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陶瑾
先做一個雙聯(lián)結,用針固定出一個W形狀,右手捏右線穿進去,雙線一起橫穿,穿時挑一壓一挑一壓一,大頭針固定。重復動作,做第二次橫穿……不到15分鐘,林珍用一根2米不到的線編出了一個盤長結。盤長結是最經(jīng)典的中國結結型,吳門橋街道南環(huán)第一社區(qū)的林珍是一位編織達人,她自學編結,今年86歲的她依然精神矍鑠,反應敏捷,一雙巧手織就幸福生活。
中國結仿佛有一種魔力,讓林珍一刻都離不開它
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手工編織工藝品,它年代久遠,古代稱之為絡子。古人很有生活情趣,逢年過節(jié)會親手編一個中國結送人,比如祝壽,就編一個壽桃、仙鶴,喬遷編一個孔雀開屏,端午編一個粽子或五彩手環(huán)。中國結背后蘊含的文化寓意很深,它原本是由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逐漸演變成今日的裝飾手藝,其外觀對稱精致,首尾相接,表達一種美好的期盼與祝福。
編織中國結,林珍很有天分。林珍祖籍廣西南寧,過去她家里是從事手工藝的?!拔覀兗易≡阽呓吷?,那一帶百姓主要是做船上用具。小時候我就看著爺爺奶奶做繩編,母親做盤扣,他們將一根繩子,像變魔術一樣,手上隨便一繞,就編成了一個盤扣。再一繞,變成一個中國結。我越看越喜歡,隱隱約約就印刻在了心中?!?983年林珍因工作調(diào)動來到蘇州。1985年搬到南環(huán),一住就是30幾年。
2000年的一天,她看到報紙上刊登了一篇關于中國結的報道,加上幼年印象,退休后的林珍決定動手試一試。于是買來相關書籍和材料學起了編織。剛學那會,要搞清楚那么多花樣確實難,她就跟著教材反復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就編得有模有樣了。林珍說,她對中國結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就連和朋友聯(lián)絡都會用“中國結”來表達情感。她曾給家鄉(xiāng)的一位老朋友寫信時提到:我心有千千結,打個“雙錢結”祝你好事成雙,打個“十全結”祝你十全十美,打個“吉祥結”祝你吉祥如意。
一根數(shù)尺見長的中國結線通過多種工藝技巧,嚴格按照一定的章法循環(huán)有致、連綿不斷地編制而成。她隨意拿了一根線,便見紅色的細線在指尖盤繞翻飛?!爸袊Y看似簡單,但這一根線下來該怎么繞,很復雜,有很多講究,編完不練習很快就忘了?!绷终湔f,中國結編織的訣竅是“三分編、七分調(diào)”,先把大致的形狀編出來,再進行精細的調(diào)整定形。這過程需要細致和耐心。
她做事情有股子韌勁,為了完成一個滿意之作,通常要拆了做做了拆,反復數(shù)次。她對作品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每道工序、每個細節(jié)都精益求精,每件作品都凝結了她對于藝術的追求。
擇一事,終一生。林珍做了20年中國結,如今已“不按常理出牌”,她會創(chuàng)新一些新樣式,邊做邊想著如何構圖、配色。“你看,這書上教的步驟,你反一反,又是一種新花樣?!弊屑毧此龅闹袊Y,每一個式樣都變化萬千,幾乎沒有重復的。磬結、盤長結、十全結、如意結、蝴蝶結、團錦結、復翼盤長結、復翼磬結、抓耳團錦結……光中國結她就會編四五十個品種。另外還有萌萌的繩編小工藝品,優(yōu)雅的孔雀、游弋的金魚、粉嫩的水蜜桃、粉粉的小豬……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林珍編不出來的。
熱心開朗的她還將這項傳統(tǒng)手藝教給更多的人。在南一社區(qū)手工藝課堂上,她耐心指導著幾位老年人編織孔雀,時而講解一些基礎的編織花樣與技巧。她介紹了做孔雀的步驟,從首結、座結、配結,再到孔雀身體和羽毛,大家拿出準備好的泡沫板、針、剪刀、鑷子、鉤針、珠子、中國結線、筆、尺、膠水等工具,一邊聚精會神地看著林珍演示,一邊跟著做,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據(jù)悉,這個手工編結組成立三年時間,很受居民歡迎,阿婆們都學上了癮。70多歲的張偉華是資深學員,她的小本上記下了林珍教給她們的香包、天鵝、貓頭鷹等每一件中國結的打法。“林珍教的特別認真,也很有耐心。我們一遍沒學會,她就手把手再教幾遍。這么久以來,大家相處得十分融洽。前些時日,她身體不適,在家休養(yǎng)期間還通過視頻教大家做中國結,這樣的‘遠程教育’讓人感動?!蔽貉┱浔硎?。
此前,林珍還是姑蘇區(qū)老科協(xié)講師團成員,她走進社區(qū)、學校講中國結。在她心里,中國結,不僅是美的形式與巧的結構的展示,更是一種自然靈性與人文精神的表露。林珍在身體力行地發(fā)揮余熱,傳遞文化。
“中國結仿佛有一種魔力,讓我喜歡得無法自拔。每天一睜眼,我就看到了中國結,它好像是有生命的,我一刻都離不開它?!绷终溥@樣形容道。
創(chuàng)新樣式,邊做邊構圖、配色
除了中國結,林珍愛好涉獵廣泛。唱歌、攝影、打拳等興趣讓她的退休生活多姿多彩。
林珍太極打得不錯。早年她去公園里看人家打拳,她悟性高,學什么都比別人快。很快掌握了太極要領,學會了不少拳式。后來轄區(qū)居民跟著她學習打拳,大家看到林珍是又怕又想學,因為林珍要求格外嚴格。現(xiàn)在,林珍組織的社區(qū)太極拳小組依然有十個居民在活動,還經(jīng)常代表社區(qū)演出參賽。
林珍還會舞劍,她說家里有著“十八般武器”,只不過自己現(xiàn)在年紀大了,練不動了,只好一一“入庫”。而今,她就和大家一起練練拳,打打八段錦。大部分時間還是編結,她說,這過日子就像打中國結,路子不順了,換條思路走下去,說不定就豁然開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