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麗夢
一、幼兒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學記》中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進入21世紀,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合作與交往技能的高低也成為了制約個體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幼兒教育,可以說是整個國民教育工程的基礎之基礎,也是影響深遠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將直接影響到一個人未來在接受教育和實施教育中的思想觀念與行為規(guī)范。當今中國幼兒多為獨生子女,由于幼兒從小就缺乏同伴間的親密交往關系,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非常強烈,合作的意識和合作行為普遍較差。因此,在這個機遇與挑戰(zhàn)共存的時代,如何把幼兒培養(yǎng)成既有競爭意識又有合作精神的現(xiàn)代人,成為了幼兒教育所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
幼兒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和活動共同體,通過小組成員間的交流與協(xié)作,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幼兒各自的經驗、知識優(yōu)勢和思維特點,共同研究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思路,形成共同的研究結果的行為。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幼兒小組合作學習突出了幼兒的主體地位,為小組成員的相互溝通、支持與配合提供機會,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和主動參與的意識,使其更加充分地展示并發(fā)揮創(chuàng)造潛育旨。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一)哲學基礎
兒童作為認識的主體,發(fā)展的主體,總是處在教學實踐的交往活動之中。只有通過交往,在交往中,人自身才能得到發(fā)展,人的主體性才能得以真正的展現(xiàn)。將馬克思的人學思想中對于主體性的認識作為其哲學基礎,是主體間的社會交往納入認識活動的過程,是用對象性活動的尺度來審視小組合作活動,在學習活動中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將合作互動,放到人對人的加工層面來考量。
馬克思認為,交往是個人主體意識形成的重要條件。通過交往,人與人在精神和物質上彼此創(chuàng)造,實現(xiàn)人們對人們的加工,提高人們的本質力量和種屬能力。交往雙方從他人身上看出自我,又以自我為尺度看待別人,從而形成自我意識和主體意識。
(二)心理學基礎
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是:學習者要想獲得成功的話,必須自己去發(fā)現(xiàn)和轉換復雜的信息該觀點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作用,由此指導的教學“通常采用大量的合作學習,其理論構想是:如果學生互相討論問題,那么他們會更容易發(fā)現(xiàn)和理解復雜的概念?!本S果茨基提出兒童“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理論,他認為兒童獨立解決問題時的實際水平,與在成人指導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決問題的潛在發(fā)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就是所謂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促進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教師和同伴之間的合作。教師的作用已經受到重視,同伴之間的合作學習往往被忽視。皮亞杰認為幼兒學習中交往的重點應該放到兒童之間的合作上,而不是競爭上,只有在平等互惠的同伴關系中,個體才得以檢驗自己的思想,體驗沖突以及協(xié)商不同的社會觀點。
(三)教育學基礎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合作學習真正體現(xiàn)了學習者的學習主體地位。學生一般以2至5人為一個小組,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共同討論、相互幫助,彌補各自在理解上的不足,達到集體的學習目標。文藝復興時期捷克的大教育家的夸美紐斯在其著作中明確提出,學生不僅可以從教師的教學中獲得知識,還可以通過別的學生獲取知識。
三、幼兒小組合作學習的現(xiàn)狀、問題與原因分析
(一)幼兒小組合作學習的現(xiàn)狀
從相關調查對于我國幼兒教育合作現(xiàn)狀分析,可以看到,獨生子女在家庭環(huán)境中缺乏合作伙伴。雖然幼兒園能夠為其提供一定的機會,但由于部分幼兒園在教育中存在著重知識、輕社會化發(fā)展的傾向,因此幼兒之間還是缺少有效的合作交往??梢姮F(xiàn)階段,幼兒合作行為的發(fā)展還比較滯后。
(二)幼兒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正確開展大班幼兒合作能力培養(yǎng)至關重要。但是在實踐中由于種種因素,通過上文的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幼兒小組合作學習卻往往被忽略了。
四、大班幼兒小組合作學習的培養(yǎng)策略
幼兒的教育是家長與幼兒園老師共同的責任,同時也只有家庭與學校合作才能真的使大班幼兒合作性學習能力獲得培養(yǎng),本文就將從家長和老師兩方面給出相應策略。
(一)家長采取的策略
1.鼓勵幼兒與同伴交往
幼兒社會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與同伴的交往,大多數容易合作的幼兒都有很強同伴交往能力。在給幼兒創(chuàng)造同伴交往機會的同時,還要對孩子的各種表現(xiàn)給予及時的反饋,積極的要給予肯定和獎勵,相反的消極的要進行否定與糾正,告訴幼兒怎樣做才是正確的行為。
2.改善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的方法
家庭是幼兒生活的重要場所,幼兒的各種行為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環(huán)境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影響?!袄差D等人(1980)的研究表明,兒童多次觀看利他行為的榜樣有助于培養(yǎng)利他行為,多次看到別人把自己的東西分給別人的兒童,比只看到一次的兒童,更多地把自己的東西分給別人,在眾多榜樣中,父母的助人行為榜樣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币虼思议L要注意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同時樹立正確的教育和兒童觀。
(二)老師采取的策略
1.創(chuàng)設良好的合作情境
幼兒園應加強環(huán)境設計、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因為社會性發(fā)展是幼兒認知發(fā)展的重要方面。處于自我中心的幼兒,社會化剛剛起步,只有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學習理解他人和認識自我。
2.指導幼兒與同伴交往的方法,促使其產生高效的合作行為
有研究者認為,通過教給兒童必要的技能,改變他們的某些行為,就可以改善他們的同伴關系并最終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和適應(鄒亂,1996)。
3.實施有效的組織,發(fā)揮教師的作用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應成為一個真正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庇變航逃羌议L與老師共同努力的結果,在幼兒合作性學習的培養(yǎng)過程中也是如此。幼兒教師和家長有著幫助幼兒健康成長的相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