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銀杏大蠶蛾的生物學特性及防治措施

2019-07-07 01:45:20劉玉彬
四川林業(yè)科技 2019年6期
關鍵詞:納溪區(qū)蠶蛾長毛

劉玉彬,蘭 慶

(納溪區(qū)林業(yè)和竹業(yè)局,四川 納溪 646300)

銀杏大蠶蛾(DictyoplocaJaponicaMoore)屬動物界、節(jié)肢動物門、六足亞門、昆蟲綱、有翅亞綱、鱗翅目、大蠶蛾科、胡桃大蠶蛾屬、銀杏大蠶蛾(種)害蟲,又稱白果蠶或檫樹白毛蟲、核桃楸大蠶蛾、杏子蛾[1~3]。曾在我國廣西、遼寧等省區(qū)爆發(fā)成災,為害銀杏、核桃楸、核桃、楓楊、栗、蒙古櫟、楸、榛、榆、樟、柳、李、梨、蘋果、楝和杏等[3,4]。

納溪區(qū)位于瀘州市南部,境內地勢南高北低、地貌分為淺丘、深丘和低山、丘陵區(qū)最低海拔230 m,一般處于350~450 m之間,低山區(qū)最高海拔963 m,一般處于500~800 m之間,地理位置為東經105°09′21″~105°37′24″,北緯28°26′54″~28°50′47″之間。據調查,納溪區(qū)的銀杏大蠶蛾在上世紀80年代就時有發(fā)生,主要危害房前屋后的杏子樹和林區(qū)成片的花楸樹、楝樹,2017年銀杏大蠶蛾在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qū)大渡口鎮(zhèn)蟲害成災,發(fā)生面積達130 hm2,2018年持續(xù)成災,發(fā)生面積120 hm2,2019年發(fā)生面積133 hm2,是目前檫樹、香樟樹和楝樹的主要食葉性害蟲,危害時引起樹林的毀滅性災害,為了有效控制蟲災的擴散蔓延,通過近3年的跟蹤觀察及防治應對,掌握了危害發(fā)生規(guī)律,總結了分時段、分步驟實施化學、生物、物理和人工相結合的防治措施,經過實踐防治,取得了顯著的防治效果。

1 生物學特征

1.1 形態(tài)特征

1.1.1 成蟲

體色不一,有灰褐、黃褐或紫褐色。前翅內橫線赤褐色,外橫線暗褐色,兩線近后緣處相接近,中間形成較寬的銀灰色區(qū);中室端部有半圓形透明斑,在翅的反面透明斑成眼珠形,周圍有白色和暗褐色輪紋;頂角向前緣處有黑色斑;后角有白色半月形紋。后翅從基部到外橫線間有較寬的紅色區(qū),亞外緣線區(qū)橙黃色,外緣線灰黃色;中室端有一大圓形眼斑,中間黑色,外圍有一灰橙色圓圈及銀白色線兩條;后角有一半月形白斑,外側暗褐色。前、后翅的亞外緣線由兩條赤褐色的波狀紋組成。雌蛾較大,體長25~60 mm,翅展90~125 mm,觸角羽狀(見圖1:I)。

1.1.2 卵

短圓柱形或橢圓形,長2~2.5 mm,寬1.4 mm,初為灰褐色,孵化前為灰白色其上間有圓形黑斑,一端有圓形孵化孔(見圖1:A)。一只雌蛾交配后于多株檫木樹干樹皮裂縫分散產卵,以保障卵孵化成幼毛蟲能及時上樹食到檫木樹葉,一只雌蛾產250~400粒卵,使其上幾百倍大量繁殖和擴散蔓延易成災。

1.1.3 幼蟲

初孵體背黑色如蟻,體長5~8 mm,胸腹部各節(jié)有3對毛瘤,毛瘤上有4~8根黑色刺狀剛毛,氣門線灰白色。2齡幼蟲體長14~17 mm,體背黑色,胸腹各節(jié)毛瘤黑色,上生黑色刺狀剛毛,間有1、2根白色長毛,氣門線淡綠色(見圖1:B)。3齡幼蟲體長20~32 mm,體上出現散生白色長毛,其余同2齡(見圖1:C)。4齡幼蟲體長35~45 mm,多數體背黑色,少數體背出現白斑,個別體背全白,毛瘤變?yōu)榘咨?,體上白色長毛顯著增加;氣門下線黃色(見圖1:D)。5齡幼蟲體長55~75 mm,體背全為白色,氣門下線以下至腹面黃綠色,間有黑斑;體毛多為白色長毛,毛瘤上的白色長毛中間有1、2根黑色長毛和4~6根黑色短刺剛毛(見圖1:E)。6齡時體長80~110 mm,頭黃褐色,體背灰白色,腹面綠色,間有不規(guī)則黃黑斑,腹線白色,體毛多為白色長毛,毛瘤上的長毛和剛毛與齡相同,氣門下線的毛瘤周圍呈深黃色(見圖1:E)。

1.1.4 蛹

黃褐色,雌蛹較大,長50 mm左右;雄蛹較小,長35 mm;第4、5、6腹節(jié)后緣有黑褐色環(huán)帶3條相間隔(見圖1:G)。繭網狀,長橢圓形,黃褐色,繭處常粘附寄主枝葉,長達60~80 mm(見圖1:H)。

