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金萍
摘要:生活中,心理暗示無處不在。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相反, 如果對孩子存在偏見,或者總是對他說些負面的話,孩子就很可能會朝著消極的方向發(fā)展。教育孩子時,你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就給他怎樣的“心理暗示”吧,孩子最終一定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關(guān)鍵詞:心理暗示 積極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人類心理方面的一個正?;顒?,主要是指在無對抗和批判的情況下,通過感官給予自己或他人心理暗示或刺激。心理學家?guī)彀S蒙顚嵺`告訴我們,心理暗示力是打開美好生活的一把鑰匙,是征服命運的一件武器,只要正確掌握心理暗示的技巧,便能由內(nèi)而外改變我們的人生。在教育孩子時,父母的心理暗示直接作用于他 們的品格塑造。父母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相反,如果對孩子存在偏見,或者總是對他說些負面的話,孩子就很可能會朝著消極的方向發(fā)展。
我們現(xiàn)在來看一個著名的心理實驗:心理暗示的作用就顯而易見1966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來到一所鄉(xiāng)村小學,給各年級的學生做語言和推理能力的測驗。
測完之后,他沒有看測驗結(jié)果,隨機選出20%的學生,告訴老師說這些孩子很有潛力,將來可能比其他學生更有出息。8個月后,羅森塔爾再次來到這所學校,奇跡出現(xiàn)了,他隨機指定的那 20%的學生成績有了顯著提高。
這個實驗中,老師的期望起了關(guān)鍵的作用。
老師相信羅森塔爾的話,對那 20%的學生寄予更大的期望,給他們更多的信任、鼓勵和支持。而這種期望,對于隨機指定的那 20%的學生,就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會讓他們從心底里覺得自己就是更有出息的人,于是行為也會往這個方向發(fā)展。
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在教育孩子時,給以“積極的暗示”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培養(yǎng)良好的性格和心態(tài)?!跋麡O的暗示”是孩子心靈的腐蝕劑,讓孩子情緒低落,產(chǎn)生自卑和自棄心理。
父母教育孩子時,也不可小視暗示的力量。在教育孩子時,如何做到積極的心理暗示,培育健康快樂幸福的孩子呢?有幾種方法可以借鑒:
暗示方法一:使孩子積極做功課
如母親確信孩子的功課一定會很好,是培養(yǎng)孩子功課進步的第一步。對待孩子就好像對待優(yōu)等生一樣,逐漸地孩子就會變成優(yōu)等生。讓孩子具體想象做功課會得到的好處。
暗示法二:使孩子聽從勸誡
如借著第三者傳達母親的擔心給孩子知道,以消除孩子的欲求、不滿。要讓情緒激動的孩子坦然接受,就要用比平常低的聲音說話。
暗示法三:導引孩子意愿
如為了讓孩子向討厭的科目挑戰(zhàn),可把喜歡的科目留到最后才做。要讓孩子做不太喜歡的事情時,可以說“隔壁的小朋友也做……”。
暗示法四:使孩子自動消除不滿情緒
如由父母選定選擇條件讓孩子選擇,使孩子有參與的意識。有時候干脆裝作接受孩子全部的要求。先傾聽孩子的不滿,讓孩子發(fā)泄欲求不滿的情緒。
暗示法五:解除孩子厭煩心理
如“只做三十分鐘的功課看看!”給予幾個小目標。暗示法六:解除孩子緊張與不安
如對于因犯了錯而強烈不安的孩子,安慰他,人總是會犯錯的。暗示法七:使孩子集中注意力
如將鬧鐘鈴聲作為上床時間,以決定結(jié)束做功課的時間。平常就培養(yǎng)讓孩子幫忙做家事及所規(guī)定的工作習慣。
暗示法八:使孩子擺脫困惑
如對到處碰壁的孩子說:“假如甲不行,還有乙和丙!”
暗示法九:使孩子的態(tài)度由消極轉(zhuǎn)為積極
如讓孩子在父母面前宣布目標,可促使孩子向目標挑戰(zhàn)。讓孩子學習街舞等運動,不僅能緞練孩子的身體,也能振奮精神。
暗示法十:使孩子更有自信
如孩子正向困難問題挑戰(zhàn)時,故意忽視錯誤,只贊美做得好的部分。
暗示法十一:解除孩子自卑感
如避免孩子只注意“做不到的部份”,而留意做到的部份。
暗示法十二:矯正孩子缺點
如對于缺點多的孩子,告訴他他會很有前途,以鼓勵他。
暗示法十三:使贊美具真實感
如將孩子的優(yōu)點濃縮成一點加以贊美,會感覺全部都被贊美。
消極暗示,對孩子影響極壞。在教育孩子時,我們要規(guī)避這些消極暗示:
1.孩子一次考試不理想:“你真笨,就不是個讀書的料!”
2.孩子見人沒有打招呼,總是當著孩子面告訴別人:“這孩子膽小,害羞?!焙⒆拥倪@些所謂“問題”,很多時候僅僅是大人的主觀評價,事實卻并非如此。
3.經(jīng)常訴說:“我家孩子挑食”“我家孩子不愛吃青菜”“我家孩子不喜歡吃肉”。
給孩子積極暗示,他會越來越優(yōu)秀。蕭伯納在他 90 歲壽辰時說過:“要記住,我們的行為不是受經(jīng)驗的影響,而是受期待的影響?!边@種期待,就是一種心理暗示。積極的心理暗示可幫助孩子穩(wěn)定情緒、樹立自信心及戰(zhàn)勝挫折的勇氣。
從3歲開始,兒童的心理發(fā)展和人格形成便進入了關(guān)鍵時期,他們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和可塑性。
教育孩子時,父母如果懂得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比直接的說教、講道理更有效果,孩子也會越來越優(yōu)秀。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相反,如果對孩子存在偏見,或者總是對他說些負面的話,孩子就很可能會朝著消極的方向發(fā)展。其實教育就是這樣,越是不動聲色,越是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帶來深刻的影響。你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就給他怎樣的“暗示”吧,孩子最終一定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教育孩子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與捷徑,有的就是不斷的學習、知道、做到。認真觀察自己的孩子、堅持踐行、選擇相信、選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