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智銳,李小玲
(商洛學院 生物醫(yī)藥與食品工程學院,陜西 商洛 726000)
黃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又名山茶根,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干燥根。主要分布于中國北方,生于向陽草坡地。黃芩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之效[1],屬大宗常用中藥,也是商洛主栽藥材之一。黃芩在醫(yī)學中常被用于治療濕熱癥、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熱咳嗽等癥。由于黃芩消炎抗菌的療效較好,以黃芩為主要原料的相關藥物需求量日益增加,所以如何提高黃芩的產量成為現今研究的熱點。研究表明:15~25 ℃是黃芩種子的最適萌發(fā)溫度[2];低濃度的板栗水浸液對黃芩的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起到促進作用[3];適宜濃度的ABA能有效地緩解鹽害并提高黃芩的抗炎性[4]。
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A.DC)又名包袱花,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桔梗在全國范圍內可種,生于山坡草地。桔梗集藥用食用觀賞于一身,極具開發(fā)前景。桔梗味苦、辛,性平,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之效[1],屬大宗常用中藥,也是商洛主栽藥材之一。桔梗常被用于治療咳嗽痰多、胸悶不暢等癥;它還是治療咽炎和感冒咳嗽的傳統(tǒng)中藥,也是保健蔬菜。桔梗的藥食兩用及其基本的治療作用使之供不應求,為了實現供求平衡,出現了許多方式以提高桔梗產量。張文靜等探討了丹參對桔梗的化感作用,得出丹參不宜與桔梗輪作的結果[5];低濃度的板栗水浸液對桔梗的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能起到促進作用[3]。
科學家Molish H在1937年最早提出了化感作用的定義:在所有類型植物和微生物之間發(fā)生的有害或有利的生物化學相互作用[6]。植物所分泌的化學物質被稱為化感物質;植物主要通過根系分泌、莖葉淋溶或揮發(fā)及植物殘株腐解等途徑向環(huán)境釋放化感物質,以此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周圍植物的發(fā)育及生長。Rice將化感物質分為14類[7],主要是一些次生代謝物質,如酚酸類、類萜類等。Francisco研究了環(huán)境因素和基因對蕪菁產量和次代謝產物的影響[8]。雖然我國對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起步較晚[9],但廣大科技工作者仍關注此類研究。
中草藥種類多,種子差異大,小粒種子的中藥材(如問荊、麻花艽)在人工栽培過程中多采用與農作物套種的方式來提高其發(fā)芽能力。在農作物與藥材套種栽培中,農作物可以在近地層創(chuàng)造一個穩(wěn)定多濕的環(huán)境,有利于提高藥材的發(fā)芽率,例如與小麥套種的麻花艽出苗數高,而與蠶豆、油菜套種的麻花艽出苗數低;套種作物產量高,麻花艽出苗數多,根長更長,根莖更粗,單株鮮重和干重更重[10]。玉米與三七輪作,有助于克服三七的連作障礙[11]。大多數中藥材的耕作方式與植物的天然產物及化感物質有密切關系[12-14]。有關中藥材對其他植物的化感作用也有較多的研究報道,例如太子參對萵苣[15],桔梗對小麥[16],黨參和黃芩對玉米[17],小麥對秦艽[18]等的化感作用。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回歸自然療法和中藥療法的再度認識,在全球范圍內對中草藥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在中藥材供不應求且因連作障礙逐年減產的情況下,人們開始研究如何提高中藥材的產量,在有限的土地上間作、套作某些藥用植物,使其產量增高。
黃芩、桔梗同屬五大商藥,在商洛各個地區(qū)都有分布。小麥是商洛市的主要農作物之一,也是廣大農民的主要收益來源。商洛山區(qū)農民可耕地面積有限,而耕地主要用于小麥和中藥材種植,所以間作套種模式成為當地農戶主要種植模式之一。本課題以小麥品種商麥5226、商麥1619、131232為試驗供體,以商洛道地藥材黃芩、桔梗為受體,研究了不同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和桔梗的化感作用,旨在為提高黃芩和桔梗的產量,以及為農作物與中藥材合理間作套種提供理論依據。
供體材料:成熟風干的3種小麥秸稈(去除根及葉),采自商洛學院秦嶺植物良種繁育中心小麥試驗田。
受體材料:黃芩、桔梗種子,購自陜西天士力植物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1.2.1 水浸液的制備和試驗處理 首先采用浸提法[3],將自然成熟的3種小麥秸稈清洗干凈,自然風干,剪成1 cm左右的小段。分別稱取3種小麥秸稈20 g,放入200 mL的燒杯中,添加100 mL蒸餾水,用封口膜封口并搖勻。在室溫下浸提48 h后,過濾得到0.2 g/mL的母液,于4 ℃冰箱低溫保存?zhèn)溆谩?/p>
采用培養(yǎng)皿培養(yǎng)法[3]進行本次試驗。選取均一飽滿的黃芩及桔梗種子,使用1%的次氯酸鈉溶液消毒15 min,再用蒸餾水反復沖洗,晾干備用。在墊有雙層濾紙的培養(yǎng)皿(直徑為9 cm)中均勻撒入經消毒晾干的種子,每個培養(yǎng)皿中50粒。
將3種秸稈水浸液分別稀釋為5、10、25、60 mg/mL。在培養(yǎng)皿中分別加入3 mL各小麥秸稈水浸液(之后視情況分別加入等量對應濃度的水浸液,使濾紙始終保持濕潤);以蒸餾水作為對照。各處理重復3次。在25 ℃下進行光暗交替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至第9天時統(tǒng)計發(fā)芽率。
采用小杯法[19],將前4 d已統(tǒng)計的兩種萌發(fā)種子放置于鋪有兩層濾紙的100 mL燒杯中,每杯放置5株,分別加入3 mL 4種不同濃度的水浸液,用封口膜封口并在封口膜上用針扎數個小孔;以蒸餾水作為對照。各處理重復3次。在25 ℃下進行光暗交替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7 d后測定黃芩和桔梗幼苗的苗高、根長、鮮質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
