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華遠
一、激發(fā)和培養(yǎng)老少邊山地區(qū)小學生學習語文興趣,首先要了解學生實際,做到因材施教
1.要查找“病因”“對癥下藥”,全面深入了解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實際情況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課前教師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教師從課前備課到課堂,從課堂上課到作業(yè)的布置,都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這是無可辯駁的“真理”。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能深入了解學生,把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為寫教案的依據,切合實際設計問題,既使是一份很不完整的教案,對基礎知識和見識相對差些的老少邊山地區(qū)小學生來說,就是一節(jié)課下來只分析一個問題或少數幾個問題,也能使學生學有所得所悟。
2.要注意引導,諄諄善誘,重視新生第一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對小學生來說,無論要學好哪一門課,興趣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要把激發(fā)興趣放在語文教學的始終。由于老少邊山地區(qū)小學生基礎知識和見識較差,重視小學新生的語文第一課,對誘導和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幫助與作用。
3.要結合學生地域和生活實際,做好“導入課”的教學設計,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留守兒童”這幾個字我們不會陌生,部分老少邊山地區(qū)的小學生都是這樣的兒童。他們的特點是,平時缺乏嚴格管教,對學習不敢興趣,甚至有的性格孤僻。如果按照套路“出牌”,進行常規(guī)教學,在課堂上就會出現這種現象,“十面埋伏”——伏臺睡覺,教師只能無可奈何把頭搖,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導入課”是一節(jié)課成功的關鍵。要求我們對“導入課”做精心的設計,做到新穎別致,趣味橫生,通俗易懂,引人入勝。
二、激發(fā)和培養(yǎng)老少邊山地區(qū)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要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法,初步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和能力
我們普遍有一個不好的認識:小學生培養(yǎng)什么閱讀能力呢?其實不然,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大問題。有個教育家說:“閱讀越早,對智力發(fā)展越有益?!贝_實,閱讀有利于小學生促進語言知識的接受,促進思維的發(fā)展,促進智力的開發(fā)。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同時,也應該重視對低中高年級小學生閱讀的教學,要讓識字和閱讀教學同步進行。對如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問題,是值得我們作為教者探討的問題。有很多教育專家在這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和方法,值得我們借鑒。語言學家呂叔湘說過:“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是得益于課外。”可見,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應該重視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我們提倡一些教育名家的“情境導入”法,就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教學不但要在課堂內進行,而且要結合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法,讓學生走出課堂,到閱覽室、街道、機關、企業(yè)、大自然去看一看,這樣,更深一層地挖掘課程資源,既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又能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一舉兩得,一箭雙雕,何樂而不為。
三、激發(fā)和培養(yǎng)老少邊山地區(qū)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要敢為人師,以身作則
1.教師也是“演員”,講授新課要“進入角色”
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特別對小學生來說,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值得仿效,都是榜樣。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身作則,為學生作榜樣。我們自己先進入角色,進入課文之中,然后才把學生領進學習內容里。打破按部就班的常規(guī)教學方法,出人意料,使學生感覺到新穎別致,喜歡聽,并且百聽不厭。
2.教師指導作文,既要“岸上觀魚”也要“下水摸魚”
平常,教師指導學生寫作時,一般給學生命題以后,就向學生提幾點要求,最多對材料作文做一些必要的講解,對學生進行一番啟發(fā)性指導,然后讓學生開始動手寫作。這是“岸上觀魚”,無可厚非。但為了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們教師也不妨坐下來,動動筆,親自“下水摸魚”,與學生一同“水中摸魚”。等到學生把作文寫好后,教師不妨先把自己寫的“作文”當堂讀給學生聽,然后按照習作前自己提出的寫作要求逐一對照,看看是否符合要求。這樣的好處,就是以身作則,給學生一個榜樣,可以開拓學生的思路,調動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能加強師生的雙邊互動,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四、激發(fā)和培養(yǎng)老少邊山地區(qū)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
1.注重收集教學資料,設制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
縱觀小學語文各冊教材《教師用書》,我們會發(fā)現,里面的教學資料是有限的。那么就要求我們教師通過網絡或其它途徑搜集到更新、更廣泛、更適合教材內容、更適合老少邊山地區(qū)小學生的教學資料。然后我們教師利用這些資料精心設制豐富多彩的適合小學生的課件,通過多媒體課堂教學,向小學生展示介紹已經整理好的相關的資料信息,并與學生們交流互動,共同分享。另外,我們還可以在實際教學操作過程中,加入課文視頻和朗誦音頻資料,讓作品給學生帶來直觀刺激的感受,從而,使學生更容易掌握知識和理解感悟課文的思想內涵。取得更好、更高的課堂效果。
2.師生互動,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
多媒體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我們在上課時操作自然要比以前輕松一些,省心一些。但是這不意味著課堂教學的全部,不意味著教師只是機械地操作課件,不意味著學生只是單純地看和記,不意味著師生間不需要互動交流。相反,課堂要以人為本,要體現老師和學生的存在,更需要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需要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特別在老少邊山地區(qū)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利用多媒體,引起和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拓寬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見識。
總之,作為教者要善于思考,勤于探求,勇于實踐,找到更新更好的教學方法,相信我們一定能把老少邊山地區(qū)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fā)和培養(yǎng)起來,不斷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他們的語文知識水平和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