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昕
(中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210000)
斜拉橋是大跨徑橋梁工程中主要采用的結構型式,如蘇通長江大橋(主跨跨徑1 088 m)、湖北鄂東長江大橋(主跨跨徑926 m)、俄羅斯島大橋(主跨跨徑1 104 m)[1-4]。同時,由于斜拉橋普遍跨徑較大、導致橋梁主體結構彎矩大,容易受到外力作用引發(fā)結構振動。而斜拉橋需要設置主塔承壓,主塔高度較高且與橋梁跨徑成正相關,因此受到的風荷載較大[5]。目前,風荷載已成為斜拉橋結構穩(wěn)定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了解斜拉橋風壓力分布規(guī)律,分析風對斜拉橋的動力作用顯得十分重要[6]。
國內外學者對于橋梁風速流場現場實測及數值模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若干成就和進展。加拿大的Davenport教授在1965—1970年間,對世界上100余座橋梁進行了風速測量與統(tǒng)計,并制定了Davenport風譜,用于描述不同地形、表面粗糙程度的風場剖面;日本東京大學的T.Amano等3位教授根據沖繩多次臺風實測資料,研究了臺風平均剖面并建立了描述方程;20世紀六七十年代,Vaslie Melling教授基于層流結構原理,建立了風模型的二維流體與三維流體結構,建立了數值模擬風流場的最初模型。此后的幾十年間,各國學者對數值模型的計算手段與參數選擇做了若干修正,目前權威度最高的數值計算模型為美國加州理工大學Senthooran教授提出的修正k-ε模型。
潤揚長江大橋位于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世業(yè)洲處,是跨長江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和重要節(jié)點,橋梁全長4.7 km。潤揚長江大橋被世業(yè)洲隔成南汊和北汊兩座橋梁,其中北汊橋為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橋梁主跨為406 m。主塔長758 m,高154 m,采用“鉆石”形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斜拉索共布置104根。公路橋全線采用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為100 km。在最高通航水位下,橋梁通航凈高為18 m。
風對斜拉橋的作用體現在兩方面,即風對橋梁結構的直接荷載作用以及風荷載引發(fā)的橋梁振動。本文采用實例工程的實測資料對工程處風況特性進行系統(tǒng)分析。
1) 風速、風向測量
綜合考慮測量精度、測量適用性,采用丹麥RBI公司生產的XY1000-1Q型風速測量儀對實例工況的風速進行分析。該測量儀的測量風速范圍為0~100 m/s,風量測量范圍為0~99 999 m3/h,測量誤差小于1% F.S。
儀器布置安裝在橋面(高約25 m)及橋塔頂處(高約179 m)。
2) 風壓測量
采用西班牙AFP實驗室的RE-1211D型多路風壓測量儀對實例工況的風壓進行分析。RE-1211D型測量儀的測量范圍為0~10 000 kPa/m,測量精度可達0.001 kPa/m。在橋塔塔身共布設60個測點測量風壓。
