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鳳?金鷹
杭州師范大學附屬嘉興經(jīng)開實驗小學坐落于嘉興南湖之畔,創(chuàng)辦于2006年秋,是一所年輕而有朝氣的公辦學校。學校秉承“讓每一個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的辦學理念,弘揚紅船精神,聚焦學生核心素養(yǎng),力求讓每位學生成長為樂善而行、樂學而敏、樂健而欣、樂藝而長的紅船樂娃。
在紅船精神領航下,學校積極探索紅色德育特色課程建設之路,讓學生追尋紅色足跡,感受紅色情懷。精神是抽象的,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首創(chuàng)、奮斗、奉獻,這些概念對于低年段的小學生來說不易理解。如何讓抽象的精神有形化,讓小學生在生活中、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中體認紅船精神,是學校一直在思索的課題。根據(jù)兒童年齡特點,學校將紅船精神化作有形的課程:以“南湖紅”特色研學活動為基點,傳承紅船精神;以“紅領巾志愿團”建設為抓手,踐行紅船精神;以“家庭公益聯(lián)盟”活動為橋梁,傳播紅船精神。
一、以“南湖紅”研學活動為基點,傳承紅船精神
“同學們,看!這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的地方—南湖紅船!快來打卡吧!”這是我們的學生們在南湖旁開展“南湖紅”研學活動。
一所學校,需要一種校園精神。這種精神能引領學校的風氣、激發(fā)學生內動力、形成良好的校園風貌,產(chǎn)生足以影響終身的變化。紅船精神所蘊含的首創(chuàng)、奮斗、奉獻精神,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我們帶領學生參加一系列的活動,去醞釀、提煉、創(chuàng)造、唱響屬于我們的紅船精神,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引領學生的心靈成長。
瞧,正在進行的是環(huán)南湖定向越野賽!這群南湖畔的學生們,分批次出發(fā),拿著地圖穿行在南湖景區(qū)的各處?!爸袊伯a(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哪里召開?”“我們要尋找一位穿戴有紅色衣帽的游客,和他一同朗誦紅船精神!”……
兩個半小時的奔跑、答題、闖關,即使汗流浹背,所有學生也沒有選擇放棄,盡管在比賽中存在找錯點的失誤,也有找不到點的尷尬,但每名學生人都在拼盡全力,相互扶持,向前奔跑。
在終點,一位陪同的家長,指著碧波蕩漾的南湖上的那艘紅船,情不自禁地說道:“孩子們,就是這艘紅船,船上的那些人,曾經(jīng)開天辟地地奮斗,才有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一片寂靜聲中,學生們對紅船精神有了新的領悟。
作為南湖旁的學校,我們有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更有義務把紅船精神傳承給我們的下一代。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杭州師范大學嚴從根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開展了“‘南湖紅研學旅行特色路徑的架構與實踐研究”。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設計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南湖紅”研學旅行項目,讓學生在研學活動中理解紅船精神、踐行紅船精神,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1.紅船招募會
每個學生、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特長。因此,在“南湖紅”研學旅行選研項目上,由各班班主任召開紅船招募會。招募會前班主任布置各班家長和學生收集各類項目,并制作成課件在招募會上進行宣講,由家長、學生自己投票選出各班這一學期的選研項目,并制訂相應的計劃及方案。依托紅船招募會,激發(fā)學生動手動腦,開發(fā)出各具特點的研學項目,發(fā)揚紅船精神中的首創(chuàng)精神。
2.紅景認領會
