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邦基
公①于修《唐書》,最后至局②,專修紀(jì)、志而已,列傳則宋尚書祁③所修也。朝廷以一書出于兩手,體不能一,遂詔公看詳列傳,令刪修為一體。公雖受命,退而嘆曰:“宋公于我為前輩,且人所見多不同,豈可悉如己意?”于是一無所易。及書成,奏御史,白④舊例修書,只列書局中官高者一人姓名,云某等奉敕撰,而公官高,當(dāng)書。公曰:“宋公于列傳,亦功深者,為日且久,豈可掩其名而奪其功乎!”于是紀(jì)、志書公姓名,列傳書宋姓名。……宋公聞而喜曰:“自古文人不相讓,而好相陵掩⑤,此事,前所未聞也?!?/p>
(選自《墨莊漫錄》,中華書局2002年版,標(biāo)題為編者所加)
【注釋】
①公:歐陽修。②局:秘書省太史局。③宋尚書祁:宋祁,北宋詞人。④白:下級對上級陳述。⑤陵掩:傾軋。陵,欺侮。掩,遮蔽。
【今譯】
歐陽修纂修《唐書》,最晚到秘書省太史局,專門負(fù)責(zé)纂修“紀(jì)”和“志”兩部分,“列傳”部分則是由尚書宋祁纂修的。朝廷認(rèn)為一部書如果由兩個人纂修,體式上不能統(tǒng)一,于是下詔令歐陽修詳細(xì)地查看“列傳”這一部分,把它刪改成和“紀(jì)”“志”一樣的體式。歐陽修雖然領(lǐng)命,回來卻嘆息道:“宋祁對我來說是前輩,并且個人的觀點大多不同,怎么可能都和自己的意見相同?”于是他一個字也沒有改動。等到《唐書》修成,進(jìn)獻(xiàn)御史時,有人說按照修書的慣例,只署太史局中官職最高的那個人的姓名,說明是某某等人奉旨修書,而歐陽修的官位高,應(yīng)當(dāng)署歐陽修的名字。歐陽修說:“宋祁在纂修‘列傳上,也有很大的功勞,并且在這上面花費(fèi)了大量的時間,怎么能夠掩蓋而奪取他的功勞!”于是,“紀(jì)”和“志”部分署了歐陽修的名字,“列傳”部分署了宋祁的名字?!纹盥牶蟾吲d地說:“自古以來文人之間互不相讓,并且喜歡相互傾軋,歐陽修所做的這種事情以前從來沒聽說過?!?/p>
【點評】
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從這篇短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大文學(xué)家身上很多寶貴的品德。朝廷命令他對“列傳”進(jìn)行“刪修”,他因尊重前輩宋祁,沒有根據(jù)自己的見解進(jìn)行“刪修”,可見他尊重他人。雖然說按例應(yīng)只把歐陽修的名字署上,但是他堅持把宋祁的名字也署上,進(jìn)一步表現(xiàn)出歐陽修對宋祁的尊重和他不貪名譽(yù)的品格。文末寫“宋公聞而喜曰”,你如何理解宋公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