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個話題其實有非常現(xiàn)實的一個語境,大概是幾個月之前,我們很熟悉的億萬富翁潘石屹,見到了他的偶像——劉慈欣老師。
當時潘石屹問了劉慈欣老師很多關于科幻小說如何影響現(xiàn)實世界的問題,劉慈欣老師非常實在地說:“我就是個寫科幻小說的,所有另有所指的,都不是科幻??苹玫哪康木驮谟诳苹帽旧??!?/p>
劉慈欣老師自己也說過,2018年他去參加了烏鎮(zhèn)的區(qū)塊鏈大會,在大會上很多的區(qū)塊鏈大佬說:“我從《三體》里面讀到了區(qū)塊鏈思想?!?/p>
劉慈欣老師就說:“我寫《三體》那會兒,大概還在2006年之前。那會兒區(qū)塊鏈思想,還不知道在哪呢?!?/p>
對待科幻小說,人們大致有兩種看法。一種就是把科幻作家當成仁波切,把科幻小說當成科學算命;但是另一種,像劉慈欣他就覺得,寫科幻只是一種業(yè)余愛好。
那么科幻到底有沒有用呢?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作:無用之用,方為大用。我覺得這句話特別好地概括了科幻小說在我心目中的作用——它是當今最重要的一個文類。
陳楸帆科幻作家、編劇華語科幻星云獎、銀河獎得主
回到科幻小說誕生之初——1818年。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工業(yè)革命、機器大生產(chǎn)讓許多的產(chǎn)業(yè)工人下崗,同時生物學、電磁學也取得了突破進展。這時候的歐洲大陸,其實肆虐著黑死病。
一群來自英國的文藝青年跑到了日內(nèi)瓦去避難,無聊之余他們就提出了大家每天來講一個鬼故事。
其中有一位叫瑪麗·雪萊的少女,當時年僅18歲,她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科學家利用生物解剖學以及電力學的知識,制造出一個世界上從來沒有過的生命,這個造物反過來又摧毀了它的創(chuàng)造者。
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它叫《弗蘭肯斯坦》,這個故事被稱為現(xiàn)代科幻小說的一個緣起。它的起點非常高,因為它探討的這些議題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不久前大家知道的關于基因編輯倫理的問題,其實跟這個故事也是一脈相承:我們是否有權利用科技去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生命?這個創(chuàng)造物跟我們?nèi)祟愔g的關系又是什么?
其實科幻小說面向的,就是這種焦慮: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人類作為一個文明整體,它面對許多認知、情感、倫理、制度上的焦慮。那么科幻小說如何來處理這些焦慮呢?
科幻小說作為一種文類,它為什么跟言情、武俠或現(xiàn)實主義不一樣?它有什么樣的特質能夠來處理人類文明的這種焦慮?
我從歷史上找到了三個理論家,他們的理論可以幫助我們來理解,科幻小說它到底是如何發(fā)揮這種功用的。
第一個叫達科·蘇文,他第一次在歷史上建立了一套針對科幻小說的系統(tǒng)性的理論。他提出了一個叫“認知陌生化”的概念來區(qū)別科幻小說與傳統(tǒng)文學。
舉一個例子,比如說種芝麻得芝麻,種西瓜得西瓜,非常符合我們對于客觀世界和自然界的一種認知。代表現(xiàn)實主義的鄉(xiāng)土文學。
如果種芝麻得西瓜,超越了我們對日常的認知,是一個不符合邏輯思維的一個現(xiàn)象。代表的可能是神話、民間傳說,可能是奇幻或魔幻現(xiàn)實主義。
如果我們種下了一顆芝麻,通過生物基因的改造技術,讓它長成了像西瓜這么大的一個芝麻,那么這就是科幻文學。
正是這種關系,使得我們閱讀科幻小說成為了一種不斷挑戰(zhàn)、打破、重塑我們認知與審美邊界的一種思想的實驗與冒險。
我要介紹的第二位理論家,是一位韓裔美籍學者,畢業(yè)于哈佛,叫朱瑞瑛。她提出了一個非常激進的觀點——科幻是一種高密度的現(xiàn)實主義,而我們傳統(tǒng)所認為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只是一種低密度的低能量的科幻文學。
大家肯定非常熟悉這樣的一些說法,比如說地球是一座村落,互聯(lián)網(wǎng)是一條信息高速公路。這其實都是運用了一種隱喻的手法來解釋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這樣的概念非常多,包括全球化、網(wǎng)絡空間,也包括我們最熟悉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所以,科幻小說里最有趣的一點是什么呢?就是這些比喻的本體和喻體。
第三個學者,他是非常著名的西方馬克思主義以及后現(xiàn)代理論的一位大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遜。
他從一個烏托邦的角度來看待科幻小說。他認為烏托邦沖動其實是一種人類的無法化約的心理本能,無處不在。
詹姆遜發(fā)現(xiàn),在主流話語之外的科幻小說這個領域,因為它一直被邊緣化,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圈子。在這里面,烏托邦被作為一種批判性的話語,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反烏托邦小說,繼續(xù)保持著對未來的這種想象和探索。就這樣,我們保留了“在真實社會里面的一塊文學想象性的飛地”。
在這個飛地里,我們的寫作、批評不再只是一種文本的生產(chǎn),而是對社會有了一種現(xiàn)實性的介入和干預。就這樣,我們把人性和歷史的烏托邦進程在科幻小說里繼續(xù)往前推進。
介紹了前面三位大師的理論之后,大家可以看到,盡管他們各有側重,但都是對科幻與文學、科幻與科技、科幻與現(xiàn)實、科幻與未來這四組關系進行思考。當我們了解了這四組關系之后,再回過頭去看《三體》《小靈通漫游未來》等作品,我們會有全新的感受。
就像歌德所說的,理論是灰色的,而人生之樹常青?;氐轿覟槭裁匆獙懽骺苹眠@個問題,我必須回到我13歲時。讀完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之后,我仰望星空,覺得宇宙如此的浩瀚,而我自己特別渺小。
這種對未知的恐懼,對變化的焦慮,在每一個人的身上,也在作為整體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之中。而科幻小說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我們?nèi)ンw驗這無數(shù)種可能性,去理解并感受超出日常經(jīng)驗之外的人類境況,由此,我們得到了超越此身此世的生命,我們作為人類個體的焦慮,也被更為宏大的時空尺度、超越人類中心的多元視角所沖淡、攤薄、中和。
那么科幻到底能不能解決我們的現(xiàn)實的焦慮呢?我的回答當然是不能。
但是科幻能夠解決人類文明整體的結構性的焦慮。
什么叫結構性的焦慮呢,近幾年有很多人問我:AI會不會讓人類失業(yè)下崗?機器會不會取代人類甚至奴役人類?這就是我所謂的人類文明的結構性的焦慮。
對我來說,答案也非常簡單:與其焦慮未知,不如擁抱變化。
作為一個物種,人類跟其他的物種其實是一樣的,它有生老病死的周期,它最終也會有迎接滅亡的一天。但倘若我們能把人類文明通過某種方式傳承到下一個文明、另一個物種中,那就是人類的榮耀。
在我們這個喧囂與騷動的時代,不管你熱愛的是二次元、粉絲、游戲、韓劇還是電影,我們面對焦慮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一種開放樂觀的心態(tài),去擁抱未知,擁抱明天,擁抱現(xiàn)實。
● 摘自“造就”(微信公眾號:xingshu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