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筆,作為我們最早接觸的書寫工具,它隨時可擦,攜帶方便。很多人都好奇,筆芯到底是怎么被塞進外面那層木頭里的。
這篇文章將為大家一探究竟,還原鉛筆的制作過程。
鉛筆制作的過程需要用到的原材料包括石墨、黏土、木材和膠水。如果是有配橡皮擦的鉛筆,那就還包括橡皮和金屬凹槽殼。是不是發(fā)現(xiàn)鉛筆里怎么沒有鉛?對,“鉛筆”這個名字簡直就是個大烏龍。
鉛筆中最重要的筆芯部分,其實是石墨做的,有種說法是中世紀(jì)的時候,化學(xué)的發(fā)展剛剛起步,人們對石墨一直存在誤解,以為它是鉛的一種,所以“鉛筆”這個詞匯在許多語言里(特別是東亞語言中)一直流傳下來。
工人們先把石墨粉、黏土和水混合在一起,倒入攪拌機。充分?jǐn)嚢韬蟀岩后w擠進機器里,機器會自動吐出長條狀的筆芯。接著把這些長條狀拿去晾干、切割。隨后進行烘烤,溫度很高,將近815攝氏度。最后再把這些經(jīng)過烘烤的筆芯放進熱油或者石蠟里,為的是讓這些筆芯變得更加光滑和防水。
就這樣,一條條筆芯就做好了。接下來我們看外面的木材。
一般鉛筆廠會用雪松木(Cedar)。雪松木較輕,硬度又低,非常適合做鉛筆。
工廠會先把木材切割成這樣的小塊,每一塊木板的厚度剛好是一根鉛筆的一半厚,大約是0.2英寸,相當(dāng)于0.5厘米。
接下來,就是切這些木板,把它們中間切出個凹槽。有了凹槽的木板會被分成兩撥,其中一撥會被送到下個機器那里,然后在凹槽處涂上膠水。一根石墨筆芯對準(zhǔn)一個機器凹槽,就等著被放到另一撥的木板上了。機器是圓形的,隨著它的轉(zhuǎn)動,下面的筆芯正好被卡進木板凹槽里,筆芯和木板就相遇了。再用超過噸重的機器大力壓制將近一小時,等上面的膠水干了后,鉛筆就初具規(guī)模了。
答案就此揭曉,原來鉛筆筆芯根本不是塞進去的,而是壓制而成的。接下來就是切割這些已經(jīng)裝好筆芯的木板了。鉛筆一般是六邊形的,會做成這樣的形狀主要是方便人的手可以完美地握住它。除此之外,六邊形可以防止鉛筆隨意滾動,也能更好地節(jié)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