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芳笛
摘 要:貪污是一個古老而又新型的話題,一個王朝的興盛衰敗,多少都與貪污有關系。貪污為禍因,必結惡果,翻看歷朝覆亡之故,皆有它的身影。古往今來,貪污事例諸多。以史為鑒,可明是非,可知利害,可修措施,可得教會。
關鍵字:貪污;反貪;影響;制度
一、引言
乾隆中期是清朝最為鼎盛的時期,然而盛世之下卻隱藏著巨大的危機,政治的腐敗帶來的社會階級矛盾愈演愈烈,乾隆后期各種民變相繼爆發(fā),清朝第一反貪大案的揭露,更是給這步入衰敗的王朝一棒不小的重擊。
二、案由
在清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肅省撒拉族和回族聯(lián)合反清起義(史稱蘇四十三事件),叛亂一路蔓延威脅到蘭州,乾隆派愛將首席軍機大臣阿桂和寵臣和珅率軍前去鎮(zhèn)壓叛亂,然而局勢對峙數月,未有結果。忽逢暴雨,阿桂以此為由,上書甘肅連逢大雨,影響延誤軍機,乾隆聞后連連起疑。因為清朝規(guī)章制度制定各省督撫要向皇帝定期上報雨水糧價等情況,此前甘肅方面上報的情況卻是連年大旱。然而和珅的奏報同樣如此,乾隆因此認定甘肅地方官員謊報旱情,貪污朝廷下發(fā)的賑災糧款。敕令和珅、阿桂嚴肅查辦此案。清朝第一反貪大案由一場意外的大雨從此展開。
三、過程
時任陜甘總督(地方內最高軍政長官)勒爾謹,前任甘肅布政使(主管地方民政、財政)王亶望,時任甘肅省布政使王廷贊等一干大員被分別逮捕押送到京師刑部大堂,接受審訊對質稽查。他們起先拒不認罪,但在證據面前終于還是承認他們集體貪污冒賑災款的事實。
七年前,勒爾謹因甘肅民困地瘠的原因,曾向乾隆提出并獲得批準在全省實行“捐納監(jiān)生”的政策來籌集賑災,即公開用糧食去買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的名額。原來國家規(guī)定只準捐贈谷物類每40石可換取一個監(jiān)生名額,但勒爾謹與王亶望串通一氣,擅自改變政策章程,規(guī)定用白銀55兩就可換取一個監(jiān)生名額。王亶望與蘭州知府蔣全迪勾串一起為各縣謊報災情,并規(guī)定出收捐的數額,再由布政司(官府部門,全名承宣布政使司也稱潘司)來預定賑災份額發(fā)單給各縣開賑。
王亶望還明示地方官員向他交銀,以此來安排各地方縣賑災份額,當王廷贊接任后,起先對“監(jiān)糧換銀”的規(guī)定,一度想制止,卻禁不住誘惑,后非但不向乾隆據實上奏,還幫助“改善”組織全省貪污的方法,以此來提高效率。幾年內,甘肅全省捐銀收入超過一千萬兩,被各級官員全部貪污。不僅這樣,甘肅方面竟然還公開表示要蓋建糧倉來儲存根本沒有的捐糧并雇傭運糧的勞役,又欺騙貪污戶部20萬兩白銀。他們不僅沒有實行捐糧,甚至還公然侵吞糧食100萬石,包括“籽種、口糧”,正是他們的貪污惡行,胡作非為,導致當地百姓民不聊生,最后發(fā)生暴動。七年來,共有二十七萬四千四百五十人報捐“監(jiān)生”,共計交銀一千零九萬四千七百五十兩,侵吞賑銀兩百九十一萬五千六百兩。數額之大案件影響之惡劣無不為之震驚!
四、結果
甘肅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參與其中,在熟知此案案情后,乾隆大怒,下旨將王亶望、蔣全迪以斬刑處理,王廷贊被處以絞刑,勒爾謹被賜死;貪污白銀2萬兩以上者斬首示眾共56人,免死但發(fā)配流遣邊關者46人,被革職、杖流、病故、畏罪自殺者數十人,甘肅官場幾乎為之一空。
五、分析與小結
通過這個集體貪污案,可以影響很多方面。例如政治方面,貪污腐敗會極大地敗壞政府的形象,動搖了百姓對政府的信心,影響政府的執(zhí)政地位。經濟方面,貪污腐敗會導致經濟的停止不前或者滯后,阻礙經濟的發(fā)展。由腐敗滋生的不良之風,會致使政府效率低下且財力浪費損耗,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社會方面,貪污腐敗會對社會風氣造成沖擊和破壞,影響、污染、敗壞社會,造成社會矛盾。同時也對清正廉潔的思想造成極大的壓迫,出現(xiàn)“劣幣驅逐良幣”現(xiàn)象.對于個人方面,面對處于“這樣”的環(huán)境,個人的思想和心理會有片面的認知錯,認不清何為本質,對貪污現(xiàn)象的錯誤理念,影響為官者的正確思想。也會讓百姓有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生活無望的黑暗心理。長達七年的時間,卻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問題,這對官場和人民都是一種可悲,更是一種可怕!
對于集體貪污案造成的原因也有很多,例如,權利過分集中,缺少監(jiān)督。勒爾謹身為地方最高軍政長官手握重權,又遠離朝廷。為貪欲膨脹埋下禍根。環(huán)境原因,“上梁不正下梁歪”。王亶望直言明示地方官員交銀,創(chuàng)造貪污“氛圍”。對于王廷贊等一干人等,用現(xiàn)在的政治思修來講,就是政治立場不堅定,個人思想價值觀扭曲或異變,道德底線低下或者道德防線崩塌,盲目從眾心理,也可能存在僥幸心理(遠離朝廷上下勾結,上有保護傘)等。
縱觀中華,橫看世界,貫古今,穿中外。多多少少都會出現(xiàn)貪污問題,隨著我國的不斷的發(fā)展和進步,中央領導對此問題的嚴厲打擊,機制的越來越健全,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會更美好!
參考文獻:
[1]焦利.清朝反貪大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