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北漂”魯迅兩月工資買一套四合院?

2019-06-25 02:59:31馬也
人生與伴侶·共同關注 2019年6期
關鍵詞:米價銀圓北漂

馬也

長期以來,網(wǎng)絡間流傳著這個月一個段子“魯迅在北京任職期間,買一套四合院只花了兩三個月工資”。在如今這個房價高漲的年代里,慕古好遠的“民國范們”由此細節(jié)得出來民國時代房價便宜,是老百姓安家置業(yè)的黃金時代的結論。

那么事實的真相是什么呢,恐怕眾“民國小清新”們要失望了……

話說,魯迅1912年5月到北京任職,開始了他十余年的“北漂”生涯。

到了1919年,為了全家團聚,魯迅和弟弟周作人花了3675元買下八道灣11號一座“三進的大院子”。1924年,由于家長里短的問題,魯迅不得不又花了不到1000元買下阜成門內西三條的一套四合院(今北京市阜成門內大街宮門口二條19號魯迅博物館)。光看這數(shù)字,感覺當時的房價簡直就是白送啊,比今天的“白菜價”還便宜。不過不談實際購買力就坐地起價顯然不是事兒,下面再來看看當年魯迅所生活的時代1元錢的實際購買力。

中國歷史上貨幣的購買力以米價(糧價)來衡量最為可靠;當然,抬杠地說,其實也不盡然,糧食品種、品質、糧食產(chǎn)出地、季節(jié)等地域、時間等問題都會影響到糧食的價格;這里我們所說的米價,更多的是理想化地指作為商品糧的大米,以年為時間度量的均價。

1919年、1924年北京的米價每百斤平均價格分別為5.35元和7.94元。這就是說,八道灣房產(chǎn)約值7萬斤米,以現(xiàn)在米價2元一斤來算(略低于實際米價),大概值14萬元錢。同理,西三條四合院房價約值12500斤米,相當于現(xiàn)在的25000元。魯迅的收入,包括教育部月薪300元及稿費、講課費。這樣看來,八道灣房產(chǎn)約需魯迅一年的工資,而西三條四合院只要他兩三個月的工資。

從1912年魯迅到北京教育部任職,一直到1936年去世,24年中,日記的主要內容就是記錄收入情況,魯迅總共收入12萬多銀圓,約合今天人民幣480萬元。這些收入充分保障了他在北京四合院和上海石庫門樓房的寫作環(huán)境。在殘酷無情的文化圍剿之中,魯迅能夠自食其力、自行其是、自得其樂,堅持他的自由思考和獨立人格,這得益于他殷實的收入。

此外,要看房價是貴還是便宜,大眾是否買得起,還要看看同時期其他社會階層的收入如何呢?民國時期,小學和中學教員為30~100元及70~160元;大學教師,助教100~160元,講師160~260元,教授400~600元。在外國企業(yè)服務的高級職員為200~400元,中低級職員為50~100元;傳統(tǒng)舊式商店中的店員或職員則僅有10~30元(工廠女工相同),北大的某圖書管理員助理才8元??梢姡驮氯?00元以上的魯迅而言,其收入絕對在一般社會成員之上。

要想弄清楚民國房價究竟是高還是低,除了看收入,還要看具體的時間。大致來說,民國前期房價低,民國后期房價高;北洋時期房價低,國民政府時期房價高;抗戰(zhàn)以前房價低,抗戰(zhàn)勝利后房價高。此外還要看看是哪一個城市,該城市的什么地段,這跟當時的政局也很有關系。簡單地說,決定現(xiàn)在的房價一般規(guī)律同樣也適用于魯迅的時代的,當然,得排除坑爹坑爺爺奶奶的所謂學區(qū)房問題。

北京的住房市場“民國十七年前一直漲價,至民國十八年反形跌價?!?919年,也就是五四運動那年,郁達夫的哥哥郁曼陀在阜成門內巡捕廳胡同買下一個四合院,花了大洋2200元。到了1924年,“值五六千元矣。”(吳虞1924年5月3號的日記)短短五六年,房價漲了一倍多!換句話說魯迅入手西三條四合院時,正趕上房價上揚的時期——才花兩三個月工資的魯迅買房居然買虧了!