1.2.2 指標測定 發(fā)芽率和發(fā)芽指數的計算公式為:發(fā)芽率(%)=(萌發(fā)的種子數/播種數)×100%;發(fā)芽指數=Σ(當天萌發(fā)數/萌發(fā)日數)。
在實驗結束后,采用常規(guī)方法測量幼苗的根長、苗高和鮮質量。
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染色法[20]測定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所測可溶性蛋白的標準曲線為Y=0.0023X+0.0751,R2=0.9992。
采用苯酚法[21]測定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所測可溶性糖的標準曲線為Y=0.007X+0.142,R2=0.9991。
根據上述檢測結果,采用化感效應指數RI來衡量化感作用的類型和強度,其計算公式為:
上式中,C為對照值,T為處理值。當RI>0時表現為促進作用;當RI<0時表現為抑制作用。RI絕對值的大小與作用強度呈正比例關系。
使用SPSS 24.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和顯著性檢驗;采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
2.1.1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種子發(fā)芽率的影響 由表1可知,在相同的濃度處理下,經商麥5226處理的黃芩種子發(fā)芽率最高,經商麥1619處理的次之,經131232處理的最低。低濃度的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均對黃芩種子的發(fā)芽率表現出一定的促進作用,在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濃度達到25 mg/mL時,黃芩的種子發(fā)芽率達到最高,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P<0.05),其化感效應指數為0.0865(商麥5226)、0.0732(商麥1619)、0.0641(131232)。但隨著濃度的增加,3種供體小麥對黃芩種子的發(fā)芽率表現出抑制作用。在濃度為60 mg/mL的3種小麥水浸液作用下,黃芩的發(fā)芽率達到最低。由上可以判斷,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種子發(fā)芽的影響表現為: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在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中,商麥5226相較于其他兩種小麥而言,對黃芩種子萌發(fā)的促進作用更明顯。
表1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種子發(fā)芽率的影響
注:“*”表示與對照間在P<0.05水平下差異顯著;n=3;下同。
2.1.2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種子發(fā)芽指數的影響 由表2可知,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的發(fā)芽指數也表現出了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的雙重效應。在10 mg/mL的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下,黃芩種子的發(fā)芽指數最大。其中,在商麥5226秸稈水浸液處理下的種子發(fā)芽指數最高,商麥1619次之,131232最低。商麥5226、商麥1619處理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P<0.05),黃芩種子的發(fā)芽指數分別比對照提高了7.5%、6.6%。黃芩種子的最低發(fā)芽指數均出現在60 mg/mL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下。由此可知,低濃度的小麥秸稈水浸液可以促進黃芩種子發(fā)芽,高濃度的小麥秸稈水浸液則抑制黃芩種子發(fā)芽,且在3種不同小麥中,商麥5226對黃芩種子發(fā)芽的促進作用最明顯,131232對黃芩種子發(fā)芽的抑制作用最明顯。
表2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種子發(fā)芽指數的影響
2.1.3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 由表3可見,在濃度為5~25 mg/mL的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下,黃芩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對照,并在25 mg/mL濃度下達到最高,且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P<0.05),分別增長了22.5%(商麥5226)、21.9%(商麥1619)、17.9%(131232),化感效應指數分別為0.2256(商麥5226)、0.2187(商麥1619)、0.1909(131232)。在濃度為60 mg/mL小麥水浸液作用下,黃芩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對照,化感效應指數分別為-0.0858(商麥5226)、-0.1125(商麥1619)、-0.1533(131232)。這表明,低濃度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能夠促進黃芩儲藏蛋白的轉化,為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提供能量和物質基礎。在3種小麥中,商麥5226的促進作用最明顯,商麥1619次之,131232最差。
