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新卯 武利利
2018年,陜西部分核桃產區(qū)黃刺蛾大量發(fā)生,危害嚴重,不僅造成核桃品質和產量下降,而且其幼蟲的毒刺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不少麻煩。
幼蟲食葉,低齡幼蟲啃食葉肉,使葉片呈現網眼狀,大齡幼蟲將葉片啃成缺刻和孔洞,嚴重時只殘留主脈和葉柄。分布極廣,幾乎各地均有發(fā)生。除危害核桃外,還危害梨、蘋果、石榴、柑橘、桃、李、杏、梅、棗、櫻桃、柿、山楂等。 在陜西1年發(fā)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枝杈、主側枝及樹干粗皮上結繭越冬。幼蟲有毒刺,觸及皮膚極其疼痛,給夏秋管理帶來困難。8月下旬老熟幼蟲結繭越冬。
2.1 成蟲 雌蛾體長 15~17 mm,翅展 35~39 mm;雄蛾體長 13~15 mm,翅展 30~32 mm。 體橙黃色。前翅黃褐色,自頂角有1條細斜線伸向中室,斜線內方為黃色,外方為褐色;在褐色部分有1條深褐色細線自頂角伸至后緣中部,中室部分有1個黃褐色圓點。后翅灰黃色。見圖1。
圖1 黃刺蛾成蟲
2.2 幼蟲 黃刺蛾幼蟲又名麻叫子、洋辣子、刺兒老虎、毒毛蟲等。幼蟲體表有毒毛,皮膚接觸后易引起痛癢。見圖2。
老熟幼蟲體長 19~25 mm,體粗大。頭部黃褐色,隱藏于前胸下。胸部黃綠色,體自第2節(jié)起,各節(jié)背線兩側有1對枝刺,以第三、四、十節(jié)的為大,枝刺上長有黑色刺毛;體背有紫褐色大斑紋,前后寬大,中部狹細呈啞鈴形,末節(jié)背面有4個褐色小斑;體兩側各有9個枝刺,體中部有2條藍色縱紋,氣門上線淡青色,氣門下線淡黃色。
圖2 黃刺蛾的幼蟲
2.3 繭 橢圓形,質堅硬,黑褐色,有灰白色不規(guī)則縱條紋,極似雀卵,與蓖麻子的大小、顏色、紋路幾乎一模一樣,繭內蟲體金黃,烤之味道極香,農村常有食之。見圖3。
圖3 黃刺蛾的繭
1)人工防治。7月上旬小幼蟲群集葉背時,及時剪下葉片集中消滅低齡幼蟲;8月中下旬老熟幼蟲開始在枝干粗皮上尋找結繭場所時,集中人力捕捉老熟幼蟲,集中殺滅。
2)噴藥防治。以生物制劑、礦物源藥劑為主,7月初幼蟲初發(fā)期葉面噴1次300~500倍液Bt乳劑,10天后再噴1次25%滅幼脲3號2 000倍液,或30%蛾螨靈2 000倍液。
3)生物防治。上海青蜂是黃刺蛾的天敵優(yōu)勢種群。3月份在核桃樹陰下安置保護器,休眠期掰除黃刺蛾越冬繭,集中放入保護器內。上海青蜂羽化后爬出保護器,在自然環(huán)境中繁殖,而黃刺蛾則被截留在保護器內集中消滅。
4)黑光燈誘殺。6月中旬至7月中旬越冬代成蟲發(fā)生期,田間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