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祥 曹恒來
● 學習內容分析
PowerPoint動畫是制作幻燈片過程中常用的技術表現(xiàn)形式,PowerPoint動畫共有四種類型,一個符合人們審美習慣、意境完整的古詩動畫作品,除了幻燈片上對象本身的藝術效果以外,還需要給幻燈片上的各類對象添加動畫,并設置合適的動畫效果。本課主要通過制作古詩動畫作品,學習給幻燈片上的對象添加動畫、設置動畫效果選項等操作。給幻燈片上的對象添加動畫是一項技術操作,而給對象設置合適的動畫效果則是一種創(chuàng)意思維活動。
● 學習者分析
本課的學習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初步學習了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掌握了一定的PowerPoint軟件的操作技能,會在幻燈片上插入圖片、文本框等各種對象。另外,五年級的學生自主意識增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綜合思維能力進入一個快速發(fā)展期,這都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 學習目標
了解PowerPoint的“進入”“強調”“退出”和“動作路徑”四種動畫類型,掌握添加動畫的方法,能夠運用“效果選項”來改變動畫效果。
使用PowerPoint動畫,完成一個符合人們審美習慣、意境完整的古詩動畫作品。
體會PowerPoint動畫是豐富幻燈片表現(xiàn)形式的一種手段,制作動畫是一項技術操作,也是人類的一種創(chuàng)意思維。
● 教學重難點
重點:運用“效果選項”來改變動畫效果。
難點:設置合適的動畫效果。
●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感受動畫魅力
交流:杜甫有一首著名的七言絕句——《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你會背嗎?背著這首詩,在你的腦海中浮現(xiàn)了哪些畫面?我們可以借助計算機動畫把這些畫面表現(xiàn)出來!
課件播放:《絕句》動畫(如圖1)。
師:看到這個動畫,與剛才你腦海中的畫面相比,你有什么樣的新的感受?
古詩遇上動畫,更加生動形象,更有畫面感,更能表現(xiàn)古詩的意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PowerPoint動畫來表現(xiàn)古詩的意境美。
設計意圖:從學生耳熟能詳?shù)墓旁娙胧?,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一說腦海中呈現(xiàn)的畫面。在觀看完古詩動畫后再次啟發(fā)學生思考在腦海中浮現(xiàn)的畫面與之前的有什么不同,幫助學生體會古詩遇上動畫的精彩之處,從而理解動畫在表現(xiàn)古詩意境上的獨特魅力。
2.范例研習,認識動畫類型
活動1:打開“絕句.pptx”演示文稿,點擊“動畫”選項卡,再點擊幻燈片上的對象,觀察各個對象上面的動畫,完成下面的表格。思考:
(1)演示文稿中“動畫類型”中的“動作路徑”表示什么意思?
(2)開始方式中“與上一動畫同時”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小結:①“動畫類型”是頁面內對象的動畫效果,頁面內的對象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片。②動畫類型有“進入”“強調”“退出”和“動作路徑”四種,分別用四種圖標來表示。動作路徑是指頁面上的對象沿著某一路徑移動。③“與上一動畫同時”表示該對象的動畫與頁面內上一個對象的動畫是同時進行的。
提問:幻燈片上面可能有多個對象,有些可能添加了動畫,有些可能還沒有,如何去查看幻燈片上所有動畫的列表呢?
活動2:選取“絕句.pptx”中的某一頁幻燈片,打開“動畫窗格”,借助“學習軟件”,學習圖2中①②③④處所代表的含義與作用,并通過連線題檢測學習效果。
小結:①通過“動畫窗格”,可以查看幻燈片上動畫的列表。②“動畫窗格”還顯示動畫效果的其他信息,如動畫效果的類型、多個動畫效果之間的相對順序以及效果的持續(xù)時間等。③單擊列表中的動畫,通過菜單圖標里面的命令(效果選項),可以進一步設置動畫重復的次數(shù)等動畫效果。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先讓學生觀看和操作“動畫”,從感官上感受動畫效果。然后引導學生借助學習軟件觀察“動畫窗格”,認識頁面對象動畫效果的播放順序、持續(xù)時間、菜單圖標,知道對動畫效果的具體設置可以通過“菜單圖標”里面的命令來進一步操作,為下面情境性的應用做好技術儲備,并通過連線題檢測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3.鞏固雙基,設置動畫效果
師:“絕句.pptx”演示文稿中,第二張幻燈片上另一只“黃鸝”還沒有添加動畫,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活動3:給沒有動畫的“黃鸝”添加動畫。思考:
(1)要表現(xiàn)出這句詩的意境,“黃鸝”的動畫選用什么類型的效果比較合適?