表3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
2.1.4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 可溶性糖的含量反映了植物體內碳水化合物的運轉情況,對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極為重要。由表4可知,低濃度的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下的黃芩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對照,在10 mg/mL濃度處達到最高含量,商麥5226、商麥1619處理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P<0.05),黃芩幼苗可溶性糖含量較對照分別增長了8.1%、7.4%。高濃度的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下的黃芩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對照,在60 mg/mL濃度處達到最低含量,且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P<0.05),這表明,低濃度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能夠促進黃芩體內碳水化合物的運轉,且在3種小麥中,商麥5226的促進作用最明顯,131232的抑制作用最明顯。
表4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
2.1.5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幼苗根長的影響 由圖1可知,3種小麥秸稈低濃度水浸液對黃芩幼苗根長生長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25 mg/mL 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下,黃芩幼苗的根長均達最大值,其中商麥5226處理下的黃芩幼苗根長最長,商麥1619處理的次之,131232處理的最短;與對照相比,幼苗根長增加了29.1%(商麥5226)、26.4%(商麥1619)、23.1%(131232)。隨著小麥秸稈水浸液濃度的進一步升高,這種促進作用逐漸降低,最終轉變?yōu)橐种谱饔?。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間黃芩幼苗根長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圖1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幼苗根長的影響
2.1.6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幼苗苗高的影響 從圖2可以看出,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幼苗苗高的影響也表現為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具體而言,在25 mg/mL濃度處理下的黃芩幼苗苗高達到最大值,其中商麥5226處理下的黃芩幼苗苗高最高,商麥1619處理的次之,131232處理的最矮。在60 mg/mL濃度處理下,黃芩幼苗最矮,其較對照降低了13.6%(商麥5226)、6.4%(商麥1619)、19.4%(131232)。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間黃芩幼苗苗高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圖2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幼苗苗高的影響
2.1.7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幼苗鮮質量的影響 由圖3可見:在相同的濃度處理下,商麥5226處理的黃芩幼苗鮮質量最大,商麥1619處理次之,131232處理最低;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下黃芩幼苗鮮質量最大值均出現在25 mg/mL濃度處,與對照相比,鮮質量增加了28.1%(商麥5226)、23.2%(商麥1619)、17.8%(131232),以商麥5226對黃芩幼苗鮮質量的促進作用更明顯。隨著小麥秸稈水浸液濃度的進一步升高,這種促進作用減弱并最終轉變?yōu)橐种谱饔?。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間黃芩幼苗的鮮質量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圖3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幼苗鮮質量的影響
2.2.1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桔梗種子發(fā)芽率的影響 由表5可知,在相同的濃度處理下,商麥1619處理的桔梗種子發(fā)芽率最高,商麥5226處理次之,131232處理最低。低濃度的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均對桔梗種子的發(fā)芽率表現出一定的促進作用,在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濃度達到10 mg/mL時,桔梗的種子發(fā)芽率最高,達到顯著水平(P<0.05),其化感效應指數為0.1054(商麥5226)、0.1157(商麥1619)、0.0942(131232)。但隨著小麥秸稈水浸液濃度的增加,3種供體小麥對桔梗種子的發(fā)芽率表現出抑制作用。在濃度為60 mg/mL的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作用下,桔梗的發(fā)芽率達到最低。由上可以判斷,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桔梗種子發(fā)芽率的影響表現為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在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中,商麥1619相較于其他兩種小麥而言,其對桔梗種子發(fā)芽率的促進作用更明顯。
