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瑤
同學(xué)們好,國學(xué)講堂如期與大家見面啦!本期我們要講的故事叫“曾子烹彘(zhì)”,一起來讀一讀原文吧。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逼捱m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學(xué)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成教也?!彼炫脲橐?。
這則故事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品行端正,受人敬仰。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出門去集市,孩子哭著要跟著她。于是她說:“你先回家,等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妻子從集市回來的時候,看到曾子準(zhǔn)備抓豬來殺,連忙制止丈夫說:“我只是跟孩子開個玩笑而已。”曾子卻說:“孩子是不能隨便開玩笑的。小孩子不懂事,要向父母學(xué)習(xí)為人處世,聽從父母的教導(dǎo)。你現(xiàn)在欺騙他,就是在教他說謊。母親欺騙孩子,孩子就不會再相信母親,這不是教育子女的正確方法?!庇谑?,曾子真的殺了豬,煮肉給孩子吃。
古時候生產(chǎn)力低下,物資匱乏,尋常人家不到重要的節(jié)日或慶典是舍不得殺豬吃肉的。曾子的家境并不富裕,所以妻子說殺豬只是哄孩子高興而已。但曾子為了不讓孩子學(xué)會欺騙,不顧妻子的心疼、反對,毅然遵守了和孩子間的小小約定。因為他明白一個道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的人生觀念和價值取向。曾子的行為并不只是為用吃肉來哄孩子開心,而是要讓孩子明白:誠信是一種可貴的品德,是做人的根本。
古人說“一諾千金”,今天我們也可以在核心價值觀中看到“誠信”二字,可見無論古今,誠實守信都是一個人品行是否優(yōu)良的重要判斷依據(jù)。而一個人的品格的塑造,離不開成長環(huán)境的熏陶。所以,無論是父母和子女,兄弟姐妹,鄰里朋友,乃至陌生人之間,美德的榜樣作用都是不可忽視的。我們要向那些高尚的人學(xué)習(xí),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維護和諧向上的良好風(fēng)氣。
春秋時期,孔子帶著他的弟子們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儒家學(xué)說,名噪一時。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dāng)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dāng)中玩,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
孩子又說:“您說,應(yīng)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
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么名字?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tuó),7歲!”
孔子對弟子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作為一代大教育家、學(xué)問家,孔子向一個七歲的的幼童拜師結(jié)交,全然沒有一點身為長者和大師的架子。這種只論品德學(xué)識,不問年紀(jì)出身,虛心向?qū)W的精神,深深影響了他的弟子以及后世的儒生們,為他們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儒學(xué)思想也憑借這種內(nèi)在的包容性,成為了古代中國的官方主流學(xué)說。
漢文帝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名叫劉恒。他和他的兒子漢景帝勵精圖治,克己奉公,開創(chuàng)了“文景之治”,為西漢的繁榮強盛打下了基礎(chǔ)。
事實上,文帝劉恒不僅是個勤勉為民的好皇帝,還是一個孝順的好兒子。他當(dāng)上皇帝后,對母親薄太后敬奉有加,凡是牽涉到母親的事情,他都能放下皇帝之尊,事必躬親,無微不至。
薄太后曾患病臥床,一病就是三年,急壞了文帝。他夜不能寐,親自侍奉在母親身邊,換湯倒水,日夜守護。每次煎完了藥,文帝都要親自嘗一嘗溫度,試試是否苦澀,確保沒有問題后才端到母親面前,伺候她服藥?;实鄣娘嬍称鹁邮前朦c馬虎不得的,一般給皇帝的食物和飲水都有專門的人測試安全,以防有毒??晌牡蹫榱四赣H甘愿犯險,孝心可見一斑。
文帝的故事被記錄在了《二十四孝》中,成為千古傳頌的孝道楷模。天子的一言一行在民間都有很強的示范和榜樣作用,文帝的孝行對漢朝乃至其后一千多年間,歷朝歷代“百善孝為先”的風(fēng)氣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