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鈺
[摘? ? ? ? ? ?要]? 主要介紹在數控銑加工過程中,球面零件的加工工藝與效率的問題。通過一個典型實例的加工,重點介紹了如何應用數控銑床與CAXA制造工程師2013,高效、高質量地加工球面零件。通過對比各種加工方式(等高線、參數線、輪廓導動)的優(yōu)劣,找到適合于球面零件的加工方法,從而可以高效高質量地生產零件,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關? ? 鍵? ?詞]? 數控銑;CAXA制造工程師2013;球面;等高線;參數線;輪廓導動;效率
[中圖分類號]? TH161+.11?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09-0108-02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特別是模具制造業(yè)的高速發(fā)展、高精密度、高復雜度,加之各種產品更新?lián)Q代快,這就對現(xiàn)代數控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傳統(tǒng)的機械加工設備已經無法滿足上述需要,隨著制造業(yè)技術在中國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yè)開始引進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細孔加工機、放電加工機、慢走絲線切割機、光學研磨機等數控加工設備。數控銑床數控銑削除了具有普通銑床加工的特點外,還有如下特點:(1)零件加工的適應性強、靈活性好,能加工輪廓形狀特別復雜或難以控制尺寸的零件,如箱體類零件、殼體類零件等;(2)能加工普通機床無法加工或很難加工的零件,如球面零件;(3)能一次裝夾定位后,加工多道工序;(4)加工精度高、加工質量穩(wěn)定可靠;(5)生產自動化程序高,可以減輕操作者的勞動強度;(6)有利于生產管理自動化,生產效率高。
現(xiàn)代數控技術的崛起,對技術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單單只是操作機床,而其要能夠熟練使用CAD/CAM軟件。特別是一些復雜的工件,如二次曲線零件、三次曲線零件、拋物線、正弦曲線等。這類零件,如果用手工編程的話,就必須使用宏程序,而其難度很高,對技術工人來說,難度很大。當前,各種產品的設計與制造都大量使用了CAD/CAM軟件,如UG,PRO/E,Solidworks等。使用CAD軟件進行產品設計、模具設計,利用CAM軟件進行數控編程加工越來越普遍。而國產CAD/CAM軟件CAXA制造工程師從面世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各項功能日趨完善,從輔助設計到輔助加工功能已經能完全滿足現(xiàn)代制造加工的需求,而其在國家數控大賽中廣泛使用。
現(xiàn)今,數控加工中,球面銑削的零件比較多,而球面銑削的質量與效率就是最為關注的問題。筆者在應用CAXA制造工程師2013進行數控銑削編程過程中,體會了球面銑削的幾種編程方法編出加工刀路,通過合理的參數設置,后置設置,生成合理的加工程序。最終,把一個設計圖紙變成零件。通過對球面加工幾種方法(等高線、參數線、輪廓導動)的反復實踐,總結了一些編程技巧、參數設置等,以提高球面質量及生產效率。下面就以CAXA制造工程師2013為例來說明球面加工中,如何提高球面加工質量及效率。
下圖工件為一底座的三維圖。
毛坯尺寸為105×80×30,材料:45
一、工藝分析
該零件圖尺寸標注完整,輪廓描述清楚,材料為45#,切削性能良好,無熱處理和硬度要求,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較高,其孔的精度為H7,精度較高,需要先鉆孔在鉸孔來保證。需要兩次裝夾才能完成工件的正反兩面加工。
(一)工藝路線如下
1.以底面做為基準面,先將基準面銑削出來。
2.粗銑工件外形削輪廓,高度為17 mm,留精加工余量0.2 mm;粗銑工件84 mm×64 mm×5 mm凸臺,留精加工余量0.2 mm。
3.粗銑底面橢圓槽及兩個R8的半圓槽,深度為8 mm,留精加工余量0.2 mm。
4.精銑外形輪廓84 mm×64 mm×5 mm凸臺及橢圓槽及兩個R8的半圓槽至公差尺寸。
5.拆下工件裝夾加工另一面,裝夾時放兩塊平行墊鐵,注意避開鉆孔位置,使基準面緊貼平行墊鐵,毛坯頂面距離虎鉗口15 mm左右。
6.用分中棒對刀,保證工件上下部錯位。
7.銑削頂面至尺寸公差要求。
8.粗銑84 mm×64 mm×12 mm凸臺,留精加工余量0.2 mm。
9.粗銑SR18 mm的半球面,留精加工余量0.2 mm。