在研“紅景”的項目選擇中,由學校德育室牽頭,聯(lián)合家委會,針對低、中、高三個年段提出一些必須嘗試研究的項目,并分三個年段召開紅景認領會。認領會上家委會成員分別對每個研學旅行項目進行介紹,聽完介紹提出問題,各假日小隊認領其中一項必研項目。紅景認領會不僅讓家長對“南湖紅”研學旅行有了深刻的認識,更培養(yǎng)了學生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育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
3.紅館體驗會
少先隊大隊委員會推出“研紅館”任務單設計的評比,學生們投票選出適合自己年級的研學任務單。在假期里,我們的實踐作業(yè)就是“南湖畔的小樂娃—紅館體驗會”。一個個雛鷹假日小隊,帶著研學單,對南湖革命紀念館進行了不同要求的研學游覽,并積極撰寫了實踐報告。紅館體驗會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們在與同伴的溝通與協(xié)調中,逐步學會做人做事,激發(fā)了互幫互助的奉獻精神。
二、以“紅領巾志愿團”建設為抓手,
踐行紅船精神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一陣陣稚嫩嘹亮的童聲打破了嘉興高鐵站行色匆匆的氛圍,學?!凹t領巾志愿團”的小志愿者們正在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學雷鋒快閃活動。他們身穿紅色志愿背心,頭戴紅帽,在候車大廳一邊齊唱歌曲,一邊揮舞國旗,引得乘客們紛紛駐足欣賞。
快閃活動后,高鐵站又恢復了常態(tài),而小志愿者們卻分散到了各個角落:在樓梯口為乘電梯的乘客送上一句暖心的叮嚀;在安檢處為乘客提起大大小小的行李;在開水間幫助乘客添加開水;在檢票處協(xié)助乘客刷票進站……記者采訪小志愿者:“參加這次快閃活動有什么感受?”他們笑著說:“唱著歌宣傳學雷鋒精神能受到大家的喜愛,我們覺得很有意義,而且有機會為乘客帶去一些小小的幫助,真的很開心?!?/p>
就是這樣一群學生,他們以幫助他人來快樂自己,以奉獻自己、服務社會來提升自我。學校本著以建設“紅領巾志愿團”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紅船精神。自2016年10月第一次向全體學生公開招募以來,先后有300多名學生參與了志愿者培訓,陸續(xù)產(chǎn)生了90多名紅領巾志愿者。2年多來,他們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為他人服務,傳遞愛心,傳播文明,同時在志愿服務中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己,積極踐行著樂于奉獻的紅船精神。
1.校園服務,樂于奉獻
學校是育人的沃土,是撒播文明種子的園地,也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小志愿者們根據(jù)自身特長和能力進行校內服務崗位選擇,統(tǒng)籌協(xié)調后上崗服務:文明禮儀提示崗、報刊雜志分發(fā)崗、就餐習慣提醒崗、衛(wèi)生紀律維護崗、大型活動協(xié)助崗、安全法治宣傳崗、服務評價崗等等,在服務、監(jiān)督及自我監(jiān)督中以實際行動助人助己,樹立校園新風。
小志愿者畢竟還只是一群小學生,在參與校園志愿服務時學習重于服務,體驗重于認知,他們在學習中服務,發(fā)掘潛力,發(fā)展特長,增強實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學會奉獻、樂于奉獻。
2.社會實踐,享受奉獻
為了加強實踐能力,拓寬志愿服務范圍,志愿團的志愿活動逐步由校內走向校外,聯(lián)動社區(qū),成了志愿活動最大的助力。“福利院送溫暖”“志愿如歌百米長卷繪制”“我為小樹穿冬衣”“植物園垃圾隨手撿”“高鐵站快閃”“一勺米鄰里情”“紅船樂娃學雷鋒”……學生們紛紛表示,在這些內容豐富、形式生動的志愿活動中,帶去幫助的同時自己收獲更多,深深體會到了奉獻的快樂。
每一次的校外活動名額有限,小志愿者們都爭先恐后報名。他們化身志愿小使者,小手拉大手,家人、朋友、鄰居,甚至路人,都被他們的熱情感動。時常有家長特意請假前來參與,孩子成了他們的榜樣;時常有路人駐足加入,穿上志愿紅背心,我們有著同一個光榮的名字—志愿者,這一抹鮮艷的志愿紅是踐行紅船精神最美的風景。
3.志愿平臺,弘揚奉獻
