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兆貴
這天中午,張海廷跟他的朋友賈六正在酒樓上飲酒。無意間,張海廷瞧見街心上有一條狗。
這狗瘦骨嶙峋,肚子稀癟稀癟的,站在那兒直打晃。張海廷見這狗餓得實在可憐,便招手把伙計叫到了近前:“你把這碗飯給它送去吧!”
伙計瞧了眼碗里的飯,笑嘻嘻地說:“爺真是好心腸,不過狗是不會吃這碗飯的?!?/p>
張海廷皺了皺眉頭:“此話怎講?”
伙計道:“因為狗是不吃豆子飯的。”
賈六插嘴道:“看它餓得那熊樣兒吧,啥不吃呀?”
伙計很認真地說:“這您就不懂了。狗就是再餓,也不會吃一口豆子飯的。為什么呢?我聽老人說過,豆子是狗的舅舅。就是餓死,也不能吃舅舅呀?”
張海廷問伙計:“這是誰家的狗?”
伙計說:“不知道,不過一看它就無家可歸了?!?/p>
張海廷從桌上端起了一碗紅燒肉,手扶樓梯下了樓。他來到街上,把這碗肉放到了狗的面前:“這是送給你的,趕快吃吧!”狗望了望張海廷,見他友好的樣子,就把尾巴搖了搖,低下頭沒幾口就吃光了碗里的肉。張海廷見它沒吃飽,說:“等著,我再去給你取一碗!”
張海廷的右腿有毛病,走路一瘸一拐的,再說都五十好幾的人了,身體又比較胖,費了很大的勁兒才爬上酒樓,也不說話,端起桌上的另一碗肉就要走。賈六忍不住說道:“大哥,不就一條狗嗎?你這又何苦呢!”張海廷說:“狗一向忠心耿耿,令人敬佩。如今它落難,我又豈能袖手旁觀?”
伙計道: “ 爺就是這樣的人!”
張海廷為人仗義,這是人所共知的。他的祖上是做官的,傳到他時仍然有些產(chǎn)業(yè),可他喜歡交朋友,扶危濟困。時間久了,這點財產(chǎn)也就讓他快給折騰光了。
就在前兩年,有個名叫小紅的賣唱女子隨父母來到了小鎮(zhèn)。沒多久,小紅父母雙雙得瘟疫身亡。小紅叫天不語,叫地不應(yīng),她正打算投井自盡,卻遇上了張海廷。張海廷不但幫助小紅安葬了老人,還拿出來一筆錢做盤纏讓她回老家。
小紅感動萬分,在地上跪著不起來,懇求張海廷收留她,愿當(dāng)牛做馬報答張海廷的恩情。張海廷早年喪偶,已無再娶之意,但還是被姑娘的真情打動,便把她娶進了家門。
小紅一十八歲,天生麗質(zhì),稍加打扮,猶如雨后的梨花。雖說老夫少妻,倒也十分恩愛。
鎮(zhèn)上有個土豪,此人姓陳,三十幾歲,臉上有幾顆麻子,人們都管他叫陳麻子。
陳麻子有錢有勢,光姨太太就有六個。有一次,陳麻子在街上遇見了小紅。只看了一眼,陳麻子就邁不動步了。陳麻子簡直不敢相信,小鎮(zhèn)上還會有這等美人。
回到家,陳麻子立即派人出去打探,那人回來告訴他,說這女子是張海廷的老婆。陳麻子斗不過張海廷,只能罷了心思。
陳麻子坐在對面的茶館兒里喝茶,看見張海廷兩次從酒樓上下來喂狗,覺得奇怪,就問這狗是誰家的。有人對他說,這狗是李友亮家的。
李友亮是革命黨人,前幾天被官府砍了頭。張海廷喂李友亮家的狗,那張海廷是什么人?他一定就是革命黨了。陳麻子不由得心花怒放:哈哈,只要能除掉張海廷,那他的女人可就是俺陳麻子的了。陳麻子哪還顧得上喝茶,急忙前去舉報。
張海廷沒等離開酒樓就被抓走了。
革命黨人是要被殺頭的。張海廷的朋友雖說不少,可是都怕受牽連,誰也不敢替他鳴冤。沒過多久,張海廷就被問成了死罪。
陳麻子派人前去提親,小紅見張海廷大勢已去,想他已經(jīng)不可能活著回來了,自己正愁沒有靠山,又聽說陳麻子有錢有勢,便滿口答應(yīng)下來。
小紅是在張海廷被砍頭這天跟陳麻子拜堂成親的。陳府大擺酒宴,小鎮(zhèn)上有頭有臉的人都趕來祝賀,其中還有張海廷的朋友賈六。法場上,沒有一個人去為張海廷送行。
這天晚上,陳麻子問小紅:“娘子,我跟張海廷比,哪個更好呢?”
小紅嬌媚地一笑:“一個瘸腿吧唧的糟老頭子,哪點兒能比得上爺呀!”
陳麻子聞聽此言,忍不住開懷大笑。
就在這時,洞房的房門開了道縫,鉆進來個東西。陳麻子抬頭一看,不覺大吃一驚,這不是在街上見到的那條狗嗎?
這狗眼露兇光,兇狠地撲到了床上。小紅嚇得“媽呀”一聲暈了過去。
陳麻子正想喊人,狗撲過去一口咬斷了陳麻子的喉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