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堂
摘 要: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社會主義文化領導權建設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確保黨的文化領導權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黨的文化領導權建設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
關鍵詞:新中國70年;中國共產黨;文化領導權;經驗啟示
文化領導權是一種特殊權力,列寧指出:“(共產黨)如果不注意加強自身的文化改造、文化領導權建設,就有可能成為舊文化的‘被征服者?!盵1]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新中國成立70年來,歷屆中國共產黨人在文化領導權建設上高瞻遠矚、與時俱進,進行了一系列寶貴的實踐探索,回顧和總結歷史,全面而深入地把握黨的文化領導權建設的基本經驗,對于鞏固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地位、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新勝利、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確保黨的文化領導權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我國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隨著“三大改造”在1956年底的基本完成,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的文化領導權的建設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逐步展開和形成的。這一時期,黨對文化領導權的建設主要表現(xiàn)在毛澤東同志對文化與政治、經濟等辯證關系的科學認識以及在此基礎上提出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方針上。毛澤東同志認為,生產力主要表現(xiàn)為決定的作用,這是必須承認的,但是生產關系在一定的條件下又會“轉過來表現(xiàn)其為主要的決定的作用,這也是必須承認的”[2]?;诖耍珴蓶|同志十分重視黨對文化工作、理論工作的領導和建設,提出了各個地方要“有計劃的培養(yǎng)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評論家”[3]的設想,目的就是要確立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1956年4月,毛澤東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基本方針,這一方針的提出,也是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前提下,為文藝創(chuàng)作、學術研究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氣氛。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的文化領導權建設在探索中前進,盡管走過了彎路,但是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在黨的文化領導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沒有變,為改革開放新時期黨的文化領導權建設提供了理論準備和寶貴經驗。
1978年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改革開放之初,黨的文化領導權建設是在“恢復毛澤東同志的那些正確的東西”[4]的基礎上繼續(xù)向前發(fā)展的,面對思想文化領域多元價值沖突的重大歷史節(jié)點,鄧小平同志旗幟鮮明地指出,我們要“正確地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5],此時,我們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后,江澤明同志強調必須堅定不移、毫不含糊的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黨的十六大之后,胡錦濤同志指出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和管理中的指導地位。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6]。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確保黨的文化領導權建設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二、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
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是文化領導權的核心要素,實現(xiàn)黨的文化領導權,必須要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仡櫄v史,我們黨歷來重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新中國的成立也是黨領導、管理意識形態(tài)工作話語權的勝利。毛澤東同志指出,“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7],鄧小平同志指出,“改善黨的領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8],江澤民同志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思想宣傳陣地,社會主義思想不去占領,資本主義思想就必然會去占領”[9],胡錦濤同志指出,如果意識形態(tài)陣地出了問題,就“可能導致社會動亂甚至喪失政權”[10]。習近平總書記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性的重要性有過深刻分析,他認為,蘇聯(lián)解體、蘇共垮臺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放棄了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搞歷史虛無主義,“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政治動蕩、政權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間發(fā)生,但思想演化是個長期過程。思想防線被攻破了,其他防線就很難守住。我們必須把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盵11]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強烈的問題意識和一以貫之的憂患意識出發(fā),多次強調,“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12],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形勢依然復雜嚴峻。某些西方國家以“普世價值”為幌子,對我國實施文化滲透、進行“和平演變”的企圖從未放棄,在網絡信息化的條件下,其表現(xiàn)更為隱蔽、危害更為嚴重,其目的就是“讓我們丟掉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丟掉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信念?!盵13]反觀黨內,黨的自身建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少數黨員干部仍然表現(xiàn)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錯誤傾向,反腐敗斗爭仍然任重道遠,這些問題的存在弱化了黨的道德權威和人們群眾對黨的情感認同。國內外、黨內外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矛盾,需要我們強化問題意識、憂患意識,在斗爭中抵制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和各種不良社會思潮的侵蝕,以贏得人民群眾的最大信任為基礎來維護黨的文化領導權。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黨的文化領導權建設“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性、原則性的問題,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和堅定。早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毛澤東同志就指出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并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14]。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是為少數人服務,更不能脫離廣大人民群眾,黨的文化領導權建設要體現(xiàn)出馬克思主義鮮明的政治立場和階級屬性,要始終體現(xiàn)馬克思主義的為了誰、依靠誰、服務誰的思想理念。黨的文化領導權建設最終要有人民來評判,要經得起實踐、歷史和人民的檢驗,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所在。能不能搞出優(yōu)秀作品,最根本的決定于是否能為人民書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盵15]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要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一定社會的文化有沒有影響力很大的程度上取決于其主流價值觀有沒有影響力。中國古代社會,從先秦孔孟的“仁政德治”,到兩宋以儒學為中心、汲取佛道兩家哲學理論的“程朱理學”,直至明末清初王夫之的“圣人之教”,儒家思想之所以成為古代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與其影響至深至巨是分不開的。當今世界,文化競爭日趨激烈,文化競爭的核心就是主流價值觀之爭,我們要打好文化競爭這場硬仗,就必須解決好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力這個重大課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集中體現(xiàn),是當代中國的主流價值觀,代表了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我們必須將其作為一項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抓緊抓好,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來提升中華文化的競爭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要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正在人類歷史上進行著宏大的而又獨一無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產生了歷史性變革和歷史性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些都是現(xiàn)行的西方理論無法解釋,也是原先的理論難以說明的,我們必須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fā)展,進行理論總結和理論創(chuàng)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重大課題,回應各種偏見和質疑,凝聚中國精神、匯聚中國力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撐,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來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需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推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需要著眼于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善于做好對外傳播工作,講好中國故事,“中國為什么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國內外不少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們現(xiàn)在有底氣、也有必要講好中國故事?!盵16]努力讓當代中國最新的文化創(chuàng)新成果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向世人展示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
四、新時代黨的文化領導權建設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的歷史已經證明了文化在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獨特價值。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提出了著名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從理論和實踐上回答了當時文化發(fā)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彰顯出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氣象,引領了革命時期黨的文化領導權建設。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歷屆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領導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文化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文化已不再是服務于經濟、政治和社會的簡單手段,而是作為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新時代黨的文化領導權建設,一方面深刻回答了文化領導權建設在民族復興中的重要地位、價值取向、實踐指向、根本保證等一系列根本性問題,另一方面,新時代黨的文化領導權建設必然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兩方面結合起來,共同揭示了新時代黨的文化領導權建設的“道”和“理”。
參考文獻:
[1]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9
[2]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5
[3]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1918
[4][5][8]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0、141、365
[6]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5(2)
[7]毛澤東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5
[9]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1991.07.02(1)
[10]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318
[11][13][15][16]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21、28、161、207
[1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
[14]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8
作者簡介:
孔華(1980--)男,安徽肥東人,中共池州市委黨校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