2.2.2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桔梗種子發(fā)芽指數的影響 由表6可知,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的不同濃度對桔梗發(fā)芽指數的影響與對發(fā)芽率的影響相似,表現出了隨濃度的增加先升后降的趨勢。在5 mg/mL的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下,桔梗種子的發(fā)芽指數達最大,其中商麥1619處理下種子發(fā)芽指數最高(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商麥5226處理次之,131232處理最低。桔梗種子的最低發(fā)芽指數均出現在60 mg/mL處理下,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P<0.05),其發(fā)芽指數下降了9.9%(商麥5226)、7.8%(商麥1619)、13.8%(131232)。由此可知,低濃度的小麥秸稈水浸液可以促進桔梗種子發(fā)芽,高濃度的小麥秸稈水浸液則抑制桔梗種子發(fā)芽;在3種不同小麥中,商麥1619對桔梗種子發(fā)芽指數的促進作用最大,131232對桔梗種子發(fā)芽指數的抑制作用最明顯。
表5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桔梗種子發(fā)芽率的影響
表6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桔梗種子發(fā)芽指數的影響
2.2.3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桔梗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 由表7可見,在濃度為5~10 mg/mL的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下,桔梗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對照,并在10 mg/mL濃度處達到最高,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P<0.05),分別增長了10.8%(商麥5226)、13.6%(商麥1619)、8.3%(131232)。在60 mg/mL小麥水浸液作用下,桔梗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對照,化感效應指數分別為-0.2658(商麥5226)、-0.2475(商麥1619)、-0.2863(131232)。這表明,低濃度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能夠提高桔梗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種小麥中,商麥1619的促進作用最強,商麥5226次之,131232最差。
2.2.4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桔梗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 由表8可知,低濃度的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下的桔梗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對照,在5 mg/mL濃度處達到最高含量,分別增長了3.5%(商麥5226)、4.2%(商麥1619)、2.1%(131232),但增加量未達到顯著水平。高濃度的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下的桔梗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對照,在60 mg/mL濃度處達到最低含量,且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這表明,低濃度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能夠促進桔梗體內碳水化合物的運轉,且在3種小麥中,商麥1619的促進作用最明顯,131232的抑制作用最明顯。
表7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桔梗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
表8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桔梗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
2.2.5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桔梗幼苗根長的影響 由圖4可知,低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桔梗幼苗根長增長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0~10 mg/mL 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下,桔梗幼苗的根長增長受到促進作用,根長最大值均在10 mg/mL處理下,比對照的幼苗根長增加了8.9%(商麥5226)、13.2%(商麥1619)、7.1%(131232)。隨著小麥秸稈水浸液濃度的進一步升高,這種促進作用降低并轉變?yōu)橐种谱饔谩7讲罘治鼋Y果表明,在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間桔梗幼苗根長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圖4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桔梗幼苗根長的影響
