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
我曾經開過一個冰淇淋店。最初因為生意不好閑得很,也為了省錢,店里的海報、名片、菜單以及各種裝飾都是我自己畫的。附近的孩子看到我在畫畫,也會來討紙筆,所以我常和小孩們一起畫畫。大人們以為我在教他們,其實我沒有教過。但是我為他們準備了畫具,那是一種在小畫框上繃好的油畫布,畫完就是一個成型的擺件了,不必再另行裝裱。
店里有個架子專門擺放他們畫完的畫,店里的客人可以買,十塊錢一個。如果賣出去了,這個孩子就可以領一個冰淇淋。那是一些小學二年級到五年級的孩子,他們都很樂意把畫兒放在店里賣,而不是拿回家。每天放學,他們都會來問自己的畫有沒有賣出去。每幅畫里都是某個孩子對世界最純粹的觀察與表達,因此吸引了很多大人,甚至包括在藝術系就讀的研究生。
有個朋友的兒子叫仔仔,剛5歲,他非常喜歡來我這里“上班”,而且很有風度和自信地問我:“下面畫什么呢?”有一次我說,你畫心心吧。心心是和他很要好的一個小女孩。他沒有像我想象的那樣,畫這個年齡的孩子最常畫的“火柴人”(像火柴頭一樣的頭部以及用線表示的身體和四肢),而是用水粉顏料,畫了一個穿紅裙子扎兩個辮子的頭大大的女孩。看到的人都驚呼:“莫非這就是才華么?”
過了些時候,他回到老家上了兩個月幼兒園。再回來時他跟我說,他學會畫五角星了。然后邊畫邊念叨:“先畫一個‘1,然后這樣……這樣……”他果然畫出了一個五角星。然而,他只會畫五角星了。我跟他說:“仔仔給我畫個怪獸?!彼f:“我不會畫怪獸?!?/p>
過去他每次都要興致勃勃地畫十幾張才停手,最近幾次,都是畫了兩三張五角星,就不再畫了。這是我陪孩子畫畫時最擔心的情況?!拔也粫嫛边@種說法,越大的孩子越容易出現。
孩子很容易學會一些事,但是做大人的要知道,一旦孩子學會我們認為正確的事,他就會開始忘記自己的探索。當我們教會他一樣東西時,也意味著他會失去探索更多可能性的欲望。
美國教育學家彼得·圣吉先生曾經說過:“孩子們的能力,很多時候是我們成年人阻擋了他們。”我們會發(fā)現,孩子與生俱來的智能程度和成熟度其實一直被我們成年人所壓制。
換句話講,好的啟蒙老師,并不總是去教孩子銘記某些規(guī)則,而是用孩子們與生俱來的智慧,幫助他們去看、去觀察、去觸摸這個世界,用他們與生俱來的深刻智慧,在各個領域里自由地探索,然后找到未知的疆界,進而燦爛起舞。這一點,不正是人類最厲害的地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