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芳
杭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張羽
望天門山
[唐]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唐朝時期有個人叫魏顥,他對李白十分敬仰,曾經(jīng)一路打聽李白的行蹤,幾經(jīng)輾轉,不遠千里,終于次年五月在廣陵(今江蘇揚州)見到了李白。第一眼,他就被李白的相貌震驚了:只見李白一雙眸子炯炯有神,英氣逼人,如同一只饑餓的老虎,有橫吞天下的氣魄。當他看到李白整理好衣冠時,那簡直是玉樹臨風,風流倜儻,全然不似凡間人物。這就是魏顥眼中的李白。
李白曾經(jīng)毛遂白薦,在白薦書中這樣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長相氣質(zhì):十五歲喜好劍法,三十歲文章有成,雖然身高不滿七尺,但是氣宇軒昂,有萬夫不當之勇。
我們以此對李白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個頭兒不高,但是氣場強大,在他身上有充塞天地的豪情。
有什么樣的人格,就有什么樣的作品。李白的氣質(zhì)直接影響到了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他的信轉為詩句,那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的豪情化為詩句,那就是“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他的抱負寫為詩句,那就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在李白的詩歌中,我們常常會被他詩中巨大的意象震撼,在他有限的篇幅中可以放得下“百尺危樓”“千里江陵”“萬里長風”,李白的豪情可以籠罩一個多么巨大的世界!
今天我們講的這首《望天門山》也可一睹李白的氣魄。李白25歲那年仗劍去國,辭親遠游,離開了從小生活的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xiāng))的家。他路從長江三峽順流而下,那巍峨的高山、奔騰的江水、船夫的號子、哀嚎的猿聲,讓這個精神的巨人有了空前闊大的體驗。
船兒繼續(xù)前行,來到當涂縣。這里曾是春秋時期楚國的疆域,流經(jīng)此地的長江也被稱為楚江。就在前方,兩岸巨大的高山隔江對峙,相對而出,就像兩扇頂天立地的大門,被滾滾的長江水分成兩邊。它們專等李白的到來,這一刻等得太久了!
這道天門對長江而言,是一個轉折點,由西向東一條碧藍的江水在這里改變了方向,一個回轉,向北奔騰。同樣,這道天門對李白來講,也是他人生的轉折點。因為他告別了青山綠水的綿州,將要來到那個紙醉金迷、權貴交織的金陵(今南京),從此開始他的傳奇人生。
等待李白的是通天大道,還是泥濘小路呢?李白根本不會思考這個未知問題,他正站在江面上那艘迎著紅日、直掛云帆、長風破浪的巨輪上,自信地告訴你:前行是我人生唯一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