2.2.6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桔梗幼苗苗高的影響 在圖5中,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下的桔梗幼苗苗高最大值均在10 mg/mL濃度處,其中商麥1619處理下的黃芩幼苗苗高最高,商麥5226處理次之,131232處理最矮。在60 mg/mL濃度處理下的桔梗幼苗最矮,其相比于對照而言,降低了13.6%(商麥5226)、6.4%(商麥1619)、19.4%(131232)。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在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間桔梗幼苗苗高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2.2.7 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桔梗幼苗鮮質量的影響 由圖6可知,在相同的濃度處理下,商麥1619處理的桔梗幼苗鮮質量最高,商麥5226處理次之,131232處理最低。桔梗幼苗鮮質量最大值均出現在10 mg/mL濃度處,與對照相比,幼苗鮮質量增加了18.9%(商麥5226)、19.5%(商麥1619)、17.5%(131232)。隨著小麥秸稈水浸液濃度的進一步升高,這種促進作用減弱并轉變?yōu)橐种谱饔?在60 mg/mL濃度處理下的幼苗鮮質量最低。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在不同小麥秸稈水浸液處理間桔梗幼苗鮮質量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在黃芩和桔梗種子萌發(fā)試驗中,黃芩種子的發(fā)芽率在商麥5226秸稈水浸液25 mg/mL濃度處最高,化感指數為0.0865;發(fā)芽指數在商麥5226秸稈水浸液10 mg/mL濃度處最高,化感指數為0.0746。商麥1619對桔梗種子萌發(fā)的促進作用最強,發(fā)芽率在10 mg/mL濃度處最高,化感指數為0.1052;發(fā)芽指數在5 mg/mL濃度處最高,化感指數為0.0721。由上可知,與桔梗相比,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種子萌發(fā)的化感促進作用更大。
在種子萌發(fā)試驗中,發(fā)現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藥材種子幼苗根的影響較為敏感,對根的化感作用不僅表現在根長上,還與根的卷曲程度和顏色深淺相關,與對照相比,受抑制的根明顯卷曲且顏色暗。說明了小麥秸稈水浸液中的化感物質對黃芩和桔梗幼苗細胞分裂有抑制作用,而根較莖明顯,這與彭曉邦等對丹參[22]的研究結果一致。在對受體黃芩的研究中,其幼苗根長均在25 mg/mL小麥秸稈水浸液處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化感效應指數分別為0.2901(商麥5226)、0.2593(商麥1619)、0.2302(131232)。在對受體桔梗的研究中,其幼苗根長均在10 mg/mL濃度處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化感效應指數分別為0.0899(商麥5226)、0.1312(商麥1619)、0.0708(131232)。由上可知,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幼苗根長的促進作用大于桔梗。
本試驗發(fā)現,經3種小麥低濃度水浸液處理的黃芩和桔梗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對照,這表明,在逆境條件下植物可能會產生一些特異蛋白并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以抵御外界的不利影響。這與李坤等對葡萄的研究結果[23]一致。在對受體黃芩的研究中,可溶性蛋白最高含量在濃度為25 mg/mL的商麥1619處理下測得,化感效應指數為0.2201;可溶性糖最高含量在濃度為10 mg/mL的商麥5226處理下測得,化感效應指數為0.0835。在對桔梗的化感研究中,可溶性蛋白最高含量在濃度為10 mg/mL的商麥1619處理下測得,化感效應指數為0.1365;可溶性糖最高含量在濃度為5 mg/mL的商麥1619處理下測得,化感效應指數為0.0415。因此,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幼苗生長的影響更大,低濃度的商麥5226秸稈水浸液對黃芩種子的萌發(fā)和幼苗生長最有利,低濃度的商麥1619秸稈水浸液對桔梗種子的萌發(fā)和幼苗生長最有利。
水浸提法是目前研究化感作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已有相關報道[18]。本試驗通過水浸提法,探討了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和桔梗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的影響,得到了“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的結論,這又一次驗證了植物化感作用對受體的影響具有明顯的濃度效應[24]。
本試驗得到以下結論:低濃度的商麥5226對黃芩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最有利,低濃度的商麥1619促進桔梗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作用最強。相對于桔梗而言,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的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影響更大,桔梗種子的萌發(fā)和生長對濃度更加敏感,相對于黃芩而言,其適宜濃度更低。本試驗以模擬研究,通過外施化感物質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濃度3種小麥秸稈水浸液對黃芩和桔梗的化感作用。但在實際生產中,兩者的交融關系更為復雜,所以對兩者的相互關系還需在大田生產中作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