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勇
《世說新語》寫王羲之,最著名的還是“東床快婿”的典故:東晉太尉郗鑒有個女兒,名叫郗璇,年方二八,正值豆蔻年華,郗鑒愛如掌上明珠,決定在丞相王導(dǎo)家為她尋覓一位如意郎君。王府的子弟聽說后,個個精心打扮一番,唯盼雀屏中選。只有一個年輕人斜倚在東邊床上,敞開衣襟,若無其事。這個人正是王羲之。
王羲之是王導(dǎo)的侄子,他的兩位伯父王導(dǎo)、王敦分別為東晉宰相和鎮(zhèn)東大將軍,王羲之的父親王曠更是司馬睿過江稱晉王首創(chuàng)其議的人物,其家族勢力的強大,由此可見。
相親那天,王羲之看見一座古碑,被它深深吸引住了。那是蔡邕的古碑。蔡邕是東漢著名學(xué)者、書法家蔡文姬的父親,他的字被認為是“受于神人”,讓王羲之癡迷不已。
王羲之對書法如此迷戀,自然與父親的影響有很大關(guān)系。王羲之的父親王曠善隸、行書。王羲之12歲時,在父親枕中發(fā)現(xiàn)《筆論》-書,便拿出來偷偷看。父親問: “你為什么要偷走我藏的東西?”王羲之笑而不答。王母日: “他是想了解你的筆法。”父親看他年少,就說: “等你長大成人,我會教你?!蓖豸酥f: “等到我成人,就來不及了?!备赣H聽了大喜,就把《筆論》送給了他,不到一個月,他的書法水平就大有長進。
那天他看見蔡邕碑,自然不會放過,幾乎把相親的事拋在腦后,突然想起來,才匆匆趕往相府,到時渾身已經(jīng)被汗水浸透,就索性脫去外衣,袒胸露腹,偎在東床上,一邊飲茶,一邊想那古碑。郗府管家通過觀察對郗太尉做了如實匯報,以為第一輪遭到淘汰的就是不拘小節(jié)的王羲之,沒想到郗鑒選中的人偏偏是王羲之, “東床快婿”由此成為美談,而這樣的美談也只能出在東晉。
東晉永和九年(553年)的暮春三月初三,時任右將軍、會稽內(nèi)史的王羲之,伙同謝安等朋友及子弟42人,在山陰蘭亭舉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文人雅集,曲水流觴,飲酒賦詩。
魏晉名士尚酒史上有名。蘭亭雅集那天,酒酣耳熱之際,王羲之提起一支鼠須筆,在蠶繭紙上一氣呵成,寫下一篇《蘭亭序》,作為他們宴樂詩文的序言。那時的王羲之不會想到,這份一蹴而就的手稿,以后成為被代代中國人記誦的名篇,而且為以后的中國書法提供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坐標,后世的所有書法家,只有翻過臨摹《蘭亭序》這座高山,才可能成就自己的事業(yè)。王羲之酒醒,看見這幅《蘭亭序》,有幾分驚艷、幾分得意,也有幾分寂寞,因為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將這幅《蘭亭序》反復(fù)寫,都達不到最初版本的水準,于是將這份原稿秘藏起來,成為家族第一傳家寶。
王羲之的袒胸露腹也是一種別樣的風(fēng)雅,只有那個時代的人體會得到,如今的岳父岳母們恐怕萬難認同。王羲之與郗璇的婚姻得感謝老丈人郗鑒的眼力。王羲之的藝術(shù)成就也得益于這段美好的婚姻。王羲之后來在《雜帖》中不無得意地寫道:“吾有七兒一女,皆同生。”他的七個兒子個個是書法家,宛如北斗七星,讓東晉的夜空有了聲色。
如果當時郗鑒沒有選中王羲之,中國的書法史就要改寫。王羲之大抵不會想到,自己這一番放浪形骸竟然有了書法史的意義,猶如他沒有想到,酒醉后的一通涂鴉成就了書法史的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