表1 幼蟲各齡歷期

Tab.1 Larvae at different ages

1.2 銀杏大蠶蛾的生活史

據調查,銀杏大蠶蛾重點分布在納溪區(qū)大渡口鎮(zhèn)紅聯村、青龍村、雙龍村以及玉村的大竹林森林公園,海拔在390~600 m之間的陽坡。銀杏大蠶蛾1年發(fā)生一代,以卵在1~3 m樹干或枝條上、樹皮裂縫及傷痕等處越冬。成蟲夜間羽化,飛翔力弱,白天靜伏枝上、雜草叢中,有趨光性。幼蟲在3月底至4月初氣溫驟然升高至20℃左右開始孵化,初孵幼蟲多棲息于繭內外或樹干的樹皮縫隙間,日間溫暖時爬上枝條取食新葉,常數十頭群集于一葉片上取食,1、2齡時即能從葉緣咬食,使葉成缺刻狀,但食量甚微,4月中旬發(fā)現已經變成2齡幼蟲,4月底5月初變成3、4齡幼蟲時較分散,食量漸增,近脫皮時常數條擠在一起,5月份是危害高峰期,一株花楸樹上至少有50條以上,5、6齡時分散為害,食量大增,被害狀顯露(見表1)。中午炎熱時,常沿樹干爬下,到蔭涼處停息或喝水。5月下旬至6月上旬老熟幼蟲在枝條葉從間或樹下雜草間和灌木上綴葉結繭化蛹,蛹期2~4個月左右,繭呈紗籠狀空隙較大(見表2)。

表2 銀杏大蠶蛾生活史

Tab.2 Life history ofDictyoplocajaponica

月旬1~3月上中下4月上中下5月上中下6月上中下7月上中下8~12月上中下ΘΘΘ- - - - - --- ☆☆ ☆☆☆☆ +++ΘΘΘ

注:Θ卵 - 幼蟲 ☆蛹 +成蟲

表3 銀杏大蠶蛾標準地調查情況

Tab.3 Standard survey situation of Dictyoploca japonica

2 銀杏大蠶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特點

2.1 發(fā)生規(guī)律

通過在納溪區(qū)大渡口鎮(zhèn)雙龍村3社沿井溝和紅聯村5社古風寺設置標準地(見表3)觀察發(fā)現,銀杏大蠶蛾雌蟲的卵分散產在檫樹和香樟樹的樹干樹皮裂縫處,在3月底和4月上旬氣溫驟然升高到20℃以上時,在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下,剛好適宜幼蟲孵化,幼蟲孵化后爬到樹冠上層的葉背面每10條左右聚集在一起取食,在樹下不易被發(fā)現,因此很容易突發(fā)成災,發(fā)生時在陽坡和山脊最為明顯。

2.2 發(fā)生特點

銀杏大蠶蛾危害的顯著特點,一是爆發(fā)時幼蟲蟲口密度大,短時間內危害力極強;二是結繭時通常3~9個聚集在3 m以下的樹杈處和灌叢中結繭,蟲口密度很大時,還是有少部分聚集在3 m以上的樹冠枝丫上結繭,因此摘繭很麻煩;三是雌蟲的比例是雄蟲的1倍以上,雌蟲的產卵量大,一只雌蛾產250~400粒卵,因此采用單一的防治措施是很難有效控制。

3 防治措施

可采用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按照“二減三基本”的基本原則,建議多采用生物、物理和人工防治相結合的防治方法較好,便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畜飲水的安全。

31 化學防治

在第一階段控制幼蟲密度,采用噴灑90%敵百蟲原藥、50%敵敵畏乳油、50%滅幼脲膠懸劑 1 000倍液、10%氯氰菊酯 2 000倍液,毒殺幼蟲效果良好。

3.2 生物防治

在2、3齡幼蟲期噴霧白僵菌粉劑防治效果最好。

3.3 物理防治

在第二階段成蟲防治期,利用成蟲的趨光性,采用安裝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來防治,每20~40畝安裝一臺,距離發(fā)生地30m左右,太陽能光伏板朝向西南方向220度較好。

3.4 人工防治

采用人工摘除繭和人工刮卵后集中用火燒毀[6]。

猜你喜歡
納溪區(qū)蠶蛾長毛
夜晚的“舞者”
——大蠶蛾
科學大眾(2021年23期)2021-12-28 12:21:46
探究綠尾大蠶蛾與寧波尾大蠶蛾的分類
生物學通報(2021年4期)2021-03-16 05:41:42
瀘州市納溪區(qū):冬日“三下鄉(xiāng)”文明進村莊
烏桕大蠶蛾的生物習性之初探
現代園藝(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8
納溪區(qū):推行“校長負責制”促“農民夜?!卑l(fā)揮實效
兩個名字
納溪區(qū)廉政文化“盛宴”送到村(社區(qū))
長毛怪
幼兒畫刊(2016年9期)2016-02-28 21:01:03
“長毛”鞋履的正確打開方式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01:10:54
長毛控VS短毛控 養(yǎng)護難度有不同
犍为县| 林州市| 道孚县| 会东县| 开封县| 芜湖县| 修文县| 库伦旗| 濮阳市| 尖扎县| 岱山县| 沾益县| 包头市| 泰兴市| 宜春市| 河南省| 色达县| 阳朔县| 柳江县| 金川县| 宜春市| 芮城县| 米泉市| 安岳县| 铜鼓县| 高邑县| 革吉县| 博爱县| 徐水县| 晋宁县| 长沙市| 岫岩| 舞阳县| 大兴区| 上高县| 郁南县| 旬邑县| 盖州市| 嵊州市| 永和县| 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