一種曲藝形式,形成了各種不同的風格和流派,有南路、北路、東路琴書之分,北路琴書就是呂劇的起源。而隨著這一揚琴藝術由坐唱發(fā)展到化裝演唱,便為后來呂劇的形成做好了準備。在時殿元根據《王小趕腳》改編化裝揚琴后,人們根據其中的道具“驢子”,將這種化裝揚琴命名為“驢戲”;而又有根據拉揚琴時手指上下“捋”的特點,又稱其為“捋戲”;后來又根據所演唱的劇目中,大都是愛情之類的情節(jié)又稱為“侶戲”。最后人們根據“驢”“捋”“侶”之諧音雅稱“呂戲”。呂戲的創(chuàng)始人時殿元,在不斷的演出實踐中,吸取了河南小調、東北民歌、五音戲等戲種的曲調,改進并創(chuàng)造了呂劇的四平調等,使呂劇更加優(yōu)美婉轉。新中國成立后,山東省文聯(lián)戲曲研究室從全省20多個地方劇種中,選定呂戲為重點改革發(fā)展的劇種,并正式定名為呂劇。

盡管時殿元說目前較為正統(tǒng),且進入了《中國大百科全書》條目甚至2004年山東省文化廳已經確認廣饒縣時家村為“山東呂劇發(fā)源地”,但呂劇起源問題在學術界仍有較大爭議,亦有學者主張模糊處理。而筆者認為,時殿元為呂劇重要創(chuàng)始人無疑,但是否為首創(chuàng)及獨創(chuàng)值得商榷。且廣饒與東營地方志中時殿元創(chuàng)始呂劇的時間,與博興、濱州一方(1880年)相比亦較晚,但若稱孫中新為呂劇創(chuàng)始人,亦有不妥之處,正如劉洪艷所指出的,1880年孫中新的化妝演出是雜調小曲的化妝演出,其中有山東琴書的曲牌成分;1900年時殿元的化妝演出,依然只是琴書表演的化裝形式。以上都不能稱為呂劇藝術的誕生標志。

呂劇起源時間、標志及其創(chuàng)始人,一直是學術界爭議頗大的問題,但從已有資料來看,博興一說時間確實早于廣饒一說,盡管呂劇在兩地的早期發(fā)展,都不能看作呂劇起源的確切時間,但無疑孫中新等人早于時殿元,故而對時殿元作為呂劇創(chuàng)始人的地位,應肯定其為共同創(chuàng)始人之一為好。

參考文獻

[1]山東省濱州地區(qū)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濱州地區(qū)志[M].北京:中華書局,1996.

[2]山東省廣饒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廣饒縣志[M].北京:中華書局,1995.

[3]中國大百科全書編纂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

[4]劉洪艷.當代歷史文化視野中的呂劇藝術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5]山東省東營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呂劇起源與發(fā)展東營市史料匯編[M].黃河出版社,1997.

作者簡介

趙慧(1995—),女,山東濟南,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歷史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呂劇化裝揚琴
瓜田籬下系列二十七——家鄉(xiāng)的呂劇
呂劇進鄉(xiāng)村
淺析中國揚琴樂器改革歷程
波比化裝
誰是那個化裝的接頭者
呂劇進校園 唱響家鄉(xiāng)戲
動物狂歡節(jié)
我愛呂劇
淺談中國平均律揚琴
我的揚琴學習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