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莉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血液凈化中心,江蘇 常州 213000)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延長終末期腎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尿毒癥患者依靠血液透析治療的5年生存率已超過75%[1]。除去每周來院透析的十幾小時外,大部分患者的護理是在家中進行,因缺乏護理人員專業(yè)的指導和幫助,大部分患者對血透期間的自我護理缺乏信心,治療依從性較差。自我效能指人們?yōu)閷嵤┖屯瓿赡硞€行為目標或解決某種困難的信心和信念[2];自我護理則指個體為維護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所進行的自我照顧活動與行為[3]。近年來,微信已成為人們?nèi)粘=涣鞑豢苫蛉钡墓ぞ?,其以互?lián)網(wǎng)為媒介,可發(fā)送圖片、語音、文字和視頻,具有回復及時、更新迅速、無需資費等優(yōu)點??晒┠繕巳巳夯ハ鄿贤ń涣鳎⒐蚕砦淖?、圖片及多媒體資料[4]。因此,我院血液凈化中心建立了微信公眾平臺,用于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有效提高了血透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護能力?,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血液凈化中心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2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41例。年齡26~62歲,平均年齡47.6歲。納入標準為:(1)透析時間1個月以上,以自體動靜脈內(nèi)瘺為血管通路;(2)每周2~3次規(guī)律透析治療,透析每次時間為2~4小時;(3)排除精神病病史者;(4)小學以上文化水平,可獨立使用微信進行交流;(5)自愿參與該研究。研究過程中試驗組1例患者死亡,對照組1例患者轉院,最終納入研究為試驗組40例,對照組40例。兩組患者年齡、文化程度、病情、透析次數(shù)、透析方案等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
1.2.1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健康教育,由責任護士在患者進入本院血液凈化中心進行治療后向其口頭宣教血透期間自我護理相關知識,并向其發(fā)放血透期間注意事項的書面材料。來院血透治療期間,由護理人員向其宣教血透期間飲食、體重控制、血壓控制、動靜脈瘺的自我觀察等知識。
1.2.2試驗組:建立血液凈化微信公眾號及血透患者微信交流群,在常規(guī)宣教及隨訪的基礎上要求患者關注血液凈化微信公眾號,由專職護士定期在公眾平臺發(fā)布血液凈化相關知識,內(nèi)容包括血透期間的血壓控制、血透期間的體重管理、血液透析相關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觀察、血透期間的飲食與活動等注意事項、留置自體動靜脈瘺期間自我觀察及護理的方法與技巧等。并將試驗組患者納入微信群,鼓勵血透患者之間互相溝通與交流,對于患者提出的疑問應及時在群內(nèi)給予指導和解答。對于患者提出的疑問或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如難以用文字及語音表述清楚,可要求患者拍攝圖片或視頻上傳至微信群中,護理人員通過觀察圖片或視頻,給出建議和指導。
1.2.3 干預3個月后,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自護能力評分。(1)自我效能:采用由德國學者Schwarzer等研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本文采用由張建新與Schwarzer共同研制的中文版量表,共包括10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法,總分10~40分,得分越高,則說明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越好。(2)自護能力:采用由Kearney等于1979年提出并制訂的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內(nèi)容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護理能力、自我責任感、健康知識認知共四個方面,得分越高,則說明自我護理能力越強。
應用SPASS22.0統(tǒng)計軟件將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兩組患者干預3個月后自我效能及自護能力評分的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自我效能及自護能力得分比較
近年來,微信已成為人們溝通與交流的一種重要通訊工具,其具有覆蓋面廣、成本低廉、操作簡便、信息即時等優(yōu)點,正逐漸成為醫(yī)患溝通的新媒介。由于患者文化層次的差異及護理人員宣教方式的不同,傳統(tǒng)的口頭、書面宣教并不能被所有患者所接受,微信公眾平臺上推送的科普資料具有內(nèi)容豐富、圖文并茂等優(yōu)點,輔以視頻等多媒體資料,更易于被不同文化層次的患者所理解。此外,患者在院外治療期間,傳統(tǒng)隨訪干預,如電話隨訪、門診咨詢等方法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及時性、動態(tài)干預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微信群則不受場地、時間的限制,及時、有效、動態(tài)地幫助患者分析、解決問題,患者可與微信群中的護理人員或有經(jīng)驗的其他患者共同交流,不但獲得了專業(yè)的指導,也加強了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記憶。本文通過建立微信公眾平臺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宣教,有效提高了血透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護能力,降低了血透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良好的臨床意義。