10.粗、精銑18 mm的槽及兩個沉頭孔。
11.精銑84 mm×64 mm×12 mm凸臺。
12.粗、精銑圓弧形槽。
13.精銑SR18 mm的半球面。
14.用?椎7.7的鉆頭鉆孔,用?椎8的鉸刀鉸孔。
二、選擇刀具:選用硬質合金直徑12 mm、8 mm四齒銑刀6 mm球刀
裝夾方式:采用平口虎鉗及平行墊鐵裝夾。
對刀點(程序原點):按照設計基準和工藝基準統(tǒng)一的原則選取工件上表面中心為原點。
三、工藝安排及程序編制要求
(一)數控編程走刀路線選擇考慮要點
1.盡量縮短走刀路線,采用較少的刀具,節(jié)省換刀時間,減少空走刀時間,減少裝夾次數,提高生產效率。
2.能保證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3.合理、優(yōu)化數控程序,減少程序段數目。
4.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率。
(二)針對球面加工的幾種走刀方式
1.該零件其他部分的加工,這里不再詳述;而對球面部分的加工,必須分成兩步:粗加工和精加工。
(1)粗加工
首先采用等高線粗加工刀具直徑8 mm的立銑刀,留0.2 mm的精加工余量。
生成該刀路需要一個完整的球面及一個邊界線,而此零件有一個18 mm寬、10 mm深的槽,影響了球面的完整性,從而影響刀路的生成。
解決辦法;
①先刪除挖槽部分,保證球面的完整性,以便于生成刀路。
②在三維空間內,XZ平面內畫一截面線及一旋轉軸,然后用曲面工具,旋轉生成一球面。
從而可以生成等高線的刀路。
等高線刀路的特點:通用性強,但刀路生成時計算時間較長,程序較長較大(113K,約占整個零件加工程序的20%),機床加工效率明顯受影響。
(2)精加工
①采用等高線精加工,使用?椎6的球頭刀,刀路圖略。
經查實相關數據,等高線精加工程序(286K)相當大,走刀的時間相當長,而其加工的表面粗糙度明顯不好。
②采用參數線精加工,使用?椎6的球頭刀,刀路圖略。
經查實相關數據,參數線精加工程序(393K)相當大,比等高線精加工(286K)大的多,走刀的時間也更長,但加工的表面粗糙度明顯較好,符合該零件的加工質量要求,特別是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③采用輪廓導動精加工,使用?椎6的球頭刀,刀路圖略。
經查實相關數據,輪廓導動精加程序(6.67K)極小,程序段的段數(360行)也非常少,約占等高線精加工程序(286K)的2.3%,程序行數(12305行);約占參數線精加工程序(393K)的1.6%,程序行數(16804行)。
其次,再比較程序的內容,輪廓導動精加工所產生的程序中出現(xiàn)的是G00、G01、G02或G03(由加工方向決定);而等高線精加工,參數線精加工等所產生的程序中出現(xiàn)的全是G00、G01,也就是說它的刀路是由小段小段的直線擬合而成,而輪廓導動精加工則是由一圈一圈的圓弧擬合而成。從而計算機的運算量完全不同,機床加工起來,效率完全不一樣,但其加工的表面質量也完全可以達到圖紙的要求。
■
三種加工刀路程序長度的對比圖
綜上所述,現(xiàn)實的數控加工中,很多種加工方法都可以達到圖紙所需的要求,各種刀路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為高質量、高效率地加工工件,必須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優(yōu)化程序。
2.球面加工部分的工藝參數如下:
數控加工工藝卡片
■
數控銑削加工中,要高質量、高效率地加工零件,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除了技術工人的經驗、細心的對刀外,程序的優(yōu)化、刀路的選擇至關重要。正如本文所述球面零件加工的幾種刀路,加工效率與加工質量明顯不同,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是可想而知的。隨著數控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對編程人員、對技術工人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這就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活到老,學到老。
參考文獻:
[1]張方陽.數控銑床編程與競技[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
[2]羅軍,楊國安.CAXA制造工程師項目教程[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8.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