(2)“黃鸝”的動畫開始方式選用哪一種比較好?
(3)如何給“黃鸝”添加你想要的動畫效果?
(4)如何讓“黃鸝”重復做這樣的動作?
師:“兩只黃鸝鳴翠柳”,“黃鸝”在柳樹上悠然自得唱著小曲的動畫就表現(xiàn)出來了。怎么去添加“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動畫呢?
活動4:根據(jù)詩句的意境,修改“白鷺”的動畫效果。
(1)試一試:預覽該頁動畫效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白鷺原地打轉)
(2)想一想:“白鷺”的動畫效果符合詩句的意境嗎?怎么改?
(3)做一做:修改“白鷺”的動畫效果,使它符合詩句的意境。
師:“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們成群結隊,飛向遠方,這樣的修改無疑是成功的。
設計意圖:從技術角度來看,給幻燈片上的對象添加動畫是簡單的,且學生具備這樣的能力;從藝術欣賞角度來看,如何根據(jù)古詩的意境來選用合適的動畫效果,對學生來說要求還是比較高的。為了激發(fā)學生探究的動機,提高探究的實效,設計了兩個有遞進關系的學習活動,減少了自主探究的盲目性:活動3主要是幫助學生回憶“添加動畫”這一操作技能,并啟發(fā)學生要根據(jù)古詩意境來設置合適的動畫效果,進而掌握這一類問題解決的方法;活動4是對活動3的應用和提高,在問題討論中碰撞出創(chuàng)意思維的火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亦可進行一定的自主創(chuàng)新,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動畫,表現(xiàn)出不一樣的“白鷺上青天”的效果,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4.問題解決,形成思維能力
交流:《絕句》的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描寫的是動景還是靜景?(靜景)那如何在幻燈片中用動畫來表現(xiàn)靜景呢?
活動5:給后兩句詩的幻燈片添加動畫,讓“靜景”動起來。
(1)說一說:要讓靜態(tài)的畫面動起來,你準備怎么做呢?其實這與影視攝影中的“推拉搖移”的手法相似,利用畫面的運動,可以化靜為動,變固定景物為活動畫面,增強幻燈片的表現(xiàn)力,從而體現(xiàn)詩的意境。
(2)做一做:添加合適的動畫效果,使“靜景”動起來。
(3)改一改:讓畫面的動畫效果更和諧。
小結:演示文稿中的動畫和其他類型作品中的動畫一樣,都需要合理、適度、規(guī)范地使用,才能給觀賞者帶來更好的視覺效果體驗。
設計意圖:創(chuàng)意思維,也稱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以新穎獨特的思維活動揭示客觀事物本質及內在聯(lián)系,并指引人們去獲得對問題的新的解釋,從而產生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如何使用動畫來表現(xiàn)古詩中的“靜景”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一開始無從下手,在教師的引導下再看《絕句》動畫的效果后,再進一步啟發(fā)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對于合理的想法教師都給予肯定,最后教師介紹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方法:可以借助于影視攝影中的“推拉搖移”的手法,利用畫面的運動,變固定景物為活動畫面,來增強幻燈片的表現(xiàn)力,從而體現(xiàn)詩的意境。在完成作品之后,教師展示學生的作品,在自評、師評、生評中,學生能夠產生一定程度的成就感。
5.拓展延伸,總結提升
師:杜甫還有一首五言絕句——《絕句·遲日江山麗》(如圖3),課后,同學們可以嘗試給它也配上動畫,分享給朋友、老師。
小結: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幻燈片中動畫的類型和動畫效果的具體設置,體驗了給古詩配動畫一定要根據(jù)詩的意境來選擇合適的動畫效果。PowerPoint動畫的功能非常強大,有興趣的同學在課后可以繼續(xù)探索研究。
設計意圖:課后給《絕句·遲日江山麗》配上動畫,表現(xiàn)古詩的意境美,以達到對所學知識和技能再應用的目的。在課后作品的選擇上,這首古詩與《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來自同一作者,在寫作上采用了類似的手法,學生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既可以融會貫通,也可以有所創(chuàng)新,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和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問題解決的思路,完成知識體系的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