風速和風向在空間、時間序列上都是不斷變化的,只能通過分布函數對風速和風向進行概括描述。根據文獻[7]的研究,風速和風向在5~30 min內的平均值相對較為穩(wěn)定,可以用來表征參考。因此,本文試驗取10 min的平均風速與風向作為特征值。橋面處和塔頂處的10 min風速歷程見圖1,風向歷程見圖2。
分析圖1及圖2可知:
① 橋面處實測10 min的樣本資料,主要風向為東北向,平均風攻角為52.0°;平均風速為6.69 m/s,最大風速為8.75 m/s。
② 塔頂處實測10 min的樣本資料,主要風向為東北向,平均風攻角為58.8°;平均風速為9.15 m/s,最大風速為10.60 m/s。
圖1 風速歷程測試結果
圖2 風向歷程測試結果
由于風流場分布、強度分布隨時間存在隨機波動,目前主要通過紊流強度、陣風因子來進行研究。
1) 陣風因子
陣風因子的定義是指在陣風持續(xù)時間t內,風速的最大值與平均風速的比值,其定義表達式如下:
Gt=1+umax/U(t)
(1)
式中:t為陣風持續(xù)時間,通常取2~5 s,本工程取3 s;umax為風速的最大值;U(t)為時間t內的平均風速。根據《橋梁抗風設計指南》,I 類場地的陣風因子不應大于1.38。
本工程10 min的陣風因子歷程(取18個計算點)計算結果見圖3。分析可知:橋面處的橫向陣風因子最大值為0.19,縱向陣風因子最大值為1.21;塔頂處的橫向陣風因子最大值為0.18,縱向陣風因子最大值為1.02,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2) 紊流強度
紊流強度的定義為風速在3個方向的標準方差之和與平均風速的比值,其定義表達式為
I=(σu+σv+σw)/U
(2)
式中:σu、σv、σw分別為風速在u、v、w方向的標準方差。
本工程10 min的紊流度歷程(取18個計算點)計算結果見圖4。分析可知:橋面處的橫向紊流度最大值為0.16,縱向紊流度最大值為0.18;塔頂處的橫向紊流度最大值為0.099,縱向紊流度最大值為0.098,小于《橋梁抗風設計指南》中I 類場地的紊流度推薦值0.20,可見實例工程的風脈動性相對較小。
圖3 陣風因子歷程曲線
圖4 紊流度歷程曲線
風壓特性測量結果見表1。
表1 計算精度驗證
根據各計算軟件的計算原理適用性、計算精度、出圖效果等因素[7-9],采用美國流體技術服務公司研發(fā)的Fluent流體計算軟件進行分析計算。
為保證模型計算的精確性,采用穩(wěn)定性最好的三角網格對計算區(qū)域進行劃分。網格間距設為30 m,構筑物區(qū)間內的網格加密至10 m。
模型入口采用速度入口,湍流模型采用SSTk-ω湍流模型??諝饷芏雀鶕崪y值取為1.215 kg/m3,模型表面粗糙系數根據文獻[10-12]中的計算公式計算為0.033。橋面處紊流強度取0.135,塔頂處紊流強度取0.068,其他位置進行線性插值。紊動能系數取0.025。收斂標準定義為迭代殘差值小于0.000 1[13]。
選擇7#、9#、18#等9個實測點,其風壓力計算值與實測值的對比見表1。分析表1可知:9個測點的最大誤差率為7.93%,最小誤差率為0.91%,平均誤差率為3.75%,計算精度較高,能滿足實例工程的風流場特性數值模擬要求。
本文研究最大風速時不同風攻角下橋梁的風流場分布及風壓力分布,結果見表2。
表2 數值模擬計算工況布置
最小(工況1)和最大(工況5)風攻角工況下橋塔壓力分布見圖5。其中,每組工況分布圖內,左側為橋塔迎風面、右側為橋塔背風面。
分析圖5可知:
① 在風攻角為-5°工況下,橋塔迎風面的風壓分布在-180~-10 Pa,均為負壓區(qū),迎風面的負壓集中在局部地區(qū),主要由于渦旋、紊流作用產生。背風面的風壓分布在-60 Pa左右,風壓分布變化較小。側面風塔分布在45~100 Pa,風壓分布變化幅度較大。
