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貧困的高校學生不愿意在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的貧窮,所以干脆不去申請貧困生補助。為了切實幫助他們,很多高校想出了新的解決方法。
南京理工大學如果發(fā)現(xiàn)一個學生一個月在食堂吃60頓飯,平均一頓都不到7元錢,就給學生飯卡打錢;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如果學生每個月在食堂吃飯超過60頓,但總消費還不到240元的,他們就一次性打160元到學生卡內;電子科技大學有一套專門的系統(tǒng)負責去找“隱形貧困”的學生。這套系統(tǒng),記錄了學生各類在校消費,比如,吃飯花多少錢,日用品花多少錢,每個學期坐幾趟學校班車等,非常詳細。再結合學生勤工儉學、獎學金情況、家庭經濟等等進行綜合分析,最后計算機會給出一份名單,告訴學校應該補助誰。
有類似舉動的學校還有很多,每個學校的方法也許都不一樣,但是有一點是共通的,整個過程,不用學生申請,錢是偷偷打到他們卡里的,只有學校和這些學生知道。(資料來源:人民網)
微言大義:這些學校給予孩子的,不僅是物質上的資助,更重要的,是他們盡最大的可能維護著這些孩子的自尊。一切為了學生,這才是大學該有的溫度!
適用話題:尊重;大學的溫度;愛,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