但從前面陳列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和今天一樣,像魯迅這種高收入的民國“金領族”(如今月薪在3萬元以上的三資企業(yè)高級管理等)畢竟是少數(shù),根本不具備社會代表性。

從魯迅的例子可以看出在民國時期,在當時沒有開發(fā)商的情況下,房價的確比現(xiàn)在便宜,但收入達到中位數(shù)的普通人,要攢近百年時間才能買到一套房。

20世紀頭30年以銀圓為本幣(1銀圓大約等于0.7兩白銀)從1912年到1936年24年間,中國的物價是基本穩(wěn)定的,升降平緩、浮動不算大,還沒出現(xiàn)貨幣急劇貶值的狀況。

民國初年,成都一座帶小花園院落售價440兩銀子,不足半年就漲到了500兩。而那時的成都普通人一年最多也就攢下5兩銀子。那時候1兩是37克,440兩即16280克,近年銀價大漲,每克接近1元,16280克也才16萬元。花16萬元就能在成都市區(qū)買一座院落,擱到今天絕對是天方夜譚。

可是民國初年一般成都人的收入又有多高呢?人力車夫365天不歇班,刨去飯錢、車份兒以及抽大煙和逛低等妓院等等開支(多數(shù)車夫狂賭爛嫖,且有鴉片癮),一年最多能攢下來3兩銀子;理發(fā)師剃一個頭掙10文錢,一年最多能攢7兩銀子;保安管吃管住,月薪500文,假如一文錢不花,一年才攢下6000文,折合紋銀5兩多一點(以上收入數(shù)據(jù)均見于《成都通覽》)。

這些賣力氣吃飯的升斗小民要想在成都市區(qū)買一所像模像樣的宅子,得付出幾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的血汗。可見,民國時代也是二線城市的成都房價一點也不比今天便宜。

1863年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平均價是每畝1318兩銀,到1907年達到9606兩,升值七倍多;1920年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平均價是10476兩銀,1933年達到了33877兩。

1兩白銀,等于現(xiàn)在的多少呢?——30年代,上海普通老百姓三口之家,收入大致是300兩白銀(大洋)。其生活水平相當于目前年收入3萬余元的家庭購買力。由此看,當時一兩白銀等于現(xiàn)在100多元人民幣。以這樣折算,等于當時每平方米要現(xiàn)在的人民幣5600元,購買的吃力程度,相當于目前的每平方14000元。但當時上海人口只有目前的四分之一,買房基本沒按揭。

所以一線城市上海的房價收入比從來就是這么高。

猜你喜歡
米價銀圓北漂
誠實的漁夫
一擔銀圓示忠誠
用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理論巧降米價
一枚銀圓
臺灣影視人的“北漂”路
海峽姐妹(2020年2期)2020-03-03 13:36:34
“水稻抗議”
I LOVE SPIDER—MAN
北漂
“賣菜叔”出書:北漂路上我和兒子一起追夢
人生十六七(2015年7期)2015-02-28 13:08:49
一塊假銀圓
小小說月刊(2008年6期)2008-06-05 09:38:28
四子王旗| 九台市| 凉山| 文水县| 晋州市| 永新县| 伊宁市| 双辽市| 都匀市| 英超| 沂源县| 安宁市| 扎兰屯市| 枣阳市| 板桥市| 庄浪县| 镇沅| 清原| 博客| 子长县| 留坝县| 萨迦县| 从化市| 祁东县| 友谊县| 察哈| 兰考县| 苏尼特左旗| 虎林市| 昌黎县| 高要市| 娱乐| 汕头市| 疏附县| 蛟河市| 广州市| 夹江县| 南江县| 云龙县| 合江县| 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