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天嬌 由丹 宋陣營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小兒復方氨基酸注射液治療小兒腹瀉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對象是選擇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小兒腹瀉患兒共64例,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2例。將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在止瀉時長、退熱時間和住院時長的比較上,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小兒腹瀉通過復方氨基酸注射液治療可以促進腹瀉癥狀緩解,提升治療有效率,促進疾病快速恢復,提高患方治療滿意度,建議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小兒復方氨基酸注射液;小兒腹瀉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086-01
腹瀉屬于兒科常見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一般集中在0.5-2歲的嬰幼兒群體中,主要是因為嬰幼兒的消化器官尚處于發(fā)育階段,極易出現(xiàn)消化液分泌不足或受到外界刺激引起胃腸功能紊亂,且患病后病情發(fā)展迅速,若不對其進行及時治療的話,極易造成患兒出現(xiàn)電解質紊亂或脫水等情況,使得患兒健康的生長發(fā)育受到影響。因此,為了尋求一種安全有效的小兒腹瀉治療方案,本文主要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小兒腹瀉患兒共64例,分析應用復方氨基酸注射液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小兒腹瀉患兒共64例,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2例。觀察組男19例、女13例,年齡0.5-2歲,平均年齡(1.21±0.40)歲,其中輕度脫水6例、中度脫水20例、重度脫水6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0.4-3歲,平均年齡(1.30±0.52)歲,其中輕度脫水7例、中度脫水18例、重度脫水7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的比較上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式,具體內(nèi)容為:利用喜炎平注射5-10,并加入葡萄糖或生理鹽水靜脈滴注;思密達用藥量需根據(jù)患兒年齡確定:<1歲的患兒每日1袋,1-2歲的患兒每日1-2袋,2歲的患兒每日2-3袋。
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施小兒復方氨基酸注射液(濃度6.7%)進行治療,具體內(nèi)容為:按照15 的標準注射液用藥,每日1次,持續(xù)用藥3-5d;針對重度脫水患兒,可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50-100 混合后靜脈滴注,滴速每分鐘控制在20-30滴,每日1次。
1.3 療效判定標準 評估觀察兩組患兒止瀉時長、退熱時間、住院時長及治療有效率情況。
顯效:治療3d內(nèi)大便性質與頻次恢復到正常標準,相關疾病癥狀消除,大便常規(guī)通過實驗室檢驗符合正常標準;有效:治療3d內(nèi)大便性質與頻次有一定程度改善,相關疾病癥狀有好轉,大便常規(guī)通過實驗室檢驗區(qū)域改善;無效:治療3天時間內(nèi)大便性質與頻次沒有顯著好轉,疾病癥狀沒有顯著好轉,或者病情嚴重化。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對所獲得數(shù)據(jù)的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止瀉時長、退熱時間與住院時長的比較 在止瀉時長、退熱時間和住院時長的比較上,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治療有效率的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小兒腹瀉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多種病原共同作用所引起的消化道綜合征,是一種嬰幼兒常見疾病。目前臨床尚無小兒腹瀉特效治療方案,主要治療方案為對病情進行對癥支持處理,但由于小兒的特殊體質,抗生素、氨基糖普類等藥物的應用受到限制,故尋找一種安全有效的小兒腹瀉治療方案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臨床普遍采用蒙脫石散等腸黏膜保護劑對腹瀉患兒進行治療,臨床研究指出,蒙脫石散能夠對消化道黏膜進行有效的覆蓋保護,使其黏膜屏障防御功能得到修復和提高,從而使腸內(nèi)對于水分、電解質的重吸收功能得到恢復,進而起到止瀉作用,但僅采用以蒙脫石散為主的常規(guī)治療方案的不足之處在于停藥后患兒的復發(fā)率極高。
小兒復方氨基酸注射液是一種濃度為6.7%的液體,其濃度約為血漿滲透壓的2倍,同時與適量高滲透葡萄糖混合注射,從而進一步提高腸壁間壓和血漿滲透壓,對腸分泌進行抑制,并促使小腸黏膜細胞內(nèi)形成高滲透環(huán)境,加強對電解質、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從而能在較短時間內(nèi)促進患兒腹瀉癥狀的改善。同時,復方氨基酸也是機體內(nèi)抗體、激素與酶有效合成的物質,如果患兒缺乏足夠的蛋白質攝入量,其可以提供所需微量元素,改善腹瀉所造成的營養(yǎng)失衡,避免營養(yǎng)不良與腹瀉狀況所產(chǎn)生的惡性循環(huán),成為小腸黏膜代謝所需要的原料,可以對受損的黏膜組織產(chǎn)生修復功效,改善患兒營養(yǎng)狀況及提高免疫力,有利于患兒病情的恢復。
本文研究顯示,在治療有效率上,觀察組為96.88%,對照組為81.25%;在止瀉時長、退熱時間和住院時間的比較上,觀察組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xiàn)皮疹、胸悶、呼吸困難及過敏性休克等不良反應。這說明復方氨基酸使用后的效果趨于穩(wěn)定狀態(tài),其藥物適應范圍較廣,具有較為穩(wěn)定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小兒腹瀉通過復方氨基酸注射液治療可以促進腹瀉癥狀緩解,提升治療有效率,促進疾病快速恢復,提高患方治療滿意度,建議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鄧樹榮,張媛,梁煥笑,等.小兒復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Ⅰ)配制的新生兒腸外營養(yǎng)液的穩(wěn)定性多因素研究[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7,37(4):386-389.
[2] 謝葉玲,黃燕玲,陸雅,等.精細護理模式在小兒腹瀉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0):63-64.
[3] 羅玉琳,姜儀,張小蓉.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