② 在風攻角為5°工況下,橋塔迎風面與背風面的壓力分布完全相反,迎風面的風壓分布在10~-70 Pa,基本為正壓區(qū),在迎風面轉角處局部地區(qū)因為強烈渦旋作用出現較大負壓,負壓最大值可達 -230 Pa,對渦旋區(qū)表面剝離作用明顯;背風面的風壓分布均在-60 Pa左右,均為負壓區(qū);側面的風壓分布為負壓與正壓的過渡區(qū)域,風壓分布范圍為-10~30 Pa。
圖5 各工況下橋塔壓力分布特性
根據數模計算結果,各風攻角工況下橋梁斷面壓力分布及流線分布見圖6-10。
圖6 工況1(-5°風攻角)下橋梁斷面壓力及流場分布
圖7 工況2(-3°風攻角)下橋梁斷面壓力及流場分布
圖8 工況3(0°風攻角)下橋梁斷面壓力及流場分布
圖9 工況4(3°風攻角)下橋梁斷面壓力及流場分布
圖10 工況5(5°風攻角)下橋梁斷面壓力及流場分布
分析圖6-10可知:
① 在風攻角為0°的工況下,橋梁斷面左下角外側區(qū)域產生一部分正壓區(qū),壓力分布范圍為25~80 Pa,正壓渦旋中心位于左側橋墩外側中心區(qū)域;在梁底大范圍區(qū)域、橋梁右側橋墩周圍以及左側梁頂局部區(qū)域產生負壓區(qū),壓力分布范圍為-15~-100 Pa,負壓渦旋中心位于左半幅梁底區(qū)域,受橋面護欄、橋體外側不平整面的綜合影響,渦旋處產生明顯的分離、剝落現象。
② 隨著風攻角由0°逐漸減小至-5°,即負風攻角逐漸增大,正壓區(qū)域分布范圍及正壓大小基本保持不變;負壓分布范圍向梁底下方發(fā)展,負壓范圍增大,且在橋梁梁底左右兩側對角逐漸衍生出新的渦旋區(qū),同時最大負壓值也由-100 Pa增大至-140 Pa,渦旋分離、脫離作用更加明顯。
③ 隨著風攻角由0°逐漸增大至5°,即正風攻角逐漸增大,正壓區(qū)域逐漸向橋梁梁底發(fā)展,首先在右側橋墩內側及右側梁底出現正壓區(qū)域,然后左右兩側橋墩正壓區(qū)域逐漸連在一起,正壓區(qū)域迅速擴張,但最大正壓值基本不變;負壓區(qū)域由橋梁梁底逐漸向上部發(fā)展,當風攻角達到5°時,負壓區(qū)域大幅縮小,集中在橋梁左側橋墩上側區(qū)域,最大負壓值增幅較大,由-100 Pa增大至-175 Pa;梁底流場由一個大尺度渦旋分離成一個大渦旋及若干個小渦旋,流場規(guī)律性明顯下降,風流動狀態(tài)變得復雜。
以潤揚長江大橋北汊斜拉橋為研究實例,通過風流場數值模擬,結合工程處實測風特性資料,采取橋面、橋塔最大風速下風攻角分別為-5°、-3°、0°、3°、5°五組工況,對實例的壓力分布及流場特性進行了詳細研究。研究結論如下:
1) 風攻角的正負對橋塔風壓力分布影響較大。在正風攻角下,橋塔迎風面與背風面的壓力分布完全相反,其中迎風面基本為正壓區(qū),背風面基本為負壓區(qū);而在負風攻角下,橋塔迎風面及背風面均為負壓區(qū)。
2) 風攻角正負對橋梁斷面壓力及流場分布影響較大。在風攻角為0°的工況下,橋梁斷面流場相對較為規(guī)整,負壓區(qū)主要在橋梁梁底下,并形成一個大的尺度渦旋。
隨著風攻角逐漸向負向增大,負壓渦旋逐漸分解成一個大尺度渦旋及多個小渦旋,負壓范圍顯著擴大,仍分布在橋梁梁底以下區(qū)域。
隨著風攻角逐漸向正向增大,正壓渦旋范圍迅速擴張,原負壓區(qū)域逐漸轉變?yōu)檎龎?,負壓渦旋逐漸分解成一個大尺度渦旋及多個小渦旋,負壓范圍顯著擴大,仍分布在橋梁梁底以下區(qū)域,且在渦旋橋梁護欄及梁底處脫落現象明顯;負壓區(qū)域移動至左側橋墩上方的小區(qū)域,整體流場變得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