為了規(guī)范學?!凹t領巾志愿團”隊伍,也為了滿足更多家庭親子志愿的需求,學校依托志愿匯app平臺組建了“經(jīng)開小樂娃紅領巾志愿者服務隊”,及時發(fā)布志愿活動消息。志愿者通過實名認證加入組織后,可直接通過手機報名參加、簽到,參與活動后還可得到志愿積分。志愿匯平臺讓大家熱情高漲,一邊關注學校的公益活動,一邊了解全國各地的志愿者組織和志愿活動,從“被志愿”到“樂志愿”,志愿精神的弘揚就在你我之間凝聚力量。
三、以“家庭公益聯(lián)盟”為橋梁,
傳播紅船精神
三月的嘉興,春意盎然,大地一片生機勃勃,孩子們回到了熟悉的課堂,聆聽著老師們的諄諄教導,幸福的笑臉印在了每個孩子的臉上!可在同一片藍天下,有著另一群一樣天真爛漫的孩子,他們并不能像這里的孩子般無憂無慮地學習與生活,他們在福利院長大,沒有大校園,沒有爸爸媽媽溫暖的擁抱。2019年3月9日,學校104班火箭隊的孩子們在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手拉手送愛心 溫暖福利院兒童”的活動。
春天的陽光里,大手牽小手,孩子們笑意盈盈,排著整齊的隊伍在家長的帶領下走進了嘉興市社會(兒童)福利院?;鸺牭男』锇閭兗w用隊費購買了兒童學習文具、益智類玩具、水果、牛奶、餅干以及糖果等帶給福利院的孩子們。
播種愛心,定會收獲快樂!孩子們雖然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錢,搬東西搬得很累,但內心是快樂幸福的。通過活動,孩子們體會到了生活也有艱苦的一面,以后要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志愿者們同樣也希望福利院的孩子們能感到人間溫暖,都是祖國的花朵,都需要用心呵護!
在“南湖紅”研學活動和學生志愿團建設的基礎上,學校進一步思考如何將紅船精神傳播得更廣,植根于孩子的心里。經(jīng)過學校德育團隊的討論與實踐,最后決定在班級層面成立“家庭公益聯(lián)盟”小隊,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把家長帶入到公益活動中來,以“三個一”機制開展活動,傳播紅船精神。
1.每班一隊,成立家庭聯(lián)盟
小小公益,播撒大愛。學校里每個班級都成立了家庭聯(lián)盟小隊。按照地域、愛好、家長職業(yè)分組,形成了若干個家庭聯(lián)盟小隊。小隊利用各種社會資源,積極開展愛心義賣活動。隊員們來到公共場所,把一些用過的玩具、讀過的書籍拿出來義賣,把蘊含著濃濃愛心的義賣款捐給了我?;及籽〉耐瑢W,希望他早日康復。在兒童節(jié),隊員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義賣活動,將義賣款捐給浙江省紅領巾公益基金。這樣的家庭聯(lián)盟將家長和學生、課堂和生活、校內和校外有機聯(lián)結在一起,形成了公益活動的有機網(wǎng)絡,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紅船活動的有序開展。
2.每隊一案,保障公益活動
每個家庭聯(lián)盟小隊開展活動前都會制訂詳盡的活動方案。如隊員們每月一次到海鹽西塘橋鎮(zhèn)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顒映尚星?,食物購置組、禮物制作組、貼心聊天組、節(jié)目表演組,小隊內部分工合作,規(guī)劃有序,形成了完整精致的活動方案,使老人們感受到濃濃的愛。隊員們跟著爺爺奶奶一起唱紅歌,聽老爺爺講抗戰(zhàn)故事,聽老奶奶講艱苦生活的往事,紅色情懷在一老一少間脈脈涌動。
3.每案一課,展示紅船風采
如果說家庭聯(lián)盟的活動方案是活動的起點,那么展示性班會課就是活動的小結和評價。每個家庭聯(lián)盟在每個階段的活動后都會組織班會課,以展示活動中踐行紅船精神的過程和成效。班會課上,家長不僅交流這一階段開展的實踐活動感受,而且結合嘉興獨特的紅色資源,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紅船精神,努力實踐紅船精神,以上一階段活動的小結作為下一階段活動的嶄新動力。
學校利用嘉興的紅色教育資源,讓隊員們感知歷史、感受家鄉(xiāng)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懂得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最好的教育在路上,學生們走出課堂,留心觀察生活,放眼世界,在體驗中將抽象的紅船精神具象化,通過紅領巾志愿團踐行紅船精神。家庭聯(lián)盟微公益活動,以充滿正能量的言行感染學生,讓愛的火炬在